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费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世界性因素。要改变经济相对滞后地区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地方高校应当沿着帮助政府变财政投入观念为政府投资观念、变单一投入主体为多元投资主体、变单一资金使用为资金运作经营等。  相似文献   

2.
洪林 《江苏高教》2007,(6):154-154
一、公办高校经费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 我国的高等教育只能以公办高校为主体,高校的建设应当是国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不断改善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应当是今后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从高校的收费来看,目前高校的收费标准已接近极限,今后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大幅度提高,重要的还是依靠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地方公办高校,地方政府应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证政府对高等学校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同步增长;要制定地方高校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目标,并据此测算每年需要增加的政府拨款,同时确保落实;要增加安排地方高校基本建设贷款贴息专项经费,缓解高校还贷压力,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晖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2):96-100
城市化滞后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滞后的程度、原因及其影响, 结论是: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应选取“以中心城市的发展为核心,以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城镇和特色城镇的发展为重 点”的非均衡战略,主要运用市场力量推动城市化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 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是判断高等学校创新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高校的创新能力差距较大,这对于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十分不利。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研发投入;建议中西部高校充分发掘内部科技创新潜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以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为推动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举世瞩目的体制改革.在这次体制改革进程中,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些省级政府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这类学校普遍存在办本科院校历史不长、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社会声誉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安徽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在省教育厅的引导与支持下,实施全方位合作办学,创建了"安徽(部分)高校联盟".联盟内高校实行"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相互开放实验室、图书资源共享"等,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层次、同类型、同区域的高等学校组建发展联盟、实施合作办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及政府对高等学校管理权逐步下放、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强化这一发展趋势,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重要创新:是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的同时,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学校在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由"单打独斗",转变为"重拳出击"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及合理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的行为中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动机。经济动机的合理实现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高校的自我调整。围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函数的两大因子R(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和C(专业办学成本),政府调控和高校自我调整的目标在于:一是降低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等学校分层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一定标准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只表明它们的综合实力,并不能说明学校的优劣,政府的定位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正在加剧高校地位的不平等。精英型和大众型教育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二元格局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女性职业教育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阐述女性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分析影响女性职业教育之因素及改善对策,提出政府必须为女性职业教育立法并完善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女性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引导女性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教育亦问题重重。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对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具有其地域特殊性。通过对西北某农村学区的调研发现,城市化进程下当地农村学校的入学人数锐减、空壳学校增多,而教师流动则较为稳定。同时,现阶段该地区农村教育在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质量的保障、农村学校的发展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建议政府需从改革农村教育理念、保障教师质量、合理布局农村学校三方面着手,以促进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平稳过渡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较大。高校设置学科专业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应满足学生的需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