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一个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求保持并改进物质生存形态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它与旧的抽象人性论根本区别开来。其理由是:第一、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正确:人类是高于生物之上的社会物质生存形态,而不是把人类仅看作生物学上的一个类;第二、它指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本能;第三、它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人性的历史性、具体性和阶级性。所以,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本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次转变——由神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人的自然本性向人的社会本质转变。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类本质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关系范畴和总和的意蕴。实践作为人的本质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为人的生活提供物质资料,形成人的意识,构建人的社会关系,使人成为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1.关于人的本性《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分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为了明确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材必须先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并着重指明社会性的三个表现。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中“分析社会性是...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具有两方面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精神的自然属性是求真 ,即追求真理。它首先表现在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及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尊重与严格遵循。其次 ,又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树立 ,即求真务实的处世原则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社会属性是求善 ,即以关怀人类、造福人类为宗旨。人是地球的主人 ,也是社会的主人 ,更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力军。改善人的生存环境 ,造福于人是社会实践的最高目的 ,也是科学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 ,科学精神始终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是真与善的统一。一方面 ,善为尺度…  相似文献   

5.
管理活动始终包含着决策,但是,管理不仅仅是决策.管理和决策的活动内容不同,直接目的不同.管理劳动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管理担负着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四种职能.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只具有社会属性而不具有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6.
德育有效性刍议——以人的三个发展纬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纬度的协调发展。在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思维)属性三个基本因素。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一、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人的自然属性,渴望幸福,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讲究时尚,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些人一味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单纯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讲究享受,尤其是把自己的幸福和享受建立在他人痛苦和付出的基础上,是完全错误的。如何使人脑的自然机能复写、摄影、反映客观事物时能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  相似文献   

8.
依据人与所处外部环境的关系,汪曾祺在其小说中描述了生命的三种基本形态:其一是生命的自然形态。人的自然生命形态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是生命的本真;其二是生命的社会形态。汪曾祺注重生命的社会性,重点挖掘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人性美,以此作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其三是生命的精神形态。汪曾祺着重表现了民间社会生活中困苦和卑微的生命常态,他正视人类的生存困境,从生命的荒凉出发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在他看来,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是保持人的精神生命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9.
时佳 《文教资料》2008,(8):24-26
<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巴特比的悲剧虽然跟时代社会有着必然联系,但是巴特比作为社会的一员,忽视了他作为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本的属性,即社会属性.它不仅割裂了自己与同一阶层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割裂了自己与不同阶层的社会关系.放弃了社会属性的巴特比自然无法作为一个合理的社会人去存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目的性来揭示人的生存特性的。目的性,是事物活动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意向性特征。自然界发展到有机物就开始具有目的性活动特征,但有机物只具有自然合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目的性活动特征。人的活动及其目的体现出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活动目的根源于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既有功利目的又有超功利目的,既有现实目的又有终极目的,既有外在目的又有内在目的。自然合目的活动,如基本的生理活动表现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呈现出自然人状态;功利性目的的生产劳动,如工人、农民的工作等表现出人的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人状态;超功利性目的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活动表现出人的精神属性,呈现出文化人状态。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的自然人状态是人生而具有的先天既定的已有状态;功利性目的生产劳动的社会人状态是人后天学文化受教育的现实存在状态;超功利性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的文化人状态是人趋向的理想状态。三种活动目的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现实存在。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既定的已是,而是现实的生成,是通过社会生产劳动不断变化生成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社会性看成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现实的功利目的就是当下人的物质存在,但人之为人在于除此之外,还有超功利的终极目的。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活动是人超功利的终极目的和内在目的,表现为人的理想和追求等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文化性即智力化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使社会关系的建构出现了不确定性,导致一些人对人类发展规律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12.
生的沉思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的不同仅仅是形态上的差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无意义的,因为正如其他自然物一样,我们不知道何以生、何以死。当我们问人生意义的时候,同样可以问:一块石头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所谓人生的意义,仅仅表现在社会内部,这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创造、人自身的创造和精神创造。进行这些创造的主体只能是自我,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上,没有“我”,就没有历史。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各种创造活动之中;在所有创造活动中,唯有精神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成正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相似文献   

13.
人性是人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属性。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合理想性。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推动人性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4.
“化”概念有广和狭义之分,化素质教育中的化不是狭义化,不只是各种知识的总称,不只是人社会科学,不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是指广义化,大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关于人的内在尺度,即人自身的需要,能力,意志信念的反映,以及体现人的内在尺度的物质成果。因此,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现象的各种观念的总和-精神化;二是体现人的精神或说在精神指导下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物质化。化的基本特点:属人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叙事学理论中空间叙事的研究视角为更多的文学研究者所接受。一方面空间是客观存在——人的生存实质上是在空间中的生存;另一方面,空间也通过人的感知而存在——"被经历的空间"。而关注底层弱势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所遭遇的种种困境的底层文学,也同样关注其生存空间,这就为我们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底层文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 "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7.
休谟认为,正义不是自然之德,而是一种人为之德;出于物质财富的有限和人性的局限,所以人类需要正义.在正义与财产权的关系问题上,休谟指出正义起源于人类的约定,是人类出于尊重和维护财产权而设计的人为美德,并提出了经济正义的“三条基本的自然法”,即财产的稳定占有法则、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法则和许诺的约束力法则.  相似文献   

18.
人本身是破碎的。建立在破碎的这种精神结构上.是我们对人、对生活的本质性的理解。人的心灵以缺失作为自己的表征,而不是以完整作为自己的表征。文学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文学对于人心的进入,对于人心的表达,一定需要一个碎片化的过程。文学所导向的.或文学想进入的是一个朦胧的、未知的、混沌的世界,它充满精神性和形而上的追问。经验和已知当然有可能变成一种共识。但更多的还是以孤立的、个体的状况出现。这个经验未必适合另外一些人。所以说,凡是精神性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凡是碎片化的东西都是有欠缺的,而碎片化的状态一定是以这种精神性的方式出现。我们所讲的碎片化实际是精神性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