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秀前 《中学理科》2007,(11):93-9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理念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为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以要求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投入等为主要内容的4号文件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从2003年4月开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这一《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各高校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以研究生教育中的分类培养模式分析为例,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之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以研究生教育中的分类培养模式分析为例,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之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类别和层次不断增加,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不清、定位不明,许多高校片面追求办学层次的“升格热”,办学目标“趋同化”,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建立高等学校科学分类标准,积极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坚持特色兴校发展战略,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英语教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引入课堂,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式讲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这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类与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决策和宏观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处理好高校分类与定位中的若干关系,通过构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对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和科学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类与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决策和宏观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处理好高校分类与定位中的若干关系,通过构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对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和科学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8.
《高等理科教育》2004,(5):132-133
伴随持续几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相应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评价指标也要随之变化。高教社在积极配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的同时,推出了一批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基础课教材。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我国的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政府的定位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正在加剧高校地位的层次分析。精英型和大众型教育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二元格局已被露端倪。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等学校分层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一定标准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只表明它们的综合实力,并不能说明学校的优劣,政府的定位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正在加剧高校地位的不平等。精英型和大众型教育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二元格局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整合教育资源,使各高等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高校间甚至与社会共享,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搭建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化解教育资源有限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当前虽然已形成了高等学校教育水平评估关于师资队伍的指标体系,但并未能完全符合新时期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尤其对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要求,缺乏符合当代人才培养多元化需要的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殊性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和研究新时期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构建更加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误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高校提出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应用能力存在偏差。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剖析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缺陷,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误区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具体操作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注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政策为分水岭,南非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经历了由分化到整合的治理逻辑变迁。1994年之前,南非政府以学生人种、教育属性、语言文化等为维度,将全国高等学校强行区隔,多轨运作,分而治之。1994年之后,南非新政府开始调整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以高校学术职能为中心,整合教育资源,致力于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汇贯通。南非的高等学校分类变迁史表明,高校分类必须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保持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施高校内部本科专业分类特色培养,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与大众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实施专业分类特色培养的必要性、基本框架与实施办法提出初步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高等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TQM)是完全可行的。高校人才培养 TQM思想包括 :人才培养质量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 ,而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质量 ;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质量管理 ;TQM采取的是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TQM的特色反映在“事前管理 ,防患于未然”。 TQM体系是整个学校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国际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特色取胜成为高校的策略共识.文章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实际与社会需求,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建设为例,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评价改革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不同类型高校出现了培养目标趋同和定位不清的问题,导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千校一面,人才培养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如何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有助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文章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高校对学术性和职业性职能的不同侧重、现代产业结构中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这三种视角下的不同人才类型,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