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初中13—15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发育、等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各项指标优于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新田县初中"留守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日趋恶劣;大部分留守学生都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很多留守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却不喜欢体育课。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体育教育的视角找出一些方法来帮助这些"留守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把体育习惯养成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确定“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认清体育习惯养成对农村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探讨留守学生在父母缺位情况下体育习惯养成途径和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学生体育习惯养成作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及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测量,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为44.5%;留守生在性别之间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三年级学生;留守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与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自编"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及非留守初中生各1 200名,就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及对比分析,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农村乡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整体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留守生更甚;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为44.5%,明显高于非留守生的36%:留守生在性别之间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三年级学生;留守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务工的同时,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于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学生”产生了。由于分隔两地,留守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农村留守学生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在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学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湘西地区留守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留守少年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三年级的留守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最为明显;留守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留守男生。建议:父母主动加强亲子交流,为留守子女提供情感"支持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帮助;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促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为留守少年提供沟通条件。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8,(6):505-509
目的通过对比黄冈市农村同地域、同年龄、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体质存在的差异,提出促进本地区留守儿童体质发展的科学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3所小学1012岁的7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规定的测试方法对抽样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所测的数据在EXCEL2003里进行简单分类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留守儿童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均值低于非留守儿童。大部分年龄性别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饮食、睡眠、生活习惯、情绪、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武汉市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状况,对武汉市留守儿童学校的学校师资、学校课程、学校场地、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等进行较为全面地调查,并从生态学视角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教学系统生态失衡。留守儿童学校的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学校体育教师缺乏并且自我提升意识有待加强,留守儿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极度不齐全。对策建议:各政府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学校的资金帮助,学校应增强体育文化意识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尽快完善留守儿童学校管理制度来调动各方积极性,对学校相关体育体制进行改革,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监测,并与全国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同龄人群;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仅有16和18岁男生握力平均数以及男女学生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年龄组握力和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提高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从贵州省农村中小学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中抽取750名回族、布依族、苗族留守儿童,对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民族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建议根据各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确实提高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逆反心理是高中阶段留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较突出的问题,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本文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教育教学方式、教师素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高中阶段留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和实质。从尊重和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的的综合素质、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五方面提出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为提高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619名,测试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逐渐增加,50s跑时间逐渐减少;14岁男生的肺活量、13岁、14岁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显著高于同龄女生(P0.05);除50m跑成绩外,留守儿童的各项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P0.05)。结论: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焦虑障碍小学生有一定比例,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总分高于小学非留守小学生;(2)小学的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总分在年级上有差异,在性别上、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筛选后对60名学生分组进行趣味篮球教学干预,实验后我们发现:(1)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有所降低,但对照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趣味篮球教学要有新设计理念、合理的内容、鼓励性语言和有强化性游戏。此外,趣味篮球教学不是唯一的方案,还要靠多方面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批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学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已有很多,但对于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方式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根据实地调查及分析,讨论总结了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研究,从法律的角度对他们的受照顾权、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等进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利容易受到威胁,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医疗保障,他们生病时缺乏人照顾,容易受到人身伤害。为了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进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照顾权容易受到侵害,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劳动负担加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权利不能获得保障,由于他们的学习环境并不稳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我国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进行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贵州省仁怀市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和家庭环境,并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一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河南省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发展水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相对滞后,其中身体质量指数(BMI)较低.体型偏瘦;心肺耐力、身体柔韧度、肌力和肌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与非留守儿童持平,甚至略大于非留守儿童。同时本文对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凯征  莫詹 《当代体育科技》2023,(21):190-193+198
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各维度发展以及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发展,探寻有效路径,该文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足球教学干预。12周后,纵向比较: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心理韧性各维度水平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心理韧性水平的5个维度中,除了家庭支持维度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验前。横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除了家庭支持维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实验组学生心理韧性的其余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得出:校园足球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目标专注、认知态度、人际关系维度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平均BMI指数为15.5;(外)祖父母和父母其中一方是其主要照顾者,且1/4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统计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体育生活方式的留守儿童比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人际交友更好,更能主动地适应社会,拥有更多的积极幸福感,情绪障碍和心理烦恼也少于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和体育活动环境滞后是制约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以"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留守儿童为主体,政府层为主导,学校层为主阵地,社会层为支持,家庭层为配合"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1+5"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