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小学生刚走进学校.他们就像那细嫩的芽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呵护和引导。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每个学生建构健全的人格,展现真我的风采。在充满爱的课堂中,我的实践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因为,小学生刚走进学堂.他们多像那幼嫩的芽儿,需要成人的关爱、呵护和引导.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每一个学生建构健全的人格,凸现真我的风采。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我的实践与体会是: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强烈,思维活跃敏感,求知欲望旺盛,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把学习与兴趣联系在一起,较易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因势利导,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努力寻求教学愉快化的途径.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地理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引导学生课堂上多动嘴、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辩论,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境界。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一种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对学生的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也是一种师爱。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爱呢?  相似文献   

5.
董岩 《教育艺术》2010,(1):80-80,79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经常会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何吸引学生学习。让他们爱学、愿意学、快乐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打造“快乐课堂”能够营造出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6.
肖复兴的《荔枝》一文,充满浓重的母爱,贴近学生生活。母爱的教学易迁移于老师之爱,家庭之爱,课堂之爱。所以,我采用研读的理念教学《荔枝》,让爱驻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您心中的"本真课堂"具备哪些特质?我心中的"本真课堂"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其核心是把人的成长作为第一要素,对每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怀,成全人,成就人,让师生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具体来说,这样的课堂——充满爱和尊重。对每个孩子真心呵护、疼爱,对课堂、对知识充满无限的虔敬与挚爱,是本真课堂最重要的特质。这种爱体现在充分地尊重、相信学生,真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满真情、真趣。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大胆质疑、猜想、论  相似文献   

8.
让问题充满课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较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是教师“要我学”,而不是学生“我要学”,这样的课堂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显得呆板.如何使课堂“活”起来,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是从“让问题充满课堂”这一角度来论述如何解决这一课题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意外”也是一份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这份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抓住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学设计的束缚,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让学生的智慧尽情展现.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交流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如何让课堂充满爱,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如何,无论他们是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无论他们对学科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到同等水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是教师充满魅力的教学机智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在这样充满睿智和爱的课堂评价中,学生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喜悦。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情感的流淌,使课堂洋溢着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在这里我引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启发引导.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离开了学.教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爱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中品味学习的乐趣,我们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本次课程改  相似文献   

14.
潘敏 《考试周刊》2012,(76):68-69
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爱学、会学、乐学,最终实现课堂效益最优化。激活课堂是实现高效的基础和前提。作者就如何激活数学课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晓燕 《学周刊C版》2011,(11):110-110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充满了爱和人情味。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和谐.使课堂充满乐趣。一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二是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表扬要落到实处.批评要恰到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三是讲究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艺术.实现由自发赏识到自觉赏识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四是保持豁达宽容,让学生学会赏识,既懂得赏识自己.也知道赏识别人.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让课堂变为育人的场所?我认为,对小学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应该从"一切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让爱充满课堂,珍视童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和关键.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通过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在实践、探索、思考、交流中快乐地学习.本文拟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我是如何成功地进行课堂导入的.  相似文献   

1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何谓课堂的幸福感呢?我想应该是:课堂上孩子学得幸福,教师引导得幸福。我一直在自己的美术课堂里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幸福感.有时甚至是刻意地在寻找、在追求。蓦然回首.才发现课堂里的幸福感,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天天快乐、天天进步。其实,课堂里到处都充盈着幸福,一次提问、一个玩笑、一次意外、一两句逗笑全班的趣话等。都是课堂的一种财富.也是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可实现自我超越,课堂才会更和谐.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追求个人能力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