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之洞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劝学篇》是集中体现其“中体西用”思想的一部著作。本文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西洋观的嬗变为《劝学篇》成书的时代背景,从《劝学篇》所反映的张之洞对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的认识来剖析其西洋观,从而揭示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缘由,并对其西洋观略作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精神力量,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具有深刻的文化逻辑。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土壤,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实践之中。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从文化逻辑中深入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美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文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论纲(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中国,由于救亡图存和人的精神进化的需要,陋俗文化发生了渐次演化,它集中反映在婚姻文化、家庭文化、妇女文化、性伦文化诸方面的嬗变上.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变并非特定时期内孤立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它既是人类精神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主旨,又是再次实现人的自身觉醒和人的精神解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固有其自身一脉之传统;同时,千百年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水乳相融,成为中华民族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跨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的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本文将从西洋文化在汉、魏晋、唐、元、明、清以及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传入情况及产生的影响作一论述,从而揭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多元性,进而阐释文化的吸收与交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学”与“近代国学”有别。近代国学之研究,起自、中学与西学之对比以及依西学之目标重理国故,其意义主要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方面。当代国学则缘于西学根本局限性之发现以及中国文化生命之复兴的需要。当代国学之建设自有当代中国民众的生命实践作为基础,但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感性意识异化原理作启发,兼引当代西方存在论革命之思想,才能一方面从根本上诊治中国传统文化之痼疾.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立心、立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近代湖湘文化要义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之要义在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勇敢尚武之精神,通论近代湖湘文化,实江湖与庙堂文化之融合,其草根性铸就湖人发奋诉求之心理,自成同以降,湖湘文化以集团驱驰之势书写近代史,湖人引颈经世,略论近代湖湘文化,以期还近代史之本源。  相似文献   

7.
晚清民初,哈葛德小说流播到中国社会,被林纾大量译介和读者广泛接受,林译哈葛德小说实践成果丰硕。在译介实践中,林纾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哈葛德小说的文学思想进行中国化改造,林译小说在道德伦理、宗教思想与美学内蕴方面呈现为本土化特质,成功顺应了近代中国文化语境。林译哈葛德小说文化精神的中国本土化在启蒙教育国民、满足民众审美诉求及推动其近代中国经典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虽然近代自由思想产生于西方文化,但是它要想在中国文化中成长,必须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汇融合。当《新民丛报》学人传播西方自由思想时,形成了对中国文化中有无自由精神的复杂认识。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还有一些人有时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有时又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本身对自由精神的认识标准不一样。一些《新民丛报》学人为了使自由在中国扎根,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特别是儒家学说中有与近代自由主义相通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人在接受西洋音乐文化时,首先关注的是其中器物层面的东西。他们能够接受陌生的西洋音乐,但往往又沿袭了中国式的欣赏习惯,以中国音乐作品和审美观念为参照,因此难免出现偏见和"误读"的现象。由于音乐教育的衰退或缺失等诸种原因,近代中国人尚无法在音乐方面与西方作平等的、对应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人格精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它对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自身内涵要素的陶养培育过程中,从古近代一批文士的隐逸人格精神中汲取了自由精神及批判精神的滋养。隐逸人格精神是独在中国形成传统的隐逸文化的最大精神价值所在,其建构与彰显是在隐士和准隐士独特的生活实践尤其是文艺审美实践中完成的。从此意义上来看,隐逸人格精神实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内涵要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儒家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三个方面阐释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书的精华,肯定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又是文化素质教育中应有之义。对传统文化不能“彻底决裂”,只能对其扬弃和转化。传统文化的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贵和持中”的和谐精神、“正道直行”的正义精神以及修身、礼仪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文明素养。而其一以贯之的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进入中国社会,融入民族文化,民主精神生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到学习和仿效,到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造的历程,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种自由主义派别的民主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中国人追求民主思想和制度的社会实践。在中国人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民主文化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外来民主逐渐中国化,民主意识逐渐融入民族生活,民主精神逐渐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层,推动了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发生在中外文化第二次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内涵和特色的本土化大学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教育部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中国大学文化高峰论坛",同时召开了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开题报告会。会上一部专著——《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引起学者的重视。书中提出的中国近代大学精神是什么,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历史源流,中外大学精神的交融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义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1):108-110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山地文化——客家文化 ,1 9世纪后期 ,逐渐形成了“新客家文化精神”。黄遵宪和丘逢甲可以说是客家文化在近代中国发愤图存中的双璧 ,而林风眠、李金发则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客家文化的诗与画的双璧。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肇始于容闳所倡导的留美幼童的派遣,其后派遣学生留欧,至清末又出现留学日本潮.容闳的故乡今珠海地区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它对中国留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殊多.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到列强侵略的国家,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同时,一直怀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始终显现出开放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特色.而容闳和被称为"容闳的'美国人'的"留美幼童们,他们回国后输入"西洋之学术","介绍西方科技到中国",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复兴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实际是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所具特色的人格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中国诸多典籍和众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精神做了诠释,总结当代大学精神的来源有四:一是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二是欧美近代民主与自由思想;三是学生运动和民主爱国意识;四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逝去,但是中国近代大学文化却延绵传承,推动中国大学不断创新发展。中国近代大学留给人们的文化集体记忆,得益于20世纪初的一批中西兼通、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大学人,中国近代大学呈现出的“士志于道”的文化精神、“器以载道”的以物化人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等方面的文化性格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创新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