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主体间性: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应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囿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始终无法真正体现师生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发展性、主动性的特点,能够彻底摆脱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危机,从而能够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实现向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转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人文和情感成分.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其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问题,二是主体间性哲学有可能为主体性哲学无法解决的现代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主体间性哲学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布伯的阐发,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今,主体间性哲学已经成为了理解和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对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作为他交往理性和商谈理论的前提,形成了他的主体间性思想。齐泽克则认为主体在象征性认同之前必然要借助于主体间性,否则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就是不可能的。同时,齐泽克通过论证自我意识具有双重化特征,而将自我意识的双重化视为主体间性的基础。因而,齐泽克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之上。综合来看,由于融入了精神分析的内容,在对主体间性的基础研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齐泽克比哈贝马斯走得更远,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薛媛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69-170
目前对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分析多立足于经济与教育关系的角度来论述,笔者试图从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角度来分析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关系,以及从哲学角度来分析德国"双元制"的合理性以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教育应把握哲学的变革方向,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在交往哲学的视角下反恩现代教育,教育要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以主体间性为价值追求.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以来,间性问题已触及哲学、美学、文学等各人文学科,“间性的凸现”已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共识。间性理论作为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理论观点的综合,其主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于主体间性。主体间性问题由来已久,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等对其都有过论述,但作为哲学概念的主体间性的提出和其意义的凸现却是在20世纪。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共主体性等,它缘起于近代主体哲学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义,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间性。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按照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树立和贯彻主体间性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维度上的大学英语测试评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哲学体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统一性及内在相关性。文章简要阐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内涵,指出大学英语测试评价在本质上是主体间性的,是对教育主体间双向建构和双向整合的过程进行的评价,并结合我国目前英语教学实际,对主体间性维度上的大学英语测试评价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教师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间性教育是近几年来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从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出发,分析了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提出了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与学生在互为主体中平等对话,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中相互欣赏,与学生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发展。这应该成为当代教师在师生关系上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代教育观念的进步,建立在主体性理论框架之下的近代教育理念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弊端,而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如何激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一直是一个令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而如果运用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就能找到一个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引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通过应用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以往的教育方针进行回顾和探讨,并应用主体间性思想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的性进行解读,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对立关系哲学层面的超越可能性,探讨了这种带有总体目的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意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伟 《教育科学》2006,22(6):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诸多"后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相互激荡而成的当今"后现代"哲学语境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诸流派与教育理念变革的视觉交汇为基点,探究教育理念的"后现代"元素,以激活各种异质话语,完成教育理念的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当下,教育领域正在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商谈、交流和沟通,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寄希望达到不同主体认识和情感上的共识,并达致教育机会公平的目的。主体间性思维方法为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在教育领域运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取代主体性单一主体范式,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主体之间的可沟通性、可传达性。而“交往合理性”和“交往行为”为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提供了可能性因子。  相似文献   

17.
消解主体间性教育的内在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困境,体现出一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关系,为了消解主体闻性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内在困境,我们应从尊重并提升学生的前理解、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和实践性关往、保留学生的差异性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8.
间性理论与文化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性理论作为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诸理论观点的综合,其主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于主体间性。主体闻性,力图克服主客二分的近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共在和主体间对话沟通、作用融合及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作为主体闻性在文化领域具体体现形式的文化间性,也表现出文化的共存、交流互识和意义生成等特征。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理论为哲学、文学、比较文学、文化学、社会学和解释学等各学科开拓了更大的学术空间,拓展出新的研究维度,从而获得更阔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play of the inner lives (inter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and academics within a range of disciplinary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is a key element in the gener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research on student learning has yet to adequately articulate how this interplay occurs, suggesting that a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just one or two disciplinary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gives a partial image of how students become oriented toward or away from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Using a method that synthesizes the 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humanities cultural theory, cultural linguistic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to intersubjectivity, it identifi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r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within the disciplines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psycholog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on student learning. As an outcome of this exercis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tudents' orientations are initiated within the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s that they encounter and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play out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full range of disciplinary manifestations. It closes by suggesting that how students interact with the paradoxes of the disciplinary environment is key to enabling them to manag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ir immediate subject study needs and broader learning patterns for their post-graduation lives.  相似文献   

20.
话语,作为主体间交流的载体,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意义有效沟通的实现,但是话语间性的存在却使这种功能的发挥受到抑制.话语间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符号间性;二是主体间性;三是语境间性.话语间性问题不单单是一个语言学问题,它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哲学认识论上存在的主体间性问题.话语间性的存在虽然使得话语交流本身变得更加有意义,但理解的受阻却让这种意义的获得格外困难.因此,突破话语间性的负效应,让理解变得完美,就成为实现话语主体之间价值一致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