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纵观比较教育的发展史,比较教育方法论基本上遵循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此消彼长、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发展轨迹。以19世纪初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开端;到20世纪初,其方法论取向开始向人文主义一边倾斜;20世纪中期以后,又明显地回归为实证主义的方法论;20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方法论在批判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又再度崛起,盛极一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终被淹没于百家争鸣的各种方法论之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之间如此的撞击与统整,最终将比较教育带入了当今的方法论多元化时期。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向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由于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水平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共七种:(1)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的,或人文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2)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范式的探索和争鸣始终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主旋律。相对主义范式贯穿了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的始终。它的产生冲破了实证主义的羁绊,打破了民族中心的观念,但其自身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相对主义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印证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证明了其不可能战胜实证主义成为永恒的真理。范式之间并非不可通约。范式间的争鸣促进了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并逐步走向视阈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从近几十年的会计研究历程看,20世纪的会计研究主要是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理解两大范式的争论与对立。20世纪后期出现并可能成为21世纪主导的复杂科学,将改变会计研究范式二元对立的局面,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研究范式,实现会计研究方法论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目标和假设遭遇到疯狂的颠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换,从实证主义转变为多元主义和后实证主义。通过对比较教育的文本分析,本文试图理清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知识谱系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生活。然而,传统教育研究却出现了与教育生活严重疏离的倾向,这与实证主义对传统教育研究的宰制密不可分。回归本真的生活,教育研究应以现象学研究范式为方法论,以教育叙述为研究途径,以关注个体生活体验为起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它们在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原则与方法等等问题上的回答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是由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哲学思想的分歧决定的。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则分别代表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与人文两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新思潮论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新思潮的出现,是与西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以及对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批判紧密相连的,对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试图超越西方实证主义教育研究的传统,是对西方传统教育管理科学的假设做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的哲学理念 科学范式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人文范式由于自身的特点,与科学范式有不同的理论诠释方式。这两个范式的基本区别是:它们对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法所做的假设不同。科学范式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可以被证实。社会是主客二元的,具有普遍规律,可采用实验的、操纵的方法论对假设进行证实,主要采用统计、计量的方法。科学范式强调概念事实是源自于以先前理论所推演的假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西方心理学两大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出发.对自我的已有研究做初步的归纳、梳理,并提出了发展趋势,以便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自我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教育政策的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政策研究范式是具体的研究要素即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法论的有机结合。研究方法论包括直接方法论和间接方法论:直接方法论包括如何收集资料和如何分析资料两方面,它对教育政策研究范式起着直接的支撑作用。间接方法论是间接支撑教育政策研究范式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指的是西方传统的方法论即经验论、先验论和实践论,以及现象学、解释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和符号互动等五个西方范式方法论。新范式方法论也为教育政策研究范式提供了间接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方教育戏剧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历经分离、相切、发展和融合等四个阶段,当下正处于深度融合的“后发展期”,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在方法论层面,认知与探析教育戏剧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发现两者融合的多重复杂性、教育学立场性、科目取向性、研究边界性和人员构成性。在实施路径层面,两者融合需要突破已有教育戏剧融入学科教学的范式,使其深度融合本土化和综合化,具体可以基于育人价值挖掘、教育剧场建设和本土戏剧开发等路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是现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通史。该书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西方教育学术范式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力求中西结合,经世致用,建构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作为20世纪初期世界教育研究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撰写通过的教育学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的写作模式成为此后同门蒋梦麟、胡适、陶行知等人撰写博士论文参考借鉴的样板。该书及作者的其他早期相关论著建立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实际开启了中国教育学转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的进程,影响了一代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4.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教育行动研究的出现推动教育研究由简单范式向复杂范式转换,促使教育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合一,成就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研究主体。同时,由于教育行动研究本身的局限,也导致实施过程中的误解和误用。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教育行动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和更主动地运用教育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在猛烈抨击教育管理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反思与批判作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目的,从宏观社会的角度回答了教育管理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西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不能兑现自己的实践承诺,主要表现在批判研究的代理机构、激励与阻力、微观政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西方质的教育领导研究的兴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际范围内,教育领导研究已由过去的实证主义独尊,发展为今日的多元范式并陈。其中,质的教育领导研究已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反观我国,教育领导研究的多元范式尚未形成,对质的研究的认识还存在颇多误区。通过回顾国际上质的教育领导研究的兴起以及国内质的研究地位的分析,本文呼吁开展更多扎根田野的质的研究,为教育领导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方法论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家》2013,48(2):143-158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have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advances in the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s for many years. We have contributed major advances in research design, measurement theory,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Now meta-analysis, developed by Glass and markedly advanced by Hedges (bot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is a capping development and paradigm shift in the way psychologists, and now physicists, biochemists, and medical researchers, interpret data. Meta-analysis as a method of theory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a meta-analysis of sentence combining in writing researc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nderlying problems of one particular perspective in educational theory that has recently gained momentum: the Wilfred Carr approach, which puts forward the premise that there is no theor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consequently, it is a form of practice.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sumptions inherent in such a view. The argument is developed as follows: first, it expounds what Carr understands by the methodology of ac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heory, setting out his distinctive view. Secondly, it explains that both Carr's underlying methodology, as well as his theoretical alternative, are based on a particular perspective on Social Science. Thirdly, it reveals Carr's epistemological assumptions and the resultant education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持续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教育研究的方法或方法论创新密切相关。在设计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必需方式、设计科学日趋成熟的当今,教育的设计属性逐渐凸显。以往徘徊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路线的教育科学正走向统整的设计科学。作为一种集中方法与方法论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究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以洞察和探究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机制为原动力,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修订与迭代循环,把教育实证研究与理论驱动的学习环境设计融合在一起,是理解教育创新如何、何时以及为什么在实践中起作用的重要方法论,在持续地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闫引堂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39-43,49
本文从范式转型的角度,对西方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进行了述评,指出教育政策社会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政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上有新的突破,但其研究视角仍然不够明晰,理论建构还显薄弱,并没有构成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