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武 《中华武术》2006,(9):14-15
第二届国际太极拳论坛于2006年7月17~21日在加拿大最大的淡水湖苏帕里尔北滨城市雷湾举行。来自太极拳发祥地的中国、东道主加拿大和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墨西哥以及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雷湾,开展太极拳的研究和交流,共谋太极全球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6,(5):39-39
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加拿大联邦学院共同筹办的“2006年太极拳国际论坛”将于2006年7月16-21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得贝市举行。届时国际武术联合会、加拿大有关政府部门、加拿大武术总会、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太极拳组织等将出席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研究专家、学者、中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传人等也将齐聚加拿大,进行太极拳学术和技术讲学与交流。这是继2003年12月在中国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2003年太极拳国际学术论坛”后举行的第二届具有世界影响和规模的国际太极拳盛会,对于促进国际太极拳学术研究与交流,将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刊》2006,13(2):113-113
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加拿大联邦学院共同筹办的“2006年太极拳国际论坛”将于2006年7月16~21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得贝市举行。届时国际武术联合会、加拿大有关的政府部门、加拿大武术总会、中国及其它国家的太极拳组织等将出席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研究专家、学者、中国太极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6,(9):40-40
8月8日,“2006年第二届北京国际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营营养食品分会。  相似文献   

5.
《武当》2007,(3):1-1
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当内家拳法,探索中华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华武术做为特殊项目进入奥运会,经研究决定,拟于2007年10月18—22日在武当山召开“2007年武当内家拳发展战略论坛暨第六届武当拳功理法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武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加强国际武术学术交流、加快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2010年7月9日到11日,第十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二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丰台区武术运动发展、深入探讨武术文化内涵,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丰台区武术协会在2000年12月10日召开了第二届武术文化研讨会。北京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丰台区体育总会秘书长张静范,区老龄办主任王秀珍,丰区武术协会会长张恕、  相似文献   

8.
5月15日在波兰克拉克夫闭幕的第十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正式确定:2006年春天将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按照惯例,从现在起至2006年,我国担任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主席一职。这是我国继1999年担任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主席后,在世界政府间邮政组织担任的  相似文献   

9.
陈伟 《武当》2012,(2):4
徐州市武术协会第五届三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元月3日在徐州市中山饭店胜利召开,大会由市武协副主席王磊同志主持,市政协副主席、市武协名誉主席曹文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存煜,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跃华,市体育局副局长林艳辉,市体育  相似文献   

10.
由本刊和清华大学武术协会、博武网联合举办的现代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于2003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讲。“清华博武论坛”是继“武术之旅”后本刊推出的又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武术系列活动。是本刊提倡武术“根植传统,服务现代”的理念的又一实践。“清华博武论坛”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振兴民族瑰宝,发挥清华大学的学术优势、《中华武术》的咨讯优势和博武网的科技优势,致力于提高武术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高校的高知识阶层普及武术理念和技术知识。论坛将会邀请到中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武术名家和武术明星,长期继续地举办下去,争取把清华博武论坛做成中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水平的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以  相似文献   

11.
金安 《武当》2005,(1):63-63
中华民问武术论坛于2004年11月19至20日在武术之城——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专家及佛山武术界人士共100多人参加了论坛会。本次论坛会是佛山武术文化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专家们从各个方面介绍民间武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国际上知名品牌的原因,是一个从理论上对民间武术进行科学总结的论坛会。  相似文献   

12.
王悦 《中华武术》2004,(7):8-10
2004年6月10—13日,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 《中华武术》杂志始终保持着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性的思维。杂志立足于中国,同时对世界武坛保有持续热情的关注。 2005年2月,应日本外务省邀请,本刊记者王涛专程赴日。对日本武术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在本刊发表长篇连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继对日本武术进行考察之后。2006年6月,应美国武术机构邀请。本刊记者又赴美国采访全美武术比赛暨第四届芝加哥国际武术锦标赛。对美国武术进行了深入采访。 本次采访得到了美国的武术名家、芝加哥功夫学院院长张宏超,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美国国家武术总会席吴廷贵等众多美国武术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武术之旅第16站:《中华武术》走向大洋彼岸。这既是国内媒体首次对美国武术界的一线系统采访,也是一次中美武术的深入沟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昌沧 《武当》2007,(2):4-7
此文为作者于2006年北京大学第二届中华武术文化国际论坛上演讲论文,本刊刊发时略作删改。文章观点新颖,颇有见的,其中关于“武术发展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重新定位”,“武术进学校”等观点,无疑当属当前推广、发展中华武术的根本大计,值得我们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15.
杨才玉 《收藏》2006,(12):37-37
2006年9月2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艺术与收藏”,本刊总编杨才玉是特邀主讲嘉宾之一,现将他的发言摘要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行将过去,迎来2006年,又是一个亚运年。从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到1994年第12届广岛亚运、1998年第13届曼谷亚运、2002年第14届釜山亚运,武术进入亚运会奥林匹克赛事,已整整4届。15年间,武术所走过的这一延绵连续的历程,是竞技武术不断发展,亚洲及国际武联乃至各国武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亚奥理事会的决策和决定当属功不可没,亚运会上增添了除奥运项目之外的亚洲特色项目,如武术、藤球等。  相似文献   

17.
武管 《武当》2004,(12):60-62
一九五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一九五二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书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人们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  相似文献   

18.
11月21日~24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二届"十城市"体育论坛暨教学赛课活动在厦门召开。笔者有幸代表哈尔滨市展示了一节初中一年级武术攻防动作组合现场课,并荣获一等奖。通过本次赛课,笔者对武术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体会,在此将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梳理成  相似文献   

19.
刘安利 《中华武术》2007,(11):14-15
穆斯里穆,1984年出生,练习武术散打11年。曾获得2004年欧洲锦标赛冠军、2005年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80KG冠军、2006年第三届散打世界杯80KG冠军、2006年江中杯首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KFK超霸王中王获得音(首场胜中国选手薛凤强,并在最后的总冠军争夺战中连胜中国的张宾亭、巴特尔、青格勒,最终获得"KFK超霸王中王")、2007年中俄散打对抗赛战胜了中国的方便获得80KG冠军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12,(2):3
2011年3月11日至15日,"武德杯"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马鞍山体育馆、荃湾如心酒店成功举办。在武术套路、散打、摔跤、武道等近十余个项目中,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支代表队、8000多名武术高手进行了展示角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