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专业筹建于80年代初,1984年率先在全国招收运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获运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创建运动心理系,同年招收首届运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993年被评为国家体委委管重点学科。该专业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个拥有本科生、研究生系列学制的专业系科。1995年更名为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运动心理专业本科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从事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教学与科研及大众体育心理指导的专门人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下设:体育保健专业方向,主要…  相似文献   

2.
继第一个体育仪器器材考察组考察美国、日本之后,我会又派出了由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仪器器材等各学科人员组成的第二个中国体育仪器器材考察小组一行六人,于1985年10月1日至20日赴瑞士、法国和联邦德国进行业务考察。这次考察主要是为1986年拟在北京举办的多国体育仪器器材展览会作准备。考察组考察了三国15个城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足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联合举办的1985年全国足球学术报告会历时三天,于9月18日在津结束。中国足协副主席陈家亮、秘书长陈成达、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秘书长杨秀武等到会并参加了讨论。 83名代表来自19个省(区、市)和部队系统。会议  相似文献   

4.
学会简讯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与贵州省体委于今年4月1日-16日在贵阳联合举办的“运动训练学讲习班”已圆满结业。这是运动训练学学会首次与地方体委合办的专业理论学习班,为在地区、市、县一级普及运动训练学知识,促进其发展做了有益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担任这次讲习班教学工作的有我会运动训练学学会的杨秀武、过家兴、田麦久、延峰,运动心理学学会的丁雪琴等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周的讲习班上,他们较系统地讲授了运动训练学的基础理论和运动心理学基本知识。参加学习的正式学员40人,旁听生20人。其中大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促进我省运动心理学学术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为体育运动实践服务,由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研究会组织的,省第二届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于一九九○年十一月廿五日——廿七日在同安县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会议录用24篇,21位作者到会作了论文报告。本届入选论文比上届数量多,内容较丰富,涉及面较广。研究内容是当前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运动及选材,学校管理和群众体育中有关心理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改变了以往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召开第一届运动心理学学术报告会暨湖南省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湖南省第一届运动心理学学术报告会于1985年4月7日至9日在长沙市召开。会议代表100人,报告论文29篇。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陈大鸾、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邱励慎,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彭祖智等同志出席了会议。陈大鸾和彭祖智还在开幕式上讲了话,邱励慎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运动心理学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科学依据之一。八十年代,我国运动心理学界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研究人员为传播、推广运动心理学做了许多工作,并结合我国运动训练实践作了不少新的探索,促进了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运动训练学会和中国足球协会共同主办的1985年全国足球学术报告会于9月16日至18日在天津市举行。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陈家亮、秘书长陈成达,中国运动训练学会秘书长杨秀武出席并主持了这次报告会。天津市体委主任吴守章同志到会致词。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首次全国足球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的教练、科研人员、教师等共80余人出席,其中有正式代表65人。前国家队教练曾雪麟、任彬、张宏根等到会宣读了论文,现任国家队教练年维泗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9.
运动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来从心理学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总的对象是研究人体在运动条件下,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目前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这门学科在国外许多国家里越来越受重视并被广泛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因而得到不断地发展。全国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我国也在运动心理学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并且曾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竞赛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推行封建法西斯专政,疯狂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打着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1984年全国冰雪训练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改变我国速滑运动落后的局面,切实抓好速滑后备人材的培养,国家体委于1985年4月重新制定并试行"全国儿童少年速度滑冰教学训练大纲",从而使我国儿童少年速度滑冰训练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国"春芽杯"儿童速滑比赛是国家体委主办的,已历经三届.本届比赛于1987年2月13日至15日在长春市举行,有十二个地、市、州、盟的130多名运动员参加.他们的年龄为7至10岁,分甲乙两组.比赛项目包括身体素质、技术评定、冰上速滑两项全  相似文献   

11.
巴西1983年7月20—24日,在巴西运动心理学协会、体育活动和娱乐协会的资助下,阿雷格里港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体育应用科学会议。会议讨论的题目如下:生物力学、心血管学、机能评价、运动能力的获得、社会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研究、群众体育、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英国英国运动心理学协会的主要使命是帮助体育界发展和普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他们在1983年出版新期刊《体育科学杂志》。稿件内容包括用于体育的科学方法,科学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已于1980年12月15日在北京成立,同时还成立了体育科学理论、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五个分科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及各分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的任务主要是探讨和阐述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问题。本文仅从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一般规律出发,侧重谈谈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注意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知识指导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  相似文献   

14.
一、工作回顾 (一)基本情况我会自1985年12月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已经四个年头了。这几年我们除在原已设置的运动训练、体育科学理论、体质研究、体育统计、体育管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情报学、运动心理学等九个专业委员会外,于1987年3月又成立了体育仪器器材专业委员会,现总共有10个专业委员会。会员人数从376人发展到现在近663人。在学科建设和会员队伍都有新的发展和壮大。四年来,我会召开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40余次,其中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跨省、地区性学术会议3次,交流论文80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我会会员在全国、省级及学  相似文献   

15.
<正> 1984年7月19日—20日在美国俄勒岗州尤金市召开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交流了22个学科,1232篇论文,其中运动心理学论文有113篇,占总数9%。这个数字足以说明运动心理学被重视的程度。美国学者格鲁波在会上指出:“对提高低、中级水平的运动员的技能训练80%是运动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而高级运动员则相反”。可见,运动训练水平越高,训练中心理因素起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关键是科学训练,我到上海田径队之后,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力图运用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摸清跳远项目的训练规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女子跳远运动员王智慧(1965年生)的成绩提高到6.33米,男子跳远运动员李国雄(1964年生)提高到7.89米。(这两个成绩均在1985年全国田径锦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近几年来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提高很快,运动水平普遍提高,在比赛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对运动员来说非有多年训练不可。从资料中统计,1985年女子10000米世界前十名的平均年龄为27.9岁,我国1985年女子10000米全国前十名的平均年龄为21岁,  相似文献   

18.
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并已进入教学和训练的各个领域中,恰当的应用心理学的各种规律和现象,可以不断提高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达到更快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巧的目的。“错觉”是心理现象之一。了解和研究错觉,避免和利用锗觉。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获得良好和稳固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一个基本目标.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探讨运动技能概念的非统一性,指出运动技能在田径技术表现上的动态性,为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F0003-F000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定于2006年10月中旬在武汉召开全国运动心理学论文报告暨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为“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与重建”。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范围●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测量●体育运动中的情绪●康复中的心理学问题●过度训练与心理耗竭●心理技能训练●认知-行为技术●运动技能的习得与发展●锻炼的心理学效益●教练员的心理●体育官员的心理●运动员的退役与角色转换●运动队的凝聚力与团队建设●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其他2报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