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教育成功与否,最简单的评判办法就是看一看她的各级各类学校是“干人一面”还是各有特色。一所学校能够蒸蒸日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所学校具有诱人的学校教育特色。桃溪中学之所以能受到山区人民的好评,在宜兴大地得到广泛的认可,就是因为它鲜明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不断创新办出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是福建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设有旅游、财经、商务、空乘等七大类12个专业,在校生有2000余人。近几年,学校不断更新办学观念,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一、突出人格塑造,形成学校育人特色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厦门旅校始终把这一主题摆在工作首位。为了避免德育工作的假、大、空,该校确立了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新思路。1.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实施“酒店式”管理。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在校内实行“校园酒店式管理”。通过这种“情境教…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被一定范围大多数的人认同,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可称为“文化”,像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宗教仪式、婚丧习俗、部落图腾、医疗偏方,等等。学校的文化则是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思想理念、共同价值观、组织形式、共同规则、学作环境、办学特色等精神、物质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1992年,棠湖中学确立了“塑绿色心灵,建绿色学校”为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1999年2月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绿色学校。200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2004年3月1日,成为中国与瑞典合作的“环境小硕士”项目在我省唯一的试点学校,我校8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环境小硕士”。“绿色学校”成了我校享誉省内外的一个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
计琳  李立基 《上海教育》2004,(12X):41-43
在付出了无数个日夜.收获了掌声.鲜花和诸多荣誉之后.李萱来到上海.开始了徐汇教院附中校长的征程。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从“薄弱学校”到“素质教育示范校”的转变.她为这所学校带来的.不仅是重获生机后的蓬勃.更重要的是.她将自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融入了学校化.带动起教师发展。改革中的果敢敏锐.实践时的坚韧执.成功后的理智平和.使李董,这位上海市首届“十佳青年校长“无论在怎样的起点上,总能朝着自己希望达到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所学校需要什么?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对一所学校来说.人、财、物、校舍、设备、图书、课程、文化、环境、特色、科研、政策、观念、机遇、创新……可以说一样不能少.样样都重要。但是,如果必须做减法.只留最重要的三样.这三样究竞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钱”、“人”、“精神”。某种意义上,钱+人+精神=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7.
通州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20年,是形势发展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成果卓著的老牌省实验小学。跨入新世纪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陷入了发展的“高原期”,学校内部负债累累,外部社会压力重重。2003年,王笑梅通过公开竞聘成为通州市实验小学的新一任校长。很多人为她捏一把汗,大家难以想象满身书卷气,个性温和善良的她将如何驾驶这所“风雨飘摇”中的名校,老校。几年过去了,通州市实验小学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千万元债务,而且学校办学品牌得到提升,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又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先后获得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教科研先进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名校”,“全国模范家长学校”等数十项荣誉。  相似文献   

8.
“一所一流的学校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或教育精神,这个理念应当凝聚和浓缩这所学校的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她不仅具有陶冶人、鼓励人的功能,而且也能起到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为了使我校“双自主”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于2003年11月引入了史宁中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双黑布鞋     
刚把我送到学校.妈妈便急着要回去了。我拗不过她.只好让她走。快要走时.她从布包里拿出了一双鞋.一双布鞋,黑色的布料.加上五颜六色的边缀,十分的好看。我喜欢穿布鞋.但我不想在学校里出丑.我埋怨说:“你想让我出丑啊!”妈妈似乎还没明白我的意思.说:“这有什么出丑的.当初我们……”“够了.够了.老说过去.过去,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妈妈的脸由白变成了青。  相似文献   

10.
沈钢 《上海教育》2007,(5A):7-8
崇明县城桥中学一直以体育为学校传统特色,2002年城桥中学被教育部评为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发扬人的优点,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才干,发展人的特长”为体育工作注入深刻内涵,让学校体育不再单纯解决“健康第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情报参考》2007,(5):F0002-F0002
呼家楼中心小学作为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学校,作为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校、北京市模范集体、德育先进集体、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田径体育传统校、健康促进学校、课间操示范校,以“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为宗旨,深化“三礼”“炎黄传承”校本特色,将奥运教育与学校德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改善育人模式,创新活动品牌,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引领他们了解奥运、参与奥运、服务奥运,提高道德水准和健康素养,在“弘扬民族文化.放眼世界文明”的教育进程中,存留精神遗产.实现“做中国人,做现代国际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城固县胜利小学创建于1942年,学校占地面积5.1亩。现有13个教学班,教师42人,学生750多人。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以德立教,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笃志勤学、立德做人”的校训,努力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艺术教育为特色,微机教学为两翼,德育为根本,安全为保障”的办学目标,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和谐,有特长爱好”人才。经过三年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树立了“有胆、有识、有为、唯实”的领导班子形象,铸造了一支“以先进的理念育己,以高尚的情操育人,以科学的方法教书,以真诚的态度待人”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敬业厚德,文明育人”的教风和“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及“勤学善思、守纪进取、全面发展”的学风,建立了“文明、整洁、和谐、清新”的校容校貌环境。“自尊、尊人、律己、律人”的人际道德环境,“和谐、真诚、奋进”的人际心理环境,“竞争、合作、助人、快乐”的人际行为关系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文明校园”“中小学艺术展演先进集体”,县“安全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3.
《吉林教育》2006,(11):F0003-F0003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座落在美丽的虞山脚下.学校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为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树特色、创名校”,努力把学校建成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通才化.质量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一流知名学校.学校各项工作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已进入高效运行的阶段。取得了江苏省实验小学.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安徽教育论坛》2006,(3):I0006-I0006
阜南县袁集镇中心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专业教师68人。近年来,学校不仅注重教学质量的巩固与提高,同时在安全、综治等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在环境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2004年,学校申报县级“绿色学校”,12月份,顺利通过县环保局和教育局的验收,2005年8月正式启动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学校之“名“与“义”本应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以学校之“名”行非学校之“义”的现象时有表现。有的时候,人们“以学校的名义”干了一些非学校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阻碍了学校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学校的“名义”这一标志学校的社会符号切入,认为学校应是“名”、“义”相符的社会实在,学校就是“教人育人”的专门机关,教育人、培养人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应当成为学校以一贯之的核心价值追求.否则.举校如果偏离了这一基本功能,就会陷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学刊》2007,(12):F0002
威海市古寨中学建于1994年。建校之初学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特色办学目标.坚持“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赋予“绿色”更丰富的内涵,由自然环境的绿色扩展到设施环境、人文环境的绿色。  相似文献   

17.
谢尔 《广西教育》2005,(1A):25-25
新诞生的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双十条”,人文、灵动、激情、至善,令人激动,令人向往。她凝聚了全体天桃人的心血和智慧,她将激励全体天桃人以合璧之力,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学校特色”的话题越来越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正在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在发展的同时,学校特色化发展电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困扰,诸如面对理论界对“特色”的众说纷纭,我们如何理解和选择自己学校的特色理念?如何开展对学校特色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究?怎样看待和防止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昙花”现象?鉴于这些问题和困惑的存在,我认为“整合”才是学校特色生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取决于在课堂中所创设教学环境“真实”、“合法”、“有效”的程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工作思路是“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求发展”。我们将把“古诗诵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本着“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建特色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开发“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走上了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