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羲之行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法史上,行书是应用最广泛,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体.王羲之在行书以至在书法文化方面的成就与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认知和解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是当前西风东渐大潮中,民族化与素质教育方面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汉字书写,作为文人必备.作为一种高尚艺术行为,发展到东晋时代已经是诸体皆备,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流向和气质.王羲之时代的中国书坛文化,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灿烂,且人才辈出繁花似锦.此时,若论书法技艺和成就,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甚至最初处于劣势,书法竞“不胜庾翼、郗愔”.直到身后百年,王羲之才声名鹊起,成为“书圣”.  相似文献   

3.
宋高宗赵构和唐太宗李世民均有书法理论传世.二人在对书法要旨的论述上、对书法之独立艺术价值的标举上、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评价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较之下,赵构的书法理论要更加深入一些,突出了书法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体现出了艺术观念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本身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以线条为表现手段,通过点画结构,形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书法家的美学追求和人格情操。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不能不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此人的书法成就更是无人能及。众所周知王羲之的书法功力最高,独创性最强,也具有最高的审美性,影响更是最大,王羲之“书圣”这一称号可谓名副其实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需要有形式美,而且要通过优美的形象形式,抒情达意,表现审美感情,这可以说是艺术所共同具备的。  相似文献   

5.
薛利娜 《教师》2011,(12):24-24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1.讲书法家的故事我抓住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一些古代书法家们有趣的故事。如王羲之父子的故事等。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2.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重要条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校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学生多人多次获奖。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相似文献   

6.
长期争执于王羲之书法地位与复杂纷乱的两晋人物关系,以及《兰亭序》文的真实性,是当代王羲之书法研究的主要失误。而王羲之今体书写贡献的科学依据,王羲之追求书法创新的书家形象,才是指导我们实践和创新的关键。只有从我们与历'史书家的治学差距中找原因,才能弥补失误,使当代书法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7.
花之兰 《师道》2011,(9):15-15
从所处年代上说,王羲之是东晋人,苏洵则是宋代人,二人生存年代相差甚远;从主要成就上来说,王羲之是书法家,苏洵是文学家。书法和文学虽有联系,却很少有依承性。但近来读史,我却把这二人联系了起来,因为,两人在教育孩子上有共性。  相似文献   

8.
书法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理环境影响了书法,书法的发展也反哺于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书法文化,两者互动共生。沂蒙地理环境、江南地理环境促进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发展、成熟,同时,王羲之书法也促进了这两地书法的繁荣。从横向的、空间的、地理的维度去研讨王羲之书法,既为传统的书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恢复对自然的记忆,从而有助于重建书法与自然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因其不同的贡献而被人们尊称为圣火。以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21年出生在琅邪(今山东临沂)一带,定居在会稽山阴县(现浙江绍兴)。他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成年之后仍然刻苦不懈。至今在浙江和后来旅居过的江西一带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跟着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十二岁时已显出功夫。那一年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拿出来偷偷阅读。王羲之的父亲也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说明:本文叙述了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刻苦练字、笔力“入木三分”的故事,本篇课文结构采用总分法,先总述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然后举例分述,一例是讲王羲之从小刻苦练字,另一例是讲他的笔力入木三分,从而激励学生向王羲之学习,学习他苦学苦练,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王羲之和苏洵?还真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从所处年代上说,王羲之是东晋人,苏洵则是宋代人,二人生存年代相差甚远,绝不存在什么生死交、忘年交的友情。从主要成就上来说,王羲之是书法家,苏洵是文学家。书法和文学虽有联系,也很少有依承性。不过近来读史,我却把这二人联系了起来,找出了他们的共性。我们先看有关二人的两个故事。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各有千秋。唐之前书史对其评价比较客观。唐之后,由于唐太宗偏爱或政治需要,力推王羲之书,王羲之“书圣”地位遂立,王献之名走向衰微。王羲之《兰亭》书法,名动天下,但有些名实脱略。功力欠佳,风格近俗,相对王羲之其他作品言,应是较差的。我们对待前贤经典,要客观求实,不必人云亦云,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15.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从魏晋琅琊王氏家族崇奉“天师道”的“家世遗传”和王羲之书法书、道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王羲之自然秀美、不露雕饰的书法风格,与其信奉“天师道”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讨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及其生平事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1989年8月12日至14日,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地区文联与临沂师专联合举办了“山东临沂首届王羲之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浙江绍兴、嵊县、南京、沈阳、烟台、菏泽、济宁、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以及临沂地区等地的书法家、学者90余人,法籍华人、巴黎第  相似文献   

17.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从魏晋琅琊王氏家族崇奉"天师道"的"家世遗传"和王羲之书法书、道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王羲之自然秀美、不露雕饰的书法风格,与其信奉"天师道"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羲之之书晚乃善”语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曾巩之《墨池记》,意思是说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此句陈述简洁、明了,可谓“语貌不扬”,然此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一、世人皆云临川城东新城之池为王羲之学书的墨池,荀伯子《临川记》亦记载如是。曾巩不为旧说所囿,敢问“岂信然邪”,理由是“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的王羲之“岂有倘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江西临川)邪?”倘徉肆恣的游历造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笔势。而临川至多是王羲之青少年时期客路中的一处,对成就书法家王羲之有…  相似文献   

19.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由于其书法艺术成就及“书圣”的美誉,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奇闻轶事、书法杂帖,而对他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却很少.王羲之的文学作品最为人传诵的莫过于他的《兰亭集序》.书法上古今无二的艺术地位是该文流传深远的重要原因.全《序》324字,字字写得玲珑潇洒、灵巧别致,且重字俱构别体,点画富于变化,它的书法风格和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的方正庄严,整齐大度的风格相比,更有一种“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的韵致,以至真迹失传,临本相衍不绝.但是,从文学角度观之,同样有与书法艺术相一致的“真率萧闲,不事琢磨”①的艺术魅力.《兰亭集序》书法上的“萧散简远”,与文学上“真率萧闲”的双璧合一,才真的成就了它尊号”墨皇”②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4,(Z1)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举世闻名的艺术。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如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卫夫人等。在这些名家中,王羲之与墨池的故事流传较广。王羲之是东晋时人,生于公元321年。他创造了一种漂亮流利的书法,被人称为“书圣”。土羲之7岁开始学写字,他的家门口有一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