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立冬已过去多日,杭州依然温暖如春。11月11日上午我在杭州吴山广场观看了农民朋友"种文化"秋收庆典,下午参加农民"种文化"研讨会,感触颇深,收获颇大。我要为农民"种文化"叫好!农民"种文化",好就好在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元宵节以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会同全省61个县(市、区)委宣传部在农村开展了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在11月11日举行的浙江农民"种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和本省的社科界专家、新闻界人士指出,"种文化"适应了浙江农村经济发展后农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农民自主创造文化生活的热情,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家们还对建立长效机制,广泛、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将专家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从2007年元宵节起,推出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这次农民"种文化"报道,是报网互动、创新主题宣传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从农民"种文化"活动一开始,浙江在线就同步推出了专题配合报道。网站领导高度重视,频道中心、多媒体中心全程介入,  相似文献   

4.
农民"种文化"活动搞得很成功,从春种走到秋收,整个过程充满乐趣,更多的人从中分享。最后的农民"种文化"颁奖仪式——"秋收庆典"活动,让人们看到"种文化"活动的一角,更是一个有创意的新仪式。仪式本  相似文献   

5.
根据省委宣传部的总体部署,从2007年3月4日元宵节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临安、嘉善、临海、新昌等全省61个县(市、区)委宣传部,发动广大农民开展了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开展6个多月来,农民群众踊跃参加,全省11个市已有61个县(市、区)的114个村加入了参赛村的行列。一些县的宣传部门还以参加省里"百村赛"的村为龙头,组织了本地的"种文化"百村赛、"百村行"和"农民文化节"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童芍素 《新闻实践》2007,(12):10-11
专家、学者一起来帮助总结、肯定浙江省的农民"种文化"活动——由浙江日报发起的这么一场"种文化"活动,并给予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7.
江坪 《新闻实践》2007,(10):37-37
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宣传报道的影响力、感召力?浙江四家媒体联手推出"种文化"系列报道的成功实践,又一次作了出色的回答。丰收之果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年3月4日(元宵节),浙江日报、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和今日早报在要闻版的主要位置刊登了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朱村等8个村向全省农民发出《我们都来"种文化"》的倡议书,临安、嘉善、临海、新昌四地农民舞蚕龙、唱田歌、跳马灯……亮出各村的拿手绝活,拉开了农民"种文化"的百村赛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项具有伟大意义的惠民工程,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提升了公益性服务单位的社会形象,特别是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开展共享工程工作,要持有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服务思想,要服务于当代农民由"要我文化"为"我要文化"的转变,变"三下乡"为"常下乡"的长远服务战略。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影视剧中农民审美形象的变迁,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农民审美形象在不同阶段主要呈现为3种模式:农民"典型"与"中间"人物的形象割裂;人格化、立体化的农民形象;农民形象的世俗化。不同的审美形象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折射出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命运沉浮。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在国内外都是以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的形象出现的,但近来全省上下议论较多的是广东如何打造"文化大省".新年以来,"经济大省"如何成为"文化大省",成了广东决策层和文化界谋划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广东已经意识到文化是经济发展深厚的底蕴、持久的动力,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发展战略写进了政府新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读书的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民政部、中央文明  相似文献   

12.
5月5日至6日,省档案局"送文化服务团"一行28人,到缙云县五云镇官店村开展"送文化"活动。这项活动,是根据省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结合省档案局实际开展的一项"送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3.
春华秋实,喜看稻菽千重浪。令人耳目一新的浙江农民"种文化",可以说在农村文化乃至城乡整个文化工作方面,破了一个大题目:新农村新文化的形成,固然需要城市文化的"下乡",但从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3月初开始,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中,《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的版面上,多了个"农民‘种文化’"专栏,同时,在浙江地区的许多农村,也平添了一种莺歌燕舞、喜气洋洋的文化氛围。多媒体携手,发动、引导农民自种育文化精神产品《浙江日报》为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落实省委宣传部"既要向农村‘送’文化,更要在农村‘种文化’"的宣传任务,携手浙报集团所属《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自2007年3月4日元宵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发行,"农家书屋"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是中央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于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工程的总体思路之一是鼓励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山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新馆,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山东文化事业,促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大决策,是我省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省委、省政府自始至终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文化强省,档案部门怎样才能有为有位有声?今年以来,省档案局按照省委总体部署,结合系统特点,组织开展"比作风、树形象,强效能、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把全面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作为加强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提出,工作任务越繁重作风建设越紧迫,作风代表党风、作风塑造形象、作风成就发展。省档案局开展"进村入  相似文献   

18.
《浙江档案》2008,(4):6
为扎实推进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省建设,根据《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今年,省档案局启动了"百项档案编研精品工程"。"十一五"期间,"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将每年开展一次。1月至4月,省档案局开展了"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为公平、规范而有序地开展"百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被一种外来力量突然拉出,投入陌生的城市和由城市所创造的文化环境中.和他们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城里人"集中在一起,怎样互相认同、互相接受对方并完成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当中既有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又有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融合与适应过程.农民和农村的媒介使用基本状况如何?传播资源如何重新分配?媒体本身是如何构建农民和农村形象的?构建这种形象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不断被城市挤压处境下的农民是如何解读媒介话语的?这种解读表现了怎样的自我认同方式?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关注媒介和"三农"关系的入手点.本文对其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