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意外的收获     
新学期大班的第一节美工课是折纸———气球。当我教孩子们折完最后一步并吹起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像不像气球?”孩子们都说“像”,紧接着有个孩子说:“还像小灯笼。”我细看也觉得确实像个小灯笼,当时我的脑子一闪:如果再将气球做成小灯笼不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美工活动吗?它既是本次美工活动的延伸,更是一次升华。虽然我的备课计划上并没有做“小灯笼”这一步,但我决定领孩子们做一做,试一试。我开始有意识地往“做灯笼”上引:“老师也觉得它很像个小灯笼,怎样才能更像一些呢?”沉默了约半分钟,杨尚东小朋友回答:“把它挂起来就像了。…  相似文献   

2.
家校之间     
报载: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通过“家长之友”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条新闻触动了“家校之间”这个久藏心头的话题。常听到有的老师责备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致使学生有恃无恐;也遇到有的家长抱怨老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日本幼儿园规定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要进行一次“保育参观”活动(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这个活动类似于我国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育参观”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家长观看幼儿的活动;二是召开家长“恳谈会”。“保育参观”活动的时间一般为半天,参加者是全班幼儿、老师和全班幼儿的家长(一般由母亲参加)。通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位资深记者在报上发表的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文章不长,但对于广大教师及家长来说,读之或许会不无启发,故而觉得实有在此介绍一番的必要。这位记者上小学时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边,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此以往,直落得同学恨,老师怨,邻里烦,家长怒。而家长、老师偏偏  相似文献   

5.
有次参加了一个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画活动。这是一个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设计了一份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进行记录。在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一位外婆看着表格,很疑惑:“这么点小孩.他们会反思吗?”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家长半日活动后的家长问卷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留言:“在活动时,我没有看到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指导。他选择的活动过于简单了,老师应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年龄的活动。老师总是指导淘气的孩子,他们太牵扯老师的注意力。而我们这些乖孩子是不是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感受,但是这位家长多虑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向家长开放。一、举行家园同乐活动每逢节日,我们都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孩子和妈妈同乐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全体家长来园和孩子同乐活动,还有“元旦”家园迎新活动和春游、秋游活动等。当然家长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表演了魔术、故事、小品等精彩的节目,把我们的同乐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幼儿,老师和幼儿…  相似文献   

8.
沈丹 《班主任之友》2022,(Z1):103-104
<正>在教育工作中谈起“推一把”,每个老师都会觉得自己有心得。就像故事中的竞选,在学生犹豫的当口,老师“推一把”,帮助这个孩子勇敢竞选,参与了这次活动。从老师的角度,或是家长的角度,都会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老师与家长都认为,抓住机会,展示锻炼,这才是身为学生应该的。有时,“推一把”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或是有收获,因为能够被老师关注,想要去“推一把”的孩子本身也一定是有优势的,是老师关注的对象。但是,仅从老师个人的角度出发,一味地“推”是不是合适呢?  相似文献   

9.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10.
张献武 《教育》2007,(10S):40-41
前不久,在成都市太平小学,一封家长写给老师的表扬信,却被老师认为是一封举报信,并认为此信是破坏老师和家长关系的“定时炸弹”。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材这个“共同的目标”,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亲密而融洽的,但现实中却不尽然。老师和家长之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他们之间的问题该怎样解决,沟通之桥该如何搭建……带着这些问题,《教育》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家长,也许,他们的看法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徐文静 《学前教育》2022,(11):53-54
案例中,教师结合主题活动布置了收集果实及父母参与记录的共育活动,家长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活动给孩子和家长增添了负担,老师也开始反思:“双减”政策下,老师还能设计或安排家长参与的共育活动吗?首先,“双减”指的是减少义务教有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3.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4.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家长义工”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计任何报酬地参与学校服务的学生家长。在美国、香港等地,家长义丁很普遍,他们帮老师批改作业、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做课外拓展活动、到图书馆整理书籍……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开始开展家长义工活动。家长义工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春节过后转眼就是元宵,我们的开学“猜灯谜”活动也启动了。每个人开学报到前都要做一个灯笼,挂一条灯谜,拿到学校给大家猜。这不,正好科普活动中心举办“做灯笼”活动,为了不让我成为“离群孤雁”,开学时拿不出漂亮的灯笼,妈妈便带我去学做灯笼。  相似文献   

17.
颜老师的家长日杨浦区教科院附中分校初三(6)班班主任颜美君老师每月总要抽一个晚上主持家长日活动。这是颜老师发明的一种家校联系方式,它类似于家长会,但比家长会更轻松、随便,家长能来就来,不能来就不来,一点也不勉强。颜老师开展家长日活动是从2001年开始的。谈起开办家长日活动的初衷,颜老师说:“我喜欢把工作做在前面。”每次家长日活动,颜老师主要是从面上讲一些教育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许多家长觉得参加家长日活动就是一次学习正确教导孩子的良机。所以,家长们参加家长日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家长日同家长们交流相辅相成的是,颜美君与学生们用周记进行的交流。在交流中,颜老师成了众多学生的贴心人。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颜美君所教的班级在2002年和2003年连  相似文献   

18.
时下,“许诺”在教育中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课堂上老师常常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在课下解决……”、家长也经常告诉孩子“只要你这次考好了,我会答应你……”、活动前老师经常宣布“如果这次活动中谁不遵守纪律,下次我们就不再……”学校教育是以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工作对象的,育人者的诚信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明明都知道许诺的关键是践诺,  相似文献   

19.
我园规定,幼儿家长16时15分开始接孩子,可在16时就有家长来园了。家长看离园谈话,等老师放学,不时在窗口张望,甚至还大声谈话,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天下午,在家长还未来园接孩子前,我在活动室门口挂了几本教育类杂志,并在醒目处写上:“家长朋友  相似文献   

20.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