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产业技术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基础。选择合适的产业技术战略可以加速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本首先指出我国各产业提高技术能力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然后,基于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链式模型,提出产业技术战略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适应于具有不同技术特点和市场特点的不同产业。最后,章对制药、信息、汽车、钢铁这几个典型产业的技术战略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资源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上的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通过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仍然较弱,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值率和利税率呈振荡下滑态势;市场化能力优势明显,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新产品竞争力振荡上升,部分产品质量与档次有所提升,绝大部分产品低价格竞争力仍得到维持。中国未来应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穆荣平 《科研管理》2003,24(6):60-65
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战略高技术产业。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提高国际竞争力实际出发,提出当前急需解决的3个重大问题:(1)组建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委员会,加强中央政府对航空航天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2)制定国家航空航天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加大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3)组建航空航天研究院,构建高效、精干的航空航天科研体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用好国内外人才。  相似文献   

4.
研发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家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本文选择2017至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非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反应和受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两个时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价均发生了负向波动;中美贸易摩擦负向效应的持续期间逐步缩短,甚至出现积极效应。面对现状,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从营商环境、税收政策等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与支撑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础,自主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着产业竞争力。加强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和建立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是强化沈阳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提高我国IT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产业(IT)作为中国乃至发展最快的产业,受WTO的影响也是最全面最直接的“入世”给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提高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入世”对我国IT产业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我国I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企业持续创新基础上,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打造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是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孙艳 《科研管理》2002,23(1):12-16
创新是工业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而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R&D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R&D活动的特点 ,通过考察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Sematech ,提出 ,应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 ,以提高中小企业的R&D能力 ,进而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经济与产业发展能力、政策支撑能力、技术资源与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人才资源能力、运营和管理能力七个方面建立了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利用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较为接近,但在各项竞争分力上互有优劣。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战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扩展了BTO供应链的功能特性,提出了BTO供应链应该具备的新特点。将动态能力和运营能力扩展到BTO供应链管理中,定义了BTO供应链动态运营能力的概念及分类。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BTO供应链运营管理功能和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12.
多重网络嵌入与集群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面对嵌入性悖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多重网络嵌入影响集群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概念模型,以福建省三大产业集群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重网络嵌入对知识创造绩效影响关系的发挥有赖于动态能力,但不同能力的中介作用机制有差异;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的作用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创造能力在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的作用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集群企业应注重多重网络嵌入状态和动态能力的双向动态调整,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进而提升知识创造绩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IT资源和能力理论,建构互联网环境下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借助于219家国内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此模型进行验证。发现IT资源与能力之间有重要的区分,IT安保能力是IT就绪度与IT应用能力的中介变量,IT应用能力间接通过研发创新,影响业务绩效。最后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动态能力的维度: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能力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难点议题。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设计了一套动态能力测量量表,并以此检验了本研究所构建的动态能力五维分析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可以划分为动态的信息利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内部整合能力、外部协调与资源释放能力这五个维度。在对动态能力构成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动态能力培育的路径,以期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Given that biomedical innovation involves intense collaboration across disciplines, occup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 nation's integrative cap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move between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al cap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collaborate with diverse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rucial. This paper deploy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biomedical innovation in the UK and US to identify mechanisms influencing innovation at the project level through which these macro level capabilities may have effects. From this a proposition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hat helps explain the likely impact of such capabilities for characteristically different kinds of innovation projects at the micro level.  相似文献   

16.
商华  陈任飞 《科研管理》2018,39(10):79-89
企业的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学术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管理趋势,在现代组织战略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文献对于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更加动态化同时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转化为企业绩效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资源管理视角,通过收集163个企业管理人员调研数据并使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PLS-SEM)分析了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可持续能力由监控、捕获和重构能力构成,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各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管理能力部分中介动态可持续能力与企业环境和社会绩效的关系,但对经济绩效没有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为企业在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内部能力及其动态过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为增强动态能力而在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营销管理三个方面的柔性锻炼,并提出良好动态能力框架构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回顾和中国华录·松下公司案例分析基础上,得出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生成与提高的成功经验:即科学依循技术能力体系的内在演变规律,注重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发展,在研发策略、研发人员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构架有效的自主研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浩军  蒋天颖 《软科学》2007,21(2):96-101
在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一般路径,即通过对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使用,企业技术能力沿着搜索、选择、获取、吸收、改进五阶段模式螺旋式上升;并且认为这一路径是技术后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入地影响着企业管理变革、业务边界的扩展和管理模式的改变。结合互补资产的观点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I应用能力和AI管理能力的分析框架,强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结合的必要性,阐述了两种能力的功能和作用及其协同对企业效率和创新成本的影响。本文提出,企业必须具备管理AI的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大数据、数字技术、AI的不断革新及技术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风险;企业AI应用与管理能力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控制AI应用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在人工人力、协调沟通、和数据搜寻方面的效率,同时降低AI应用带来的数字基建、道德情感、数据安全、组织结构变革方面的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组织学习、对内外部数字技术使能资源的获取和管理以及互补资产的形成,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作用。最后,本文为企业的数字化创新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