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相当部分幼儿园实行了幼儿接送卡制度.即晚接时家长将幼儿园特制的卡片交给老师,卡片上标有孩子的班级、姓名,而老师则凭卡放人.这张小小的卡片就是接送卡了,实行接送卡制度,无疑对保障幼儿人身安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须知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人际复杂,加之交通发达,一些犯罪分子为了一己私欲或公报私仇、或打击报复,将他们罪恶的双手伸向了无辜的孩子.据悉,某沿海城市有张、王两人合伙做生意,因金钱上的分配问题而大吵不休,最近一拍两散,王某为了报复张某,便去幼儿园冒领张某的孩子,谎称孩子的爸爸要加班,没时间,托他带孩子回家等等.老师询问了几句,王某均对答如流,毫无破绽.老师见他说的与张某儿子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张某的孩子又亲热地叫他“王叔叔”,便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他带走了.王某见奸计得逞,便把张某的孩子残忍地杀害了.当然,王某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2.
<正>老师沉默着,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他拿起卡片,想看看那上面的姓名,但又突然放下,随手交给青年,断然地说:"请您帮我把它撕掉。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小伙子照着他的吩咐把卡片撕得粉碎。老师感激地说:"啊,上帝会报答您的。"说着一把握住了对方的右手。"可别这么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可我以前做过多少坏事呀。"还没等老师明白过来,青年就已悄然离去。他想到了那张撕碎的证件。丢失人一定要来补,这样,小偷岂不自我暴露了吗?怎么办呢?他沉思片刻,便朝外面叫道:"玛丽亚,  相似文献   

3.
那是哪一天呢? 不知是谁,悄悄地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了一张精致的卡片,小巧而漂亮.老师走进教室,发现了小卡片,惊喜地说:"真漂亮,是送给谁的?"有几个孩子在下面小声说:"老师,您就打开看看吧!"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卡片,只见里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铅笔字:老师,我爱您!祝您天天快乐!  相似文献   

4.
继伟 《小学生》2015,(Z1):86-87
"明白卡"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和我们的"胸卡"一样啊?美国小学的孩子们每人书包里都有这样一个夹子,正面写着学生的名字,学生每天到校的时候把它交给老师,放学的时候老师又把它交给孩子带回给家长。夹子的背面别着一周的教学计划、进度、要求、作业、课外活动的安排等等,家长据此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做什么、帮助孩子准备带到学校的东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等等。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缺乏独立性,他们在乎别人的评价,注重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来自同伴的评价。其中,来自同伴的评价是孩子最看重的。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能进行自我检查,但是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却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水果卡片、塑料水果这一类材料通常易被老师设计成"点数、统计、练习分类、数形配对"等类型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目标有所局限。当我们打破传统的"老师在前、幼儿在后"的主导模式,以"还给孩子游戏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游戏行为、助推孩子游戏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孩子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他们的自主创意呈现出了对水果卡片、塑料水果不同以往的全新演绎,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潜能与智慧。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使孩子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相似文献   

8.
天平的故事     
瞧,下面这位班主任就很智慧,将一个两难的问题交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在思考中自我教育,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因为这位老师相信:敦促孩子思考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是教师思考能力的体现。看了这个故事后,相信很多班主任都会有一些触动:相信孩子,将孩子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解决,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相似文献   

9.
沈捷 《早期教育》2006,(2):22-22
大约离情人节还有十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儿子幼儿园里他的件夹内看到园长安琪女士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她说孩子们正在制作自己的情人节盒子,如果你的孩子愿意给好朋友送卡片,就请准备好后,交给老师放到小朋友的盒子里。情人节那天园内还有一个大聚会,请家长提供全部食品和用具。  相似文献   

10.
陈静 《辅导员》2014,(12):44-45
正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的一个载体,去年我接新一年级,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根据孩子的上进心强,爱表现,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努力营建"爱学校、爱班级、包容他人、展现自我"的班级文化,并在这种文化建构下开展班级活动。一、在涂鸦中找到自我,展现自我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模仿,教室前的大黑板是孩子眼中的一块"圣地",他们崇拜老师,羡慕老师  相似文献   

