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不仅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反应,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潜在的威胁自我的情境下是否采用防御性的自我价值保护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自尊。个体无论自尊水平高低,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可能运用自我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2.
成就评价情境会影响到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很多个体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尊。自我妨碍就是个体在面临评价情境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任务的表现情境,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识等都影响着个体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本文从自我妨碍的含义、产生的情境、引发动机、行为结果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自我妨碍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保护或提升个体自尊的一种策略。从总体上看,这是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自尊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在自我妨碍的防御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妨碍与自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自尊水平不同的个体在其自尊受到威胁时都倾向于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只是各自的动机不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以往大部分的研究均未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离,二是诱发自我妨碍的情境因素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结构。要想进一步理清自尊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者必须分别在不同的自我妨碍诱发情境中,探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我设限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保护或提升个体自尊的一种策略。本文在理性诠释自我设限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它的情境因素的基础上,述评了自我设限及其相关研究,这使我们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整体认识这一领域,而且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其研究现状与动态。  相似文献   

5.
自我设限是个体在完成任务之前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预先设置障碍行为的过程,是个体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自我设陷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受到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预防个体自我设限一方面要营造合作型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习情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是对过去着眼于自尊高低性的自尊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权变领域中,权变领域的成功能增强自尊,失败会降低自尊.人们会自我监督在这些领域中的行为,努力想要做好.这种对自尊的追逐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影响自我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尚存不少争议,比如是否人人都有权变领域、权变性结构以及和自尊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7.
自尊感也称自尊,自尊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而形成的自我价值感体验和自信体验。自尊感对个体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然而,现实中人们对自尊感,尤其是儿童自尊感的认识不够,也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文章通过笔者做班主任的经历,讲述了在学生犯错误时,能够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康 《教育探索》2006,(5):104-105
影响学生自我妨碍的因素包括外部情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对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教育干预措施有:强调合作,淡化竞争,确立最佳学习目标,提高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引导正确归因,等等。  相似文献   

9.
自我妨碍是个体在面临成就情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任务的表现情境,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识等都影响着个体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本文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产生的情境、内在动机、引发结果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自尊作为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判,一直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为了探讨影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变量和父亲文化的变量上差异显著;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自尊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自尊作为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判,一直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为了探讨影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变量和父亲文化的变量上差异显著;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自尊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自尊的前兆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由能力感和价值感组成。婴幼儿自尊的前兆源于主体我带来的掌控感及亲子依恋带来的归属感,这是一种处在行动水平的自尊。随着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同领域的能力并习得社会价值标准,进而产生能力感和价值感,形成初步的自尊,这是一种处在前概念水平的自尊,是个体自尊今后发展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自尊是指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尊是一种社会需求,人们对它的需要超过了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作为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自尊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自尊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自尊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广泛的影响。自尊心的高低、强弱影响着一个人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主观能动性、性格的完善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健康自尊的…  相似文献   

14.
自我设限是当个体面临威胁自我价值实现的失败情境时,为了保护自我价值,为未来可能的失败预留理由,而事先寻找一些借口或采取一些行动,陷自己于不利成功情境的一种行为策略。自我设限策略的使用受到外在以及内在两部分原因的影响。为了预防自我设限,我们一方面要舒缓学生的考试焦虑,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型学习,营造友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作为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之一,自尊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自尊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已成为近几十年教育研究的重点。概述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发现共识有二:其一,不同教养方式对自尊影响不同;其二,适当的教养方式对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有积极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自尊发展速度和方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少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对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对初中生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本研究试图探讨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帮助初中生树立高自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我妨碍是在面临成就情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任务的表现情境、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识影响着个体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文章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产生的情境、内在动机、引发结果、性别差异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自尊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或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高自尊的人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形象,低自尊的人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一个高自尊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较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相反,一个低自尊的儿童总是倾向于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产生自卑、无助和焦虑的情绪体验,为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回避失败行为是指在成就情境中为了减少和避免失败对自我价值的威胁而采取的策略与行为,包括自我价值保护行为、自我妨碍、冒充者忧虑、拖延行为、防御性悲观等。回避失败策略的运用与行为为成就设置了障碍,并会导致非成就性人格的形成。情境因素是影响回避失败行为养成的主要因素,对回避失败个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尊是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机源,它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自尊水平直接影响人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关系世界中生成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只有在自尊的调节下才会生成和谐的关系世界。自尊的教育引导人去反思自我保护,自尊的教育调节人去学会适应,自尊的教育关爱人去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