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自我概念、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4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在年级、专业和性别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高自我概念水平组和低自我概念水平组在学习适应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院探讨体育舞蹈和瑜伽训练对医科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院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为测量工具,对12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适当匹配调整后,学习体育舞蹈和瑜伽的各52名学生。比较15周不同行为干预对医科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不同干预效果。结果院干预实验前后医科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得分差异显著;瑜伽教学比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在生理自我因子、心理自我因子和自我总分上的得分差异显著;而体育舞蹈教学在社会自我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结论院两种教学在促进医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3.
刘灵  严亮华 《科教文汇》2011,(26):185-18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攻击型学生具有高攻击认知,他们在意图不明时倾向敌意性归因,在事件的不良后果上倾向让对方承担责任,行为策略偏向争斗性,对受害者的痛苦会忽略,一般会关注攻击所带来的正效应而忽视负效应;外部攻击型学生比关系攻击更倾向攻击性认知,尤其对敌意性线索有偏向注意。②男性攻击认知要显著高于女性,普通中学学生攻击认知要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初中和高中生在攻击认知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燕 《内江科技》2009,30(4):185-185
本研究采用陈国鹏等人修订的Marsh等人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SDQ---Ⅱ)”,对西安市航天中学的1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考察了自我概念在不同学业成绩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和总量表上,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显著差异。表明学业成绩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从个体和组织2个层面,以85家大型国有企业的208名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讨国企管理者认知风格和组织学习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创造型认知风格、学习型认知风格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且组织结构越偏向于有机式,正效应越显著;计划型认知风格负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且组织结构越偏向于机械式,负效应越显著;组织学习在管理者认知风格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本文的实践意义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学习风格的定义入手,概述了学习风格的分类,基本特征以及前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高校哈萨克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13.0)和访谈对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大致分布规律及其显著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加强了解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意识,根据结果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学习风格,进行相关策略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遵义市桐梓一中的400名应届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三学生各项压力状态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便为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压力提供实证依据。结果表明:(1)高三学生的压力与应对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生社会文化压力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使用发泄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男生。(2)在成绩排名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压力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相比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多采用退避的应对方式。(3)高三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高中生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其压力状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对这些同学来说,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人生驿站,这段时期的生活习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将来的生活习性。由一名中学生转变为一名大学生,由习惯中学生活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进行详细概述,并且进一步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同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宏勇  袁付成  李岚 《大众科技》2007,(11):147-148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时期,其内在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格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分析了社会多元化观念和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结构理论出发,讨论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育与训练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督导方式也在不断随之变化,学生学习督导便是此趋势下出现的全新学习督导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在学生中选用一批专业技能水平高、操作熟练的同学参与教学,协助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这样的模式,能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学生更加优秀、更加专业。  相似文献   

12.
陈燕 《科教文汇》2013,(2):128-128,130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本文仅从学校问题学生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浅谈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的礼仪失范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也带来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新问题。分析了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目标、大学生特点和就业形势的要求,并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丹 《科教文汇》2014,(9):31-31,45
能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衡量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笔者近10年来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揭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姜凤云 《科教文汇》2014,(22):25-26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以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学生评价方式和体系,也是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与传统的学生评价工作方法相比,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安维 《科教文汇》2012,(18):89-90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下课堂还多是老师一个人在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有待改进,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大势所趋。对此笔者做了课堂四部曲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生工作是高等院校里虽普通却十分重要的工作.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生力军。根据党中央新时期提出的教育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学生装进心窝,做学生的知心人,切实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王璐璐 《科教文汇》2011,(16):3-4,7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弱势学生群体"这一名词涵盖了一定数量的,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相对弱势并动态变化着的学生群体。近年来,弱势学生群体引起了高校决策者和教育者的日益关注。在解困体系初步形成之后,附加关注以其深层次、延展性的特点,着力于探究如何削减弱势对学生可能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经过预判、建库、实施等环节的开展,使附加关注与常规关注形成互补,增添育人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弱势学生群体这一名词涵盖了一定数量的,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相对弱势并动态变化着的学生群体。近年来,弱势学生群体引起了高校决策者和教育者的日益关注。在解困体系初步形成之后,附加关注以其深层次、延展性的特点,着力于探究如何削减弱势对学生可能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经过预判、建库、实施等环节的开展,使附加关注与常规关注形成互补,增添育人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