11.
那是哪一天呢?不知是谁,悄悄地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了一张精致的卡片,小巧而漂亮。老师走进教室,发现了小卡片,惊喜地说:“真漂亮,是送给谁的?”有几个孩子在下面小声说:“老师,您就打开看看吧!”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卡片,只见里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铅笔字:老师,我爱您!祝您天天快乐!老师读完笑了,脸儿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她高兴地说:“谢谢送卡片的小朋友,我也爱你们!”一时间,每个孩子都笑了,大家的心里荡起了甜甜的涟漪。后来,几乎每天早晨,教室的讲台上总会出现一张张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或者是圆形的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好事记录本     
孩子都是想好的,做个”好事记录本”,记下孩子做的好事,孩子会越来越好。一年级的儿子就要放暑假了,儿子交给我一个任务:老师要求爸爸妈妈订个本,把孩子在假期做的好事记下来,开学时交给老师,老师要根据这些情况,评出暑假好儿童,还要发小红花呢。  相似文献   

13.
丝丝捡到一块橡皮交给了老师,老师在班里表扬了她,并奖给她一朵小红花。以后,班里的孩子捡到铅笔、手绢等物品都上交给老师,并都能获得小红花。一天,琪琪一大早来到幼儿园,交给老师两元钱,说是在幼儿园门口捡到的。老师表扬了琪琪,也奖给她一朵小红花。下午,琪琪...  相似文献   

14.
丝丝捡到一块橡皮交给了老师,老师在班里表扬了她,并奖给她一朵小红花。以后,班里的孩子捡到铅笔、手绢等物品都上交给老师,并获得小红花。一天,琪琪一大早来到幼儿园,交给老师两元钱,说是在幼儿园门口捡到的。老师表扬了琪琪,也奖给她一朵小红花。下午,琪琪的妈...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过去的家长,对老师都非常信任。老百姓中流行的一种做法是,学龄儿童入学,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交给老师,诚恳地说:“老师,我们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都随您!”那时候的老师一般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孩子放学了,家长有事没来接,老师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免费辅导,免费吃饭,都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16.
情景一:午休时间,大部分孩子已入睡,蒙蒙突然大声地咳嗽起来,张老师连忙把她扶起并端来温水。接着,张老师走到活动室门口,在"温馨小提示"卡片上写上"蒙蒙午休咳嗽,多喝水",还画了只茶杯。毅毅还在不停地翻身,张老师走到他面前蹲下来轻声地问:"还睡不着吗?"毅毅点了点头。"你自己到活动室玩一会儿好吗?"……张老师巡视着午睡的孩子,不时地看着在活动室里玩玩具的毅  相似文献   

17.
在纠错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体验太少,这种教学剥夺了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悟错"教学提倡将"悟错"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运用情景对比、矛盾呈现、实验体验、将错就错等策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三鑫 《广西教育》2014,(25):1-1
正"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生前常说这样一句话:"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他认为,人家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作为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因为对这一理念的执著和坚持,他成功地使一所濒临关闭的农村学校脱胎换骨,成为当地名校。"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张伟校长对自己的要求,是他的精神方向标,更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朵小花缺少了阳光的沐浴,就会失去美丽的色彩;一个人离开了应有的关爱,又怎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好多班级上课或听课,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在教室最后面的一个角落里,漠然坐着一个落落寡合的小身影,眼神或自卑或胆怯,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很明显,他们肯定是老师和同学里眼里的"问题"学生。看到这些早早被贴上"问题"标签的孩子,我心里总有一种酸酸的滋味。我们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交给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别把"回家反省"当成摇钱树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由于犯了点小错误而"回家反省"了一天。他怕孩子继续停课反省,跟不上功课,因为我认识那个班主任,就让我跟班主任通融通融,结果班主任没有给我"面子"。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