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征程中,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是一个公认的英雄。但是,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环境的恶劣,以及主体自身的传统文化包袱过重,张謇又不得不扮演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解读《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一书,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这种“当代史”的需要,要求张謇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再度发言。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难以吸收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这个前提从中国近代延伸到当代依然存在。它要求发展中国经济须兼顾农业和工业,实行乡村和城市的相互补充。只有如此才有望解决单一城市化难以应对的劳动力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等发展瓶颈,而“南通模式”的精华恰恰是农业工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现今在江、浙、粤、闽等地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密不可分,显示出“南通模式”的发展理念不仅在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中具有开拓性,也对当前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战略性启发意义。张謇研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近代史领域。将张謇及其事业置于古今变动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整体考量,将“南通模式”与国情、时代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相联系进行评判.是深化张謇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近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扶持,应该大力倡导金融现代化。文章通过张謇平生的实践活动以及国内、国外几个方面对张謇近现代金融体制理念的思想渊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癸卯东游日本学习考察是他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兴办实业的转折点。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使张謇得以实现多年欲游历日本、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办学经验的夙愿。研究张謇癸卯东游的主客观原因,不仅可以加深对张謇东游全过程的研究认识,也是全面地理解东游乃张謇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末光绪年间甲午恩科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教育思想是深刻而丰富的,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同样是丰富而深刻的。今天我们探讨研究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很有现实意义,对我们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现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中的张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被誉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张謇对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继承,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现代性。张謇"会通古今,兼具中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体现了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进行的融合与选择。他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謇对南通乃至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为世称道,然而他对苏北地区社会变迁的贡献却少有评价。1904年,张謇撰《徐州应建行省议》条陈,建议以徐州为中心设立行省,并为徐州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设计了具体路径。他主张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综合利用其他矿业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及再生资源;在发展煤矿的同时,综合发展农业、商业、教育以及其他工业。他深刻总结经营活动中资源匮乏的教训与综合发展的经验,准确把握徐州地区现实资源多样性与历史传统复杂性,规划启动了综合利用的实践,调整了煤炭独大的产业结构。张謇建立行省的建议虽被清政府否决,但其综合利用、综合发展的规划思路,对资源型城市徐州及周边地区日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张謇精神,将张謇故居、南通博物苑设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张謇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很多契合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重点关注张謇教育思想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在契合点,通过灵活运用张謇教育思想,点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张謇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是我国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家之一,他的儿童教育观开了一代新风.张謇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是我国儿童教育的启蒙者;张謇亲力亲为,创办了370多所学校,是我国近代儿童教育的践行者;张謇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是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张謇始终把对儿童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贯穿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我国早期儿童素质教育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0.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11.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謇与孙云锦的交往始于张謇在清同治十年(1871)的冒藉案,之后这位长者频频向张謇伸出援手,延张謇为其江宁发审局书记,以此增补家计。尽管张謇在孙之发审局仅仅两年,但二人此后的交往一直延续了十六年,直至孙氏去世。在《开封府君年谱》二卷中,发现张謇为孙氏所作的两篇文章,在关于二者交往的诸多史料中均未见及。据此,这两篇文章应是张謇佚文,将其点校整理,俾使为研究二者交往增加实证性史料。  相似文献   

13.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所从事的各项建设事业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构成张謇经营南通的根本志向;而谋求均衡、和谐、持久的发展则是早期现代化“南通模式”的核心理念。张謇所持的和谐发展观可概括为:(1)民本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出发点。(2)协调发展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基本方略。(3)整体社会发展观。这体现了其经营南通的社会理想。作为近代儒商的代表人物,张謇的精神世界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因子,但其中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儒家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却是第一位的。这是释读张謇的思想及其事业的关键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张謇建设地方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许多有用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啬翁家乡海门召开,我感到特别高兴。其原因不仅在于自己可以重访张謇故里,更在于这些年海门的张謇研究欣欣向荣,为张謇研究增添了  相似文献   

15.
张謇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人物,拥有多顶“家”的桂冠,并被习惯地首称为“实业家”。其实,匡危济世、兴教启民既是张謇兴办实业的心理动因,也是他的人生目标与终极追求,同时,教育活动是其一生最为成功的社会活动。首要的、本质的评价,张謇最应称教育家。张謇视教育为“父”,又以“父”事教育。一方面,“父教育”是张謇最富哲理、最为核心、最具个性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南通教育深深留下了张謇的个人印记,他已成为南通教育之乡之父和南通地方文化的标识。因而,张謇更应称“‘父’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张宝国 《文教资料》2012,(21):148-149,15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近代教育家张謇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但对张謇教育思想与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鉴于这种背景,本文将从张謇教育思想研究视角入手,探讨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结合南通实际,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再实践,以此扩大南通对外文化交流范围、提升南通对外文化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1871年的"冒籍案"中,时任通州知州的孙云锦给了张謇很大帮助。正是这一援助,为二人随后的交往奠定了感情基础。此后,这位长者频频向张謇伸出援手,同治十三年,延请张謇为江宁发审局书记,至光绪十三年,孙云锦调任开封知府,张謇再次应邀入幕,其间,在学业、生活、做人上不断地给予张謇鼓励与关怀。二人的师生情谊一直延续了16年,直至孙氏去世。  相似文献   

18.
王鹏杰 《文教资料》2013,(20):87-88
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近代以来更是引起诸多列强的窥视。张謇出生东南地区。但对东北地区却有所关注,很早便认识到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张謇出任政府要职期间,对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开发,并极力维护东北主权。本文跳出研究张謇的热门地区,另辟蹊径,尝试探索张謇与东北地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配置现代化推进力量的过程 ,是一个国家、地方、民众间极为独特的互动过程 ,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以张謇为例 ,为了赢得进行现代化探索和实践的自由 ,他辞官不就 ,以道抗势 ,力倡自治 ,实行权力抗衡。尽管因此争得不少权力 ,但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还是显得十分“弱势”。张謇要具备“强势” ,只得另行出路。他在“以道抗势”的同时 ,不得不时常低下孤高的头 ,“以道附势”。当张謇为抗势和附势交相为用费尽心机 ,还不足以使自己的力量壮大的时候 ,他并没有看到一个巨大的动力源就在他的身边 ,那就是民众。从而丢失了自治的民主内核 ,闭锁了自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