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建峰 《教师》2013,(36):1-1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天性、潜能和梦想,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焕发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高效课堂”是一种形态,更是一种理念.教师要为学生发展服务,注重课前,关注课中,重视课后,不断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言是教师思维、道德、学识、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能唤醒学生潜在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可能将意外的“旁逸斜出”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导文化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竭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它是学生点燃智慧的火把,又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它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又是师生共创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导文化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竭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是学生点燃智慧的火把,又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它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又是师生共创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相似文献   

6.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载于《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可谓是“生命课堂”的开山之篇,它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今天,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理念,更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希望语文教学能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创新实践的殿堂。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正>“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不言语,却总能用各种方式向我们展现生命的奥妙。或许是一声鸟鸣,如号角唤醒沉睡已久的春日;或许是一滴雨水,在干涸的土地上漾起象征新生的涟漪。你是否听过大自然的低语?本期,让我们走近一位摄影师和一棵树的故事,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胜景。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传统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时代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课堂活动的重建,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对几学期来尝试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入手,是推动物理课堂教学革新的理想选择。一、唤醒学生的探究天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1.让星星之火照亮学生。好奇与探究是孩子的天性,而不适当的教育会使其“沉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将这种天性唤醒。“唤醒”不是教训,…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日益深化,倡导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树立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坚持以“活动”为主,让英语世界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唤醒,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当当迫切的任务要求英语教师改善教学方式,活化英语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中林 《湖北教育》2002,(23):17-18
如何用先进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是当前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我们的语文教育,总体上处于在“沉睡”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总体上是十分沉闷的,学生和教师,也处于“沉睡”之中。 要唤醒我们的课堂,唤醒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必须唤醒人,唤醒我们的学生,唤醒我们的老师,使学生和教师都焕发出“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即学生和教师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齐殿玺 《考试周刊》2014,(39):32-32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生命教学,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唤醒文本,让文本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语文课堂活力。要让学生用生命投入,教师首先就要用生命教,让学生用生命学。打造高效课堂,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让教师用自身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这样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这样的课堂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且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这样的课堂就是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即实现数学教学向生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日益深化,倡导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树立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坚持以活动为主,让英语世界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唤醒,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从未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  相似文献   

18.
感悟生命     
生命的绝美只有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才能展现,自然的灿烂也只有生命的热情才能发现并为之感动。春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唤醒沉睡的冰河,第一缕春风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小处大文章.细节见功力”,我们的数学教学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细节的竞争。教学的细节就是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的环节和情节。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细节,我们的课堂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取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