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谈谈直角坐标系中某些特殊点的坐标特征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一、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都为正;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都为负;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反之亦成立.可见一、三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符号相同,二、四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符号相反.例1在二次函数)=ax’+bx+c中,如果a>0,6<0,c<0,那么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必在()(A)第一象限;(B)第Th象限2(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抛物线y=。’+6x+c的顶点坐标b_4m…  相似文献   

2.
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和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工具.要切实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坐标平面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设点P(x,y),它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是一对有序实数,不能随便改变它们的顺序,A(-3,5)和B(5,-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坐标平面的每一个点都和一对有序实数相对应;反过来,每一对有序实数都和坐标平面的一个点相对应.这就是坐标平面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二、注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一、二、三\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依次是(+,+)、(-,+)\(-,-)、(+,-).一、…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1.若点A(x,y)在x轴上,则y=;若它在y轴上,则x=;2.若点P(x,y)在第四象限内,且,则点P的坐标是_;3.点(-3,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4若P点在X灿1二,且P点到A(-7,-2)、B(-3,2)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坐标是5.若函数y一(m一1)x·’-’。-’是正比例函数,则。一;__,_几分___。L。____。已在函数x一4P;---.-一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7.若一条直线经过人(l,…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满分42分,每小题答对6分,不答给1分,答错、缺考均得0分.)1.一个凸n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n-1个内角的和是1993°,则n的值是答〔C〕(A)12;(B)13;(C)14;(D)以上都不对.提示:1993°=11×180°+13°,即n边形内角和应是12×180°,所以n=12+2=14.其中m,n均为有理数.3.函数y=-x~2+px+g的图象与x轴交于(a,0)和(b,0)两点,若a>1>b,那么有答(A)(A)p+g>1;(B)p+g=1;(C)p+g<l;(D)pg>0.提示:由题意可知方程两根为a,b.由韦达定理知p+g=(a+b)-ab=(a-1…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要点1.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坐标平面内点的特性、点与其坐标之间的关系、点的对称性、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函数概念:常量、变量、函数、自变量、函数定义的两个要素、函数的表示法.二、解题指导例1填空:(1)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常州,1994年)(2)点P(-2,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四川,1991年)分析本例是考查坐标平面内点的对称性.(1)应填(l,-2),(-1,2);(2)应填(2,-3).例2选择:(1)若点P(2-k,足)在第四象限…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关系的方法有:(1)利用几何意义;(2)利用判别式;(3)应用变量的有界性;(4)应用函数的单调性;(5)应用均值不等式.例1如图所示,设A(a,b)是第一象限内的一定点,过A作直线l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M、N.求△MON(O是原点)的面积最小时,点M、N的坐标.解设M(x,0)、N(0,y)(x>a>0,y>b>0),则S△MON=12xy,作AB⊥x轴于B,AC⊥y轴于C.因为△ABM∽△MON,所以ABNO=BMOM,即by=x-ax,故y=bxx-a.∴S△MON=12x·bxx-a=bx2…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中,常遇到求(x+l)(x+2)(x+3)…(x+n)展开式中x‘项系数问题,本文旨在探求上述展开式中X”-‘,X”-’项系数的求解公式,并给出证明。__‘__。、、,。、,。、。、,__、____..、___。l,定理1整式(x+l)(x+2)(x+3)…(x十n),(n>2)展开式中x”-’项系数是:去(n-1)n————————””—-”-—””’”一””-——”””—“’—”‘一—”“”————”24””(,l+l)(3n+2)证明1”n—2时,(x+1)(x+2)一x’+3x+2,x‘-‘一x”项系数显然是2,又7(2一1)·…  相似文献   

8.
“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函数图象选择题.这种题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图选式,二是由式选图.其解答方法多用排除法或直接法.现分类介绍如下.一、由图选式例1如图1,一次函数y=kx+b的解析式中,k、b的取值范围是()(1994年湖南省、北京崇文区中考题)(A)k>0且b<0;(B)k>0且b>0;(C)k<0且b<0;(D)k<0且b>0.解 由图象可知k<0且b>0,故选(D).例2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点(b,c)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994年甘肃中考题)解 …  相似文献   

9.
一、化简例1(第八届“祖冲之杯”竞赛题)已知0<x<1,化简(x-1x)2+4√(x+1x)2-4√.解:原式=(x+1x)2√-(x-1x)2√=x+1x-x-1x.∵0<x<1,∴x+1x>0,x-1x<0,∴原式=x+1x+x-1x=2x.二、求值例2(200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已知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多项式a2+b2+c2-ab-bc-ca的值为().(A)0;(B)1;(C)2;(D)3.解:因为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  相似文献   

10.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A、B的大小.3.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992-1993-1994+1995的值.4.一列火车通过1400米长的铁桥,从火车开始上桥到这列火车完全通过桥用了80秒钟,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是60秒钟,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初二年级1.已知求证:x=y-z2若x、y、z都是实数,且满足关系式:则x(y+z)+y(z+x)-z(x+y)=.3.如图1,在ABC中,AB=AC,D为ABC内一点,且DB<DC.求证:<ADB<>ADC.4.如图2,∠ABD=∠AED=锐角,且∠ADB=90°求证:AB=AE.你会解答吗?@边冼…  相似文献   

