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志惠 《今传媒》2012,(6):84-86
韩国TV艺能节目在中国越来越受到TV观众,尤其是中国年轻TV观众欢迎。该节目在韩国一直以来也深得韩国TV观众的支持和厚爱。另外,该节目已经成为评价韩国国内其他韩国TV艺能节目的行为典范。所以本文通过韩国TV艺能节目Real Variety《无限挑战;■■■■》来分析该节目的主题策划、MC的主持特点等等给大家展现出韩国TV艺能节目的创新性。以及《无限挑战;■■■■》节目的不足之处,其节目的展望。本文通过对real variety《无限挑战;■■■■》节目的内容特点以及主持特点的分析,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韩国MBC电视台在2005年推出《无限挑战》,该节目以新颖的叙事技巧,以及精神内核为推动力,在变化的场所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与观众之间完成了畅通无阻的沟通,经过十年的发展,《无限挑战》已成为韩国重量级的综艺节目。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无限挑战》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影视传播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运用实例研究的方法,以《我们结婚了》等韩国知名艺能节目为例对近几年韩国艺能节目进行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探究韩国节目的发展历程,从节目形态和制作等方面研究其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以及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挑战》是央视联合韩国MBC电视台和灿星制作,在原版韩国国民综艺《无限挑战》的基础上,共同升级打造的一档大型明星户外体验励志真人秀节目。节目在开播后,迅速引来各方关注,本文试图探讨节目的情境设置以及升级后的节目特色,以为今后本土化原创性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兆华 《新闻世界》2014,(11):27-28
作为综艺节目,韩国《Running Man》在打造上花费很大心思,饱含着丰富的文化成分,首先在地标上选择富有民族认同感的标志性地方,其次,在歌曲、游戏以及参与艺人的选择中,也颇有特点。本文通过对该节目的分析,得出国内综艺节目应该转换明星和观众的不平等视角、从本土文化出发,给予观众人文关怀,以求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梁超 《今传媒》2011,(9):84-86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 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端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下半年,杨澜应邀主持河南省政协主办、河南电视台承办的《中部崛起电视高端论坛》,节目经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在全国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杨澜的主持更是得到大家的公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杨澜在《中部崛起电视高端论坛》的主持特点,摸索关于高端访谈节目主持艺术的一些规律,算是管中窥豹吧。一、用适当的与主题相关的生活化话题交流,将高端人物拉向低端,拉近观众高端人物的“高端”二字决定了主持人所面对的访谈对象,是普通观众日常所不可能接触到的一个群体。观众对访谈对象的距离感相当强,因此,一期高端人物访谈节目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9.
卢梦婷 《东南传播》2021,(5):132-134
本文以芒果TV自制播出的代际情感观察节目《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为例,阐述代际情感观察节目的现状、节目所体现的社会情感价值以及价值表达中包含的视角多样化、明星平民化特点,并揭示出代际情感观察节目在价值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节目的反思进而确定未来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颜敏 《新闻窗》2012,(2):93-95
《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栏目《星期天真好》的一个新版块,自2010年7月11日起作为"星期天真好 ̄1部"开始播放,播出时间为韩国时间星期日17:00,每集约80分钟。节目由刘在石、池石镇、哈哈、金钟国、姜Gary、宋智孝、李光洙等搞笑性和艺能性极高的艺人主持,致力于打造一档不同于过去Real variety的新型态游戏类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1.
《超级演说家》是我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安徽卫视首播。该节目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主旨的同时也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说话的魅力和重要性。区别于国内其他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将节目定位于一档"说"出来的节目。本文通过分析《超级演说家》的节目策划,找出该节目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少儿电视节目主持同成人节目主持是不同的,因为少儿节目的对象是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其言行对节目的小观众今后的言行和价值观等影响很大。对于小观众来说,主持人传递的信息以及其主持节目中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所模仿。因此,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满足儿童娱乐需求的同时,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荧屏节目。本文就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以及其在主持节目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以规范少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教育责任和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播与电视之中的人物访谈节目日益收到听众和观众的关注,比如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以及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等都备受观众喜爱。那么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一类节目具有怎样的特点?目前存在怎样的问题和不足呢?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Running Man》是韩国一档王牌综艺节目,2010年开播,节目采用7人固定主持,每期请嘉宾参与,设计不同的情节和角色扮演,由主持人和嘉宾完成一些推理、力量的游戏,节目新鲜刺激,深受观众喜爱。《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和韩国SBS团队联合打造的一搜"综艺航母",是《Running Man》在中国的"克隆作品",于2014年开播。本文从节目呈现的娱乐、文化价值,以《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为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以明晰两档节目深层次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马臻宇 《声屏世界》2014,(12):39-40
<正>竞艺形态真人秀节目是预设规则,让竞争选手比拼某种艺能,通过记录选手选拔、培训、竞争、淘汰、获奖等一系列完整过程,完成选手、导师、观众等人的狂欢。由于竞艺形态真人秀节目不仅具有真人秀节目的可看性,其叙事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建立在对内容的分析上,对国内外竞艺形态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属性进行梳理。叙事的创意属性在竞艺形态真人秀节目中,为了叙事的连贯和精彩,导演往往会有意识地设定某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对  相似文献   

16.
李亚铭  王煜 《青年记者》2017,(32):81-82
因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变局,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3月20日推出了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该节目每周日晚19:30-20:30在央视四套、央视网以及央视影音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其收视份额高达到5.1%,直播期间单期互动人次高达7900万次.①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融媒新闻评论节目将更多地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责任,主持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其主持策略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使用戏剧五因修辞批评的方法,以《中国舆论场》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与总结,为融媒环境下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方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竹 《现代传播》2005,(2):123-124
近两年 ,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异军突起” ,如北京电视台的《第 7日》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的《杭州佬》 ,湖南经济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 ,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天府食坊》等。方言节目在当地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收视率极高。这些方言节目的主持人或依据节目需要 ,在主持过程中灵活穿插使用方言 ,或完全采用方言主持。如同他们主持的节目一样 ,方言主持人大都成了当地的明星 ,成了受众心中最亲近、最喜爱的人。主持人的方言效应 ,充分体现出方言的魅力。节目主持人在…  相似文献   

18.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9.
正从偷偷模仿到低调引进,再到轰轰烈烈购买节目模式版权,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引进,给我国电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观察和思考。一、必要性1.突破了创优瓶颈,转变了制播理念。从1998年央视《城市之间》和《幸运52》的开播,开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先河,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到近几年比较火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节目,实现了"以内容为核心"到"内容与模式融合"的转变,以及我国电视制作与传播理念的重构、主流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完美结合。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在韩国原版基础上结合中国观众的特点与习惯对节目进行调改。从2013年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爸  相似文献   

20.
热线直播节目对无论广播还是电视主持人来说,无疑是最富挑战也最具魅力的工作。在直播现场,既可能有很好的交流状态,也可能引发局促的交流状态,主持人与观众虽未处于同一空间,但交流是同步的,双向流动的,同样,主持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流动的。作以主持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招考热线》的实践经验,对主持服务类热线节目时主持人的思维能力作一浅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