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成为了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新的里程碑。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20年。在这20年中,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双方的身份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分析方法,对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进行分析,归纳出双方身份定位的变化以及共有合作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成为了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新的里程碑.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20年.在这20年中,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双方的身份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分析方法,对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进行分析,归纳出双方身份定位的变化以及共有合作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进展情况入手,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着重对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遭受这场灾难的国家认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在经济上交往频繁,在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双方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问的经济合作,深化我国与东盟闻的友好往来,在此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双方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积极发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经过努力,双方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未来的关系发展开拓了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但是在双方关系中,积极因素是主要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和东盟都将致力于深化全面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增长速度;双边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货物、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次区域加强合作等情况,提出了中国—东盟贸易额增势迅猛,双向投资保持活跃态势,经贸合作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时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除在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合作倡议外,也特别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美国与东盟在教育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交流领域的合作。美国印太战略及诱拉东盟的举动,中长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教育人文合作的空间。为此,中国须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深化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已有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依托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精准回应东盟的科技教育合作需求;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多边共赢”应对“双边对抗”。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推进,我国扩大了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从而大大改善了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进出口产品多元化以及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贸区为浅层次一体化(Shallow Integration),这种状态对于经济合作的深度是有限的,对于双方关系的促进也是有限的.双方应采取扩大合作战略并且以深层次一体化(Deep Integration)方式来进行,扩大合作的领域应该是中国与东盟的知识产权领域、海洋和海事领域、新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共同惩治跨境犯罪以及劳务领域合作.合作的方式可采取软硬法相结合、法律和政策相结合等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其“外溢”效应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的东盟战略进行了一些浅层次的政策建议,即为了弥补中国东盟自贸区存在的不足,双方应该排除干扰,力推“10+1”、“10+3”机制成为亚太地区核心对话机制;双方应该扩大共识,建设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中国——东盟关系;双方应该深化合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向传统安全领域过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构建CAFTA以来,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广东要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拓新东盟四国市场,扩大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推动广东和东盟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商务厅及海关统计数据资料,分析近年来四川省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特征及态势,透视四川省与东盟发展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发展四川省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为四川省制定双边农产品贸易战略,扩大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南宁市面临重大机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使南宁市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经贸优势进一步凸显。南宁市要主动应对,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选取具有比较优势和带动力、易于操作的贸易投资、农业、物流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合作商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健全合作机制;以优势特色项目为中心,充实合作内容;以提供政策支持为保障,优化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国际有组织犯罪具有“混合”和“联合”的特征,其危害范围和程度远超出单个国家。中国-东盟刑事合作不仅是有力追击和抗制国际有组织犯罪的需要,也是促进双边合作和经贸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和东盟所建立的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多边协商机制尚未涉及具体的议题,且缺乏法律效力,降低了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性。未来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建立区域机构和区域统一逮捕令,加强刑事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合作,切实预防和惩治国际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模型对中德1996—2010年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ITC5、SITC6、SITC7、SITC8这四类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内贸易,而且中德双边贸易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程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步入"零关税时代"以来,国内还有不少与东盟市场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未能运用好自贸区关税优惠政策,存在产品成本难以降低、竞争力不强的情况。对此,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利用产业结构互补性和原产地规则,全面理解关税优惠满足条件,积极办理原产地证书,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推动贸易便利化、高效化,以促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青岛与东盟贸易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几年青岛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之间双边水果产品的面板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广西水果产品出口流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测算我国的贸易潜力。十国中大多数国家的实际双边贸易额与理论模拟双边贸易额的比值为1.20-0.80,属于潜力开拓性,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进中国与东盟地区的水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