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家之一,在中国逻辑史上有重要贡献。荀子的逻辑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正名篇》当中。《正名篇》的杰出贡献是“概念论”。精辟的“概念论”,使《正名篇》堪称不朽。《正名篇》中关于“名”的论述从提出,到作用,到名的分类,非常细致,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和考察。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香港科大教授丁学良认为,"如果中国的大学仍然是'衙门'本身或'衙门'附属品的话,中国的大学就没有希望"[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学"行政化"已成为附着在大学身上的毒瘤.大学要解放,首要的任务便是"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3.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理论困境的话题,其被视为当代文论建设根本途径的基本动因是学界急于疗治"失语症"的焦灼心态。而"失语症"说法本身亦有值得推敲之处,其之所以会引发轰动效应,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学人的强烈的民族身份焦虑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总之,"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运动的轰动效应都是特殊时代背景和特殊学人心态的产物,并不是学界进行深入学理思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作为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也许会远远大于对文论学科的实际建设效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应该关注的对象,而非某一个名词本身。以"正名"方式来考察事物之"名"与事物之体、用等问题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循名责实"。据此而应用于学术研究,则对文道观念之"文"进行探讨,应考察不同的"名"所指向的共同事物之"实"。以此思想观照先秦时期的"文",发现其表述方式和内涵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半叶,欧美学者对"股份制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搞社会主义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供鉴.其中,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股份制的社会化特征为导向,按照"股份制社会主义"的要求定义公有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大突破,成为中国搞"股份制社会主义"时的参考对象.英国工党一方面批评苏联式国有化思路,另一方面则从权力哲学的层面进一步为股份制正名,随后还把"股份制社会主义"操作化,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追问"应用型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大学"主要是由地方新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提出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反映了这些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办学条件局限较大的高校对学校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探索.然而,目前这一提法在概念的内涵上、办学的理念上,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凤玉 《家教指南》2006,(6):168-172
敦煌写本《正名要录》是当时(唐代)规范文字书写和使用的一本"字样书".本文着重介绍了《正名要录》中的"音同义别"字和"‘连文释义'训诂方式",在论述的过程中简要介绍和对比介绍了中国历代主要字样书的名称、特点和功能,以及字样书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孔子"正名"说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思想,也是一个聚讼纷纭、迄无定论的话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正名"说出现的具体语段和语境、《论语》本文的语义结构、其他文献所记孔子论"名"之语的互文关联的复杂性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各种不同的解释均涵摄于"正名"论的语义范畴之中,乃其随机而定的取值。而"正名"思想本身的不同层次的衍生,正是孔子对传统文化因革承创的独特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9.
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场致力于通过互联网络来提供免费教育资源的"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正在西方高校中悄然兴起.本文以OER为主题,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研究者将OER分为"开放标准"、"开放内容"与"开源软件"三个部分,并以"开源软件"为代表,介绍了西方大学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世界客家运动是一种国际移民族群权利运动。世界客家运动包括三个阶段:"宣言"阶段的生存权运动、"正名"阶段的话语权运动和制度化阶段的发展权运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一种新客家运动。  相似文献   

11.
院校合并、升格与发展中的更名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校名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代表符号。院校更名问题既牵涉到高等学校的层次定位、科类结构、区域布局等问题,也关系到许多高等学校历史渊源的追溯、稀缺“校名资源”的使用等问题。受中文表达习惯的影响,响亮的大学校名往往是四个汉字的校名。高等师范院校和农林院校的更名应具备一定条件。院校更名应遵循名实相符、稳定性、可持续发展、尊重历史兼顾现实、不使用当代人名作校名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50后两院院士高等教育传记特征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等教育经历对高级创新人才成才的影响,对截至2007年我国已当选的99名50后两院院士(指195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学历、学缘异质性、初始高等教育属地依赖性和名校弱依附性是50后两院院士普遍具有的高等教育传记特征。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如下建议:(1)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上,要同时兼顾地区人口数量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2)在高校学科建设上,质量提升与优势培育应为第一要务。(3)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一步强化跨院校、境内外高校本硕博联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释“虢”     
从商后期算起,汉字的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的形体、语义以及语音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个常用字,一般用作地名、国名及姓氏,如虢国、虢仲等。虢的本义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郭姓是如何起源的,虢和郭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将揭示"虢"的字形和字义发展过程,以及"虢"同"郭"姓的联系,为研究"虢"文化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从与中医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来看,主要是指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知行合一、敬业创新。培育工匠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就中医药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出了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中医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中国语法思想史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论述中国语法思想史的发展因素,即外来理论和中国化的矛盾运动、事实挖掘和理论探讨的矛盾运动、继承和创新的矛盾运动共同作用,推进中国语法思想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个擅于学习但又擅于创新的民族,古代日本在学习吸收古代中华帝国的优秀经验发展起来。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方面。姓氏制度亦是如此,中国的姓氏制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姓氏合一,并沿用至今。而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也创立了姓氏制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字”制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论"华语"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汉语“有多种名称,人们对此认识不一.目前“华语“这一名称正在崛起.这一命名既符合命名传统,又有历史基础,更有现实的需求.“华语“使用量上升不意味着“汉语“会被取代.明确“华语“的内涵对于汉语的传播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素质测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侧重考试成绩、过多注重共性引导、重成果轻过程、测评指标体系匹配性差等方面.高等院校应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测评体系的有效途径,应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社会实践等,建立一套多维综合、面向市场、且具动态导向作用的综合测评体系.同时以其为导向和动力,转变教育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探索一套以“评”促“创”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四求"创新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必经之途。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德育"四求"创新的紧迫性、基本要求、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渐进的进化史观可视为进化论思想与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之间的桥梁。当进化论思想介入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时,它一方面动摇了传统文学复古的价值根基,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救国思潮,对文学的观念、语言、格局,乃至文学的学科体制等产生了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影响,所有这些,都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