11.
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广、解法灵活,已成为中考的热门题.现以一次函数为例,分类型介绍其破题思路.一、与面积相结合例1已知直线y=k1x+b(b>0)与y轴突于点N,与x轴交于点A,且与直线y=k2x交于点M(2,3),如果它们与y轴围成的凸MON的面积是5,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1997年甘肃省中考题)解析如图1,突破点是用S。。o。一求N的坐标,N(o,5)·可得y。。=-X“5,yo。=】”·二、与直角三角形相结合例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2,0)、B(4,0),点P在直线y一十。+7且凸ABP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并…  相似文献   

12.
宋书华 《数学教学》2007,(12):41-41,34
1.提出问题 (2007年北京文科卷第20题)已知函数y=kx与y=x^2+2(x≥0)的图象相交于A(x1,y1)、B(x2,y2),11、12分别是y=x^2+2(x≥0)的图象在A、B两点的切线,M、N分别是l1、l2与x轴的交点.(1)求k的取值范围;(2)设t为点M的横坐标,当x1〈x2时,写出t以x1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求其定义域和值域;(3)试比较|OM|与|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O是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代数第三册第29页B组第2题是:k取什么值时,方程4x2-(k+2)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题我们常想到运用极的判别式去求解,这是良好的定式解法,现不妨从方程的根着手,根据已知条件构造极的恒等式,其效果是令人鼓舞的‘解设方程的两根分别是x;、。·。,依题意得。·1-x。一O·平方后整理得(X;+。·。)’-4。”。x。“0·(k+2)‘:====-(k-1)一0.16解得入一IO,人一2·经检验,天;,hi的值均满足西一0,故人一10,kZ—2均为所求·以上解法通过将报的关车构造成恒等式来处理,促成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理科》2007,(11):23-25
要点复习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概念 1.在坐标平面内四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第一象限(____,____),第二象限(____,____),第三象限(____,____),第四象限(____,____).  相似文献   

15.
一、从直观图形分析轨迹范围例1.如图1直角△ABC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a>b),A,B两点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设C(x,y),由点O,A,C,B共圆,知∠COA=∠CBA,∴xy=ab,即y=bx.a从直观分析,易知C点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考察A、B处于两极端的位置时C点的坐标.当A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ba2+b2√;当B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2a2+b2√.故C点的轨迹方程应是y=bax,aba2+b2√≤x≤a2a2+b2√).二、从参数变化分析轨迹范围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  相似文献   

16.
分组分解法是因式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组的目的是通过适当的分组便于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要想利用分组分解法顺利地进行因式分解,关键是掌握分组的基本思路.下面介绍十种基本思路,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根据系数的比分组例1分解因式:。·‘一x‘十8。“-8(199年济南市中考试题)分析多项式的第1、3项和第2、4项的系数之比都是1:8,可把它们分为一组.n原式一(X’+SX勿一(X’+8)一x’(J·’+8)一(J、’+8)一(J‘-1)(1·’+8)一(、+l)(X一l)(2、+2)(l、‘一22·+…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不等式|x+1|>1的解集是().A.一切实数B.x>0C.x>0或x<-2D.x>0或x>-22.已知a<0,b>0,c<0,化简a|a|+ab|ab|+abc|abc|的结果).A.1B.-1C.-2D.23.当x=-12时,多项式x2+kx-1的值小于0,那).A.k>-32B.k>32C.k<-32D.k<324.不等式14(3-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A.B.C.D.5.下列各组不等式中,是同解不等式的是().A.13(1-x)>-5与13(x-1)<-5B.13(1-x)>-5与13(x-1)<5C.…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可知,若点A(x1,y1)坐标满足方程:x0x1+y0y1+m=0,点B(x2,y2)坐标满足方程:  相似文献   

19.
抛物线关于直线对称是顶点的横坐标).利用这一对称性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轻巧、简捷,新颖别致.如下面几例.例1已知抛物线经过三点.写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1995年辽宁省中考试题)阑”.”Q(1,2)、M(-3.2)是抛物线上的对称点,(想一想,为什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一会[1十还一引」一2“—-。即x—-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一a(J‘+1)z+&.由抛物线过点P(0,-1)、Q(1.2)得(一l一a十天.卜一1.L2一4adek.Lk——一2.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z·+1)’2.即yy一。’+2。-1·例2已知抛物线x一a。、“+b…  相似文献   

20.
函数图象与其系数有如下关系:正比例函数y=kx(k≠0)1.k>0图象在一、三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2.k<0图象在二、四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反比例函我1.k>0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k<0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一次函数y=kx+b(k≠0)1.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2.b>0、b=0、b<0图象与y轴分别交手原点的上方、原点、原点的下方.一次函数y=ax2+bx+c(a≠0)1.a>0抛物线开口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