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遂宁决山防护林区四种立地条件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揭示了该区营造针阔混交林优于针阔纯林,而针阔纯林的营造优于宜林荒山。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对提高土壤肥力和经济生态效益方面,可供林业技术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作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鞠萍 《华章》2010,(14)
通过对比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分析,总结出营造针阔混交林优于针、阔叶纯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邻格子法取样的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天台山木荷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木荷纯林、常绿阔叶林中呈集群分布,而在针阔混交林中为集群趋向随机分布。其集群强度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最大,木荷纯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小。此外,还分大小级对木荷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从幼苗到中树,种群从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甚至均匀分布,集群强度逐渐降低,总体上种群呈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单一、地力衰退等现象,文章以乡土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进行补阔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马尾松纯林和木荷纯林做对照,研究马尾松纯林补阔后不同林分土壤全碳、氮含量变化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木荷林具有较高的土壤全碳含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次之,马尾松林相对较低,马尾松纯林补植木荷阔叶树后显著提升了土壤全碳含量;Ⅱ土壤全氮含量均表现为木荷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林,表明马尾松林补植木荷阔叶树后提升了土壤N储量;Ⅲ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木荷林的C/N均低于马尾松林,表明马尾松林补植木荷阔叶树后降低了土壤C/N.  相似文献   

5.
根的溢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西长治不同区域分布的松树、柏树、苹果树的根际及耕种 2 0年以上的耕地里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稀释混合平板法分离培养和活菌计数 ,研究了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植物根溢泌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松树、柏树根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差别不显著 .苹果树根际、耕地土壤中微生物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 ,均与季节变化、土壤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计数和MPN计数法测定了德州市五种土壤中多种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的数量最多.由于土壤偏碱性,放线菌的数量较多,其在建筑用地和5年柳林中的数量甚至超过细菌,真菌在各种土壤中都是最少.各种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较大,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氧固氮菌和微嗜氮菌、厌氧固氮菌、磷细菌数量最多,是土壤中的主要功能群.通过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为发掘土壤微生物资源和定向控制土壤微生物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锐齿栎是秦岭中低海拔区域的主要树种之一,对秦岭佛坪、长青和太白山北坡三个区域分布的锐齿栎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佛坪自然保护区,锐齿栎分布范围最大,个体数量多,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落叶阔叶林将是该区域将来的主要组成类型,锐齿栎和化香树等阔叶树种将成为该区域将来的主要组成成分.(2)在长青自然保护区,锐齿栎分布范围大,个体数量多,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针阔混交林将是该区域将来的重要组成类型,锐齿栎、铁橡树和华山松等将成为在群落中具有明显优势的树种成分.(3)在太白山北坡,锐齿栎种群分布范围很小,个体数量和幼龄个体较少,种群结构趋于衰退,该地区的锐齿栎林很可能在将来被其他类型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设计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标志物种,由于历史上森林过度采伐、经济林种植、土地开垦、开矿采矿和偷猎盗猎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仅集中分布于中朝俄三国边界线附近.2017年,我国依据东北虎豹集中分布和迁移扩散区划定了总面积为14 926平方千米的东北虎...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明胶对不同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矿质N的影响.将0%,0.1%,0.2%,0.5%,1.0%,1.5%的明胶分别添加入土壤中,分别于第3,7,14,24,34,44,54,64天采取土样分析其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氮营养水平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明胶量的增加,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均增加,但随着时间增长,有恢复原有水平的趋势.以培养采样时间为横轴。各测量指标为纵轴得到的趋势曲线表明,数量的拐点:细菌在24天,真菌34天,园艺土放线菌44天、菜地土放线菌34天.前期显著增加了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后期显著增加了放线菌数量;硝态氮的拐点:园艺土在54天,菜地土在44天;氨态氮的拐点随明胶浓度的不同表现不太一致,但都在第14天后恢复.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N营养水平的变化反映出:在控制范围内,明胶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健康的生物指标及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学模型是描述一个系统或性质的数学形式,具体形式有图形、数据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模型”知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领悟系统分析、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在新课标生物必修3的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教材以“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而种群密度调查则是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种群密度调查就是指对被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直接计数种群的每个个体,也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后者又可以分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等。笔者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高中生物学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分别于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各取样一次,选取3个样地多点取样,采集土壤动物并分类鉴定.同时测定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共捕获土壤无脊椎动物718只,隶属于3门,11纲,15类.其中,弹尾目和蜱螨目为优势类群;膜翅目、线虫纲、多足纲、蜘蛛目、双翅目、寡毛纲、异翅目、直翅目和鞘翅目为常见种群;构成了常熟昆承湖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主体.土壤动物的密度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湿度呈负相关,在本研究样地中相关系数不大;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是影响土壤动物数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生物平皿培养法和化学分析法对山东沾化县冬枣栽培区不同质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沾化县冬枣栽培区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非根际),呈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2)该地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3)砂质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量高于黏质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4)黏质土壤中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砂质土壤.(5)沾化县冬枣栽培区土壤中链霉菌类群丰富,可分为9个类群,白孢类群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土壤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研究不同环境下土壤细菌特征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环境土壤细菌进行培养与分析,并研究了其土壤细菌菌落在不同温度、酸度及不同土层深度时细菌菌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环境的土壤中,以菜地里的土壤细菌种类和数量最多,为1.0× 108cfu/g,湖边土壤的细菌数量最少,为6.67×107cfu/g.本培养实验表明,大多细菌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为pH≈7,土层深度为10cm,温度30℃~40℃的条件下.所以,适宜的环境及人为施肥与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探究实验可以动手建构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感性地认识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另外,本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抽样检测技术以及显微计数技术等,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开出率非常低。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实验周期长,很多学校不愿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上"浪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6,(5):96-99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在多环芳烃芘持续输入情况下,莆田红树林表层沉积物富集驯化前后5个月微生物的种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富集驯化前后5个月沉积物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存在明显的演替过程,既存在红树林原有优势种属的消亡,也有新种属的增长,种群多样性降低后趋于稳定。试验结果为长期监测多环芳烃污染物对海洋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蚯蚓活动对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对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和露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蚯蚓显著提高了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未接种蚯蚓的处理比较,12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24.53%,放线菌增加了39.46%,真菌增加了29.71%,总量增加了25.81%;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18.18%,放线菌增加了29.45%,真菌增加了16.24%,总量增加了21.14%.4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42.71%,放线菌增加了39.08%,真菌增加了36.92%,总量增加了42.53%;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33.69%,放线菌增加了22.29%,真菌增加了20.71%,总量增加了32.73%.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增幅均高于接种蚯蚓的露地土壤.其中4月时接种蚯蚓后的温室土壤的细菌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强化学生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理解,设置了污泥基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教学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观测指标测定方法,学会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开展创新实验能力。该文研究了污泥基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总石油烃、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污染物质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学的生态学部分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代换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本文例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考题,用数学推导和推理的方法,归纳了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变化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20.
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白龟山水库周边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其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调查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有四大类:好气性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其数量与类群主要集中在0~20 cm的表层土中,随着土层加深其数量明显减少.另外也与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