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当说,这既是一个老题目,又是一个新题目。过去把记者叫“跑新闻”的,前些年新闻界还研讨过一阵“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问题,都涉及这个主题。为什么又说它是新题目呢?目前,有的记者认为新闻不用“跑”也能“泡”出来。到哪里“泡”呢?这样的记者不是“泡”会议,就是“泡”剪彩;不是“泡”宾馆,就是“泡”机关……如此浮在上面,有  相似文献   

2.
全民都在大跃进,新闻界也要来一个大跃进!许多新闻单位都在订规划搞措施,来促进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大跃进!在这个时候,要请大家批判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有些人不免会发生疑问:大家正在忙着大跃进,谁有时间批判什么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呢?这会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东凑西拼,乌七八糟的一盆杂烩吗?有什么值得大家批判的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半年以前不是早就批判过了吗?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3.
记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完成这样一个新闻生产流程,需要多年的采访写作专业训练。然而,获得这样的娴熟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仅靠实践还不够。优秀的记者通常对什么是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报道新闻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新闻?二、什么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4.
我提议:我们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所谓人人,当然并不是说二十一万万四千万或四万万五千万人,我是说我们做革命工作而又能识字作文的人,一切这样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就如同都应该学会开会说话一样。为什么?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你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而宣传,这当然是我们人家都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新闻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而目前媒体上所见到的新闻又有不少还存在着这样的“老毛病”。这是为什么?关键在于采写者业务上还没有过关。严格地说。这些面面俱到的报道不能算是新闻,因为其中的许多事实是共性的东西,人们并不感兴趣.即使有那么一两处新鲜事实,也被淹没在一般材料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剔除共性的人们已熟知的事实。报道个性的,人们需要了解的具有宣传意义的事实。如,某企业经济效益好,不能把它归结在狠抓改革、加强管理、开发新品、拓展市场、引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就是"他说" "新闻就是‘他说’,"为了强调引语的重要性,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学院院长、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佩曾这样说.这是为什么呢?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起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认为我们的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有些根本不是新闻。我想,一般来说能播出、能见报的新闻,应该是具备起码的新闻要素的。这些看起来表面上似乎什么也不缺的新闻作品为什么得不到承认呢?这个现象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我们的新闻作品中,确实有那么一部份内容,听众根本不予承认,那么这部分节目的社会效益岂不等于零?为什么会造成这种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一月谈》栏目中刊登了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一文,编者加了按语,表示赞同。我读后感受颇深,但却不愿苟同。说感受颇深是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不愿苟同是因为现在的认识与凌文的观点大相径庭。其一:凌大同志文中说:“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平时经常有通讯员问我:“你们新闻单位为什么规定不能一稿多投?”说实在的,对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我真讲不出多少理由,常常以这是“规定”搪塞过去。平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通讯员写的稿子被几家新闻报刊采用,就有入不解地问:“你们新闻单位不是规定不准一稿多投吗?一篇稿拿几次稿费?”在一  相似文献   

9.
一说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似乎在新闻工作中,只有新闻记者才需要新闻敏感,事实上,报纸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性强不强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新闻记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评论著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推出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这是一部颇有新意的理论著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本书的作者赵振宇教授从事新闻评论的实践和教学有近30年的时间.他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是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通过系统地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反映重大新闻事件,以及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或有争议的问题,透彻地分析和解释这些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展示或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揭示其实质。简单地说,深度报道不仅要完成新闻的五个“W”,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并回答出五个“W”中的为什么,即为什么此人此时此地发生了此事,为什么会由这样的原因而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事件及因果又出于何种新闻背景或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此人此事将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评论难写.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事,又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所以一说搞新闻,大部分人都愿意当记者,而避之写评论.评论为什么这样难呢?因为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4.
电子新闻导语同报纸新闻导语有很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对五个W和一个H这六个新闻要素的安排上。电子新闻导语绝不是“谁?——什么?——哪?——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这样的传统的报纸新闻导语模式,通常只是交待这些要素中的两个或三个。要写好电子新闻导语;必须把握它自身的特点。提供信息电子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的一个信号,所以在导语中不必提供全部细节。撰写导语的  相似文献   

