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为了更好更安全的使用中药,应充分认识有毒中药.但其毒性成分往往又是其有效成分,中医就是利用它的毒性来纠偏扶正,因此,不能因噎废食而一味的扬弃中药.中药毒性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有毒中药按毒性成分给予一定归纳分类,并浅析了中药毒性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中药比起西药来说,没有副作用、没有任何毒性。但是现在关于中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甚至中毒事件报道时有发生,使得民众对中药的信任被打折,中药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也让人担忧。这样是不是就说明中药不能使用,无法安全使用呢?事实远非如此,其实中药毒性的诱发是有原因的,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引起中药毒性的多种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案,促使中药合理使用,尽量减少中药毒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据医学药剂师及临床用药研究发现,有些中西药混用会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当以警示 西药阿托品、咖啡因不与中药川贝批把露.小活络丹、香连丸同用,否则会增加生物碱毒性; 西药氨茶碱不与中药贝母同用,易致中毒; 西药杜冷丁.可待因、吗啡不与中成药蛇胆川贝液同用,易致呼吸衰竭; 西药鲁米那,水合氯醛等镇静止痉药不与中药人参同用,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西药磺胺类药不与中药山碴、乌梅、五味子等同用,易致血尿、尿痛.尿闭; 西药三溪合剂.硫酸亚铁不与中药朱砂安神丸合用,易致涅化汞.硫化汞毒物中毒; 西药心律平不与中药…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21):53-54
以毒攻毒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近年来毒性中药在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毒性中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及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等,探讨毒性中药作为抗肿瘤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药滴丸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液体药物固体化、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等优势,是中药新剂型中很有发展前景的制剂。本文综述了滴丸的历史、特点、工艺研究,说明了中药滴丸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纳米中药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中药作为中药的新剂型,具有缓释、靶向性等特点,能够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许多肿瘤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抑制效应。拟对紫杉醇冻干纳米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羟基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抗癌作用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这个话题听上去似乎有点危言耸听。的确,我以前和大多数人一 样,认为中药是最靠得住的药物。生了病,我也喜欢用中药 治疗,因为我确信,以天然植物制成的中药肯定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李春影 《时代教育》2010,(9):273-273
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应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使用中药,辩证用药,防止中药的滥用、乱用、误用,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降血糖同时还有整体调节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型药锅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因其疗效明显,日益被人们所推崇。然而,不少人嫌煎中药麻烦而十分怵头。传统的煎中药方法,是把中药和水放在砂锅里一起用火煎熬。如果搅动不及时,中药易粘在锅底上而被熬糊,糊了的中药不仅影响疗效,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是不能服用的。另外,中药煎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青霉素类抗菌素抗菌作用强、毒性小、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在临床上最常用。近年来,随着这类抗菌素应用范围和剂量逐渐加大,相继发表有关青霉素过敏症等毒副作用的论述报道。这里就青霉素皮肤  相似文献   

12.
《老年教育》2011,(5):59-59
爱美心切的吴女士因为常喝“花茶”,喝出了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和月经失调。因此中医提醒,不少“花茶”是中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切不可随意将其作为保健品饮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板蓝根多糖对实验级的小白鼠进行了毒性试验,测试了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常规指数及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率等试验指标。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板蓝根多糖不仅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4.
马钱子是常见的有毒的中药之一,使用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传统的中医炮制方法不能有效降低其毒性,因此寻求化学方法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成为研究方向之一.我们采用有机试剂与马钱子相互作用,能够减弱或消除其毒性,并用动物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癫痫是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癫痫发作、提高疗效、减少抗痫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神经递质、受体与离子通道、信号转导等方面总结了抗癫痫中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按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药注射液分类综述了不同类型的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中药在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干预方面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分别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损伤、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炎症损伤及血脑屏障破坏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Director通过插件ADOXtra连接数据库功能开发了一个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中药方剂查询系统。实现了患者输入中药药方可以查询出该味药的功能主治、性味、升降沉浮、毒性、查看方中每味中药对应图片;同时使用文语转换技术同步播报,方便了用户;通过开发也为教学创造了好的数字媒体应用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尚无特效药,西药只能短时间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长期用药副作用大;中药以蛇类为主的治疗该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且稳定,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下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总认为服用中药是比较安全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中药的药理研究越来越细致。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也有过很多的报道,临床医师有必要准确掌握一些毒剧中药的合理运用和不良反应。现列举九种常用毒剧中药的作用、药性、常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比较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作为经皮促透剂的皮肤细胞毒性,对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促透作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创新要点: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简化并表征中药制剂中复杂有效成分,对比研究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研究方法: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测定其皮肤细胞毒性,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作为模型药物测定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其促透作用机制。重要结论:花椒挥发油相对于其单一组成成分具有更好的经皮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