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大众传播学理论为依据,从电视媒体视觉传播的过程、视觉传播符号的分析出发,结合体育运动自身的视觉特性,对电视体育新闻视觉传播的实现过程进行探讨。从视觉传播角度把电视体育新闻的研究引入一个新的领域。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直觉性、情感性等审美的视觉特性。体育运动中凸现的力与美在视觉的感染中得到传达与强化。视觉传播优势在电视体育新闻中有诸多体现。电视媒体的视觉传播使体育运动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加速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体育运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视媒体,尤其是五星体育这一传播媒介探讨竞技拳击,拳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促进竞技电视传播,使这一项目深入民众,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推动大众体育活动发展是我们体育运动的根本,也是奥运体育的精神所在。随着电视等强势媒体不断深入、全面地介入体育,电视文化对体育的影响不断增强,造就了新时期我国大众体育的方兴未艾。建立在电视文化之上的奥运体育的勃兴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大众体育的兴起和普及也同样离不开电视,电视和大众体育也必将和竞技体育与电视的关系一样,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体育商业》杂志邀请到国际知名人士共同讨论了21世纪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体育作为媒体的一种将会大放异彩 PLC媒体公司总裁让·保尔说,新世纪体育媒体的特点可以用“多样化”来形容。未来体育传媒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我们不再只是通过电视观看体育,而是要主动“消费体育”。媒体让人们在时空上以“前”和“后”两种方式来感受体育运动。这是体育协会、俱乐部和职业联盟在考虑电视转播权时需要加入的新原素,目的是让人们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感受体育运动。除“现场直播”外,还应该有“个人电脑和个人数据库上的转播”、“各种数据的现场提供”;  相似文献   

5.
利用传播学的理论简要分析体育运动的传播特点,体育媒体的传播学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初步研究我国体育运动的传播理论和体育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出体育运动的发展应积极、合理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6.
体育竞赛规则修改为哪般--析电视商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好些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修改规则的消息频传。例如,排球比赛取消了换发球制度,乒乓球采用了每局7分制等等。本来,各单项体育组织者对竞赛规则的修改,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说促成竞赛规则修改的始作俑者是电视商,那就令人费解、难以置信了。实事的确如此!为什么电视商对体育运动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这就得从电视进入体育运动的历程追溯起。  相似文献   

7.
女子、体育运动和媒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社会观念和态度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面,信息和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样,无论是在促进或者阻碍女子参加体育运动方面,媒体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媒体报道女子体育运动的方式对体育运动的领导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在努力提倡、鼓励女子体育运动。在美国,有许多关于女子体育运动和媒体宣传的研究,但是要把这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红体育组织及参与者,运用扎根理论探索性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红体育运动”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网红体育运动”的形成机制为:社交媒体、社区团体是“网红体育运动”形成机制的干预背景和条件,文化共鸣、创新形式是“网红体育运动”形成机制的策略,持续发展和边缘化“网红体育运动”是形成机制的两种对立结果。本文据此提出预防边缘化的策略与启示:为持续发展而创新、强调社会团体、注重文化共鸣、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具有的数据规模庞大、传播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征,为体育赛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平台与方式,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体形态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征,传统的媒体赛事传播效果评估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的评估实践。大数据时代不同媒体形态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需求发生变化,电视媒体需兼顾受众与内容效果的双重监测,网络媒体需要对用户、内容、平台三维效果的综合评估,社交媒体需反映媒体与用户、社会的双重关系,融合媒体需评估以传播力为主导的多媒体形态传播效果。据此构建不同形态媒体体育赛事传播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形成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模式,优化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买方垄断是制约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有效开发的瓶颈,反电视媒体垄断是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有效开发的条件之一,但学术上对反电视媒体垄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忽略了反电视媒体垄断所面临的操作困境.通过分析体育赛事的属性和中国电视媒体的目前状态,依据福利经济学和博弈论建立模型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在体育比赛承办方具有上游垄断属性和电视媒体具备下游垄断状态条件下,走体育赛事承办方与电视媒体联合道路不仅可以减少反垄断至福利最大化时的反垄断成本,还能增加体育赛事承办方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电视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然而,我国大部分体育频道在经营上存在困难,体育电视频道的发展对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有很大影响.通过对体育频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对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发展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赛事转播权的价值规律与经营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是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联系的纽带,它是现代职业体育的经济命脉,也是大众传媒的优质内容资源。转播权能够成为珍贵的商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体育组织和传播机构互助、博弈的结果。近年快速膨胀的赛事规模和动辄数十亿的转播费,放大了电视机构的经营风险,如果电视台稍有疏忽,就可能滑到破产的边缘。对此,体育组织和电视机构都要深入了解转播权背后的市场规律和定价策略,通过风险预测、互相支持、开发资源等途径帮助电视机构规避经营风险,共同推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电视传媒的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视媒体的现状及其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走向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电视媒体已成为传播体育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体育产业化既为电视传媒提供了新的挑战又为电视传媒的新机遇,电视媒体在“新闻策划”新理论的指导下,将更好地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国际体育电视转播产业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星华 《体育学刊》2004,11(6):26-28
国际体育电视转播是围绕一系列大型赛事展开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电视转播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系统。在转播权价格不断上扬的同时,媒体已经逐渐与体育机构联合。为了进一步提高转播收益,许多体育机构纷纷组建自己的电视台。在转播过程中,各大媒体大量运用新技术以提升转播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电视转播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缪佳 《体育科研》2011,32(5):60-62
体育是德国电视媒体发展主要推动力,体育电视媒体的发展在经历了政府垄断和自治公立体制的两个历史阶段之后,形成了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需求的双轨制发展模式。德国体育电视媒体以电视广播和体育两大文化领域发展为基础,与德国的政治体制一脉相承,体现了高度自治、竞争制衡、公益福利性的特点,利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于德国体育电视历史发展和现状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最具代表性的足球为例进行阐述。揭示了德国体育电视媒体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电视发展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商业体育的强劲发展,促进了体育传媒尤其是体育电视的活跃与繁荣,体育电视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2008年,中国体育电视凭借北京奥运会的机遇,为国际奥委会提供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和特设项目武术等共8个项目的全球公用信号,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电视信号制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电视的发展沿革.探寻我国体育电视接轨世界一流的屹立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传媒(电视等)的"联姻"是一把"双刃剑"。体育经过电视重构后会背离其原有价值,主要表现有:体育世界中强调胜者和"金牌至上"的传播误区;作为突出个人的体育;时下流行的浅层化娱乐风潮以及电视体育影响人们体育参与态度和行为等几方面。对此问题的讨论旨在对电视体育的良性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体育电视行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牵引,互联网传播技术进步,商业资本参与、追逐商业利益,用户使用习惯逐步发生迁移等多重动因的作用下,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同时,这场体育电视变革之中,公共利益在多元化、普遍服务、信息品质等方面将会面临潜在的威胁与挑战。从传媒的实践和传媒的规制两方面重塑中国体育电视的"公共性":开办公共体育电视频道,提升互联网媒体企业多元化体育电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完善互联网媒体企业在体育电视领域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等相应的策略,从而确保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和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退缩闭守,与其传播中的电视缺位不无关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电视相合的特性进行梳理,提出应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电视营销,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应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公共体育栏目、频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