15.
“宣传味太重”,读者常常对新闻报道有这样的微词。有人认为,新闻不应该是宣传,应该是传播。传播怎么不是宣传呢?哪里的所闻不是宣传呢?但是那种宣传味太重,效果确实不好,应该改掉的是那股宣传味,而不是把新闻改得不是宣传。有人又说,既然是宣传,就一定会有宣  相似文献   

16.
24、问:新闻背景有哪]L种? 答:新闻的背景材料有三种,即: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有的教科书上说新闻背景有四种:厉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事物背景.这两种说法都可以的.后一种是按背景、材料的内容来分的,前一种是按背景材料的性质分的。如果按内容分,东西太多,除历史、人物··一之外,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但按性质分,大体上有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三种就可以概括;而且,从怎样更好地运用背景材料这一点来说,也是以“对比、说明、注释”这样的分法便于掌握。 25、问:写新闻为什么一定要交代背景呢? 答:一、任何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短新闻在新闻传播和新闻改革中的意义与地位。不少同志已作过许多深入的探讨,可以说,几乎谁都能说出短新闻的一大堆好处。那么,为什么短新闻仍需要人们千呼万唤和孜孜以求呢?为什么新闻的“长”风仍需要下大气力去狠煞呢?看来,我们有必要作更大范围的思考——攻克短新闻还需认真清理一下新闻环境。新闻环境首先包含了社会心态。新闻传播能提高知名度,这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在这种社会心态中,有一种错觉似乎又有其合理性——文章登得越长、越大,知名度就一定越高。当然,这一切都是指表扬性的新闻报道而言。于是,“豆腐块”便被人不屑一顾,“标题新闻”之类的见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新闻摄影应当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深化新闻改革当中,更应当把新闻摄影放到重要位置上来。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呢? 这是因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的同志把新闻摄影看作新闻报道的一翼,是有见地的。由于新闻照片有着生动的形象优势,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文字报道所不能代替的。而且,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往往胜过一篇文字报道。一图胜千言,确实是有道理的。在新闻改革中,我们不是常常说,要把报纸办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吗?如若我们重视新闻照片的作用,发挥新闻照片的优势,真正使报纸图文并茂,那  相似文献   

19.
“高薪养廉”之说也感染了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篇文章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要根治有偿新闻,也需要“高薪的方法”,“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认为“如果新闻采编人员薪水太低,生活过于清苦,就不容易抵挡金钱的引诱力而搞有偿新闻”。 按照作者的意思,是否可以这样说,新闻界所以出现一些搞有偿新闻一类的腐败现象,是由于工资太低,人们生活贫困所致,如果大家都拿了高工资,就可以“养廉”,就不会出现有偿新闻了。 真是这样吗?如果此说成立,那李效时、孙树兴、蔡原江这些原新闻工作者所以大搞有偿新闻,甚至接受贿赂而犯罪的原因,就是工资低而不是道德问题了?相反,有些工资未必有这些人高的记者、编辑、总编为什么却能清廉如水泥?可见,“高薪养廉”说,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20.
据《陕西日报》8月29日报道,陕西省4位市委书记不约而同要求,五种 新闻不报道。这就是:“我们正干的事不报道,正想的事不报道,会上研讨的。面上汇报的,干扰中心的新闻不报道。”为什么不报道呢?榆林市委书记马铁山说:“地方领导的天职是为人民干事,所以我们做事,不是新闻。如果我们不干事,那才是新闻。”这几句话,道出了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值得搞新闻宣传的同志们深思。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正想的事没有事实,干的事没有结果,事干成了是好是坏让人民评说。人民说好就报道,人民说坏就批评,就追查,这样的新闻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