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烈 《记者摇篮》2006,(8):34-34
在短新闻中有一类作品叫做现场短新闻,由于其短小精粹,现场感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的界定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和短小的篇幅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发自现场的目击式的新闻,不是事后现场追补的新闻。记者是事件的目击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场短新闻是再现式的报道,不是反映式的报道。它不仅用事实说话,更要用形象说话,用形象化的事实说话,不用概括性事实说话。它是纪实性报道,不是预测性、评论性的报道。它是来自发生事件的现场的…  相似文献   

2.
杨军 《新闻爱好者》2011,(15):99-100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观察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目击式新闻因此也被称为视觉新闻、  相似文献   

3.
钟钱彬 《新闻三昧》2006,(12):44-45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现场,再现新闻及其现场的目击式报道。应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作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任何一种新闻体裁都要认真对待才能做出“鲜活”的作品来。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正在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体裁的轻骑兵。《攀钢日报》作为攀钢职工爱读的报纸,在一版中长期开设了现场短新闻这个栏目,反映职工生产、施工、工作中发生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职工读者的欢…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虽然,电视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但是要把新闻做得有现场感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才能采制出一篇现场感很强的优秀现场短新闻呢?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5.
有前辈说,新闻是脚板“写”出来的。意思是说,要多跑,多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新闻更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用眼睛“写”新闻,不是一览无余地看到什么报什么。而是要把你在现场的亲眼所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个画面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现场新闻才是灵动的、充满生气的。在人民日报社领导、总编室和记者部的支持下,三峡工程135米蓄水给了我一个尝试用眼睛“写”新闻的机会。6月1日起,在二版《来自三峡的报道》专栏连续刊用的12篇现场特写或通讯,是一次用眼睛“写”新闻的实践。1.用眼睛“写”新闻,精…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形态,当然也不能跳出这个范畴。什么样的新闻内容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形式,就现场短新闻而言,不是所有的新闻素材都可以采用这种体裁的,往往要受题材的限制。这是新闻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它在价值取向和选材上同一般新闻报道不同,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独特的要求。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色,是记者的采访活动与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处于同步发展之中。无论是反  相似文献   

7.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事实纪实性的再现。但是这种“再现”,也绝非对现实生活作纯客观的、冷漠机械的复现,而是要在选择和剪裁的基础上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深邃的底蕴作纪实性的再现。这中间就少不了寄寓着作者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判断和爱憎。所以有的同志说,现场短新闻对历史的记录、对生活的表现,究其实质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相应的现实生活的互相撞击的记录。可以说,作者没有健康而饱满的情怀,不去记录现场人物的真情实感,没有美的思想火花,就不可能使受众在理智上有所领悟,在情趣上有所唤起,也就不可能有上乘的现场短新闻。托尔斯泰说过:“诗是感情的跳跃”。其实,饱满的激情又何尝不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感人心者莫过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写现场短新闻同样也要重视结构安排。因为结构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报道形式具有不同的结构要求和方法,现场短新闻的结构形式即有其显著特点。由于现场短新闻要向读者再现记者在现场耳闻目睹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9.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捕捉到的富有社会意义的凝聚新闻信息的场面或片断,用富有视觉形象感的语言文字加以再现的纪实性报道。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新、真、短、快等特点外,还具有自身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它的结构层次不同于一般通讯开头、消息导语的时序结构。现场短新闻的开头,通常妙在马上切入“镜头”,展现人和事的特定环境,迅速将读者引入具体可感的“现场”。接着便是对重点段落的精離细刻,写景状物,毕现其貌。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如何再现“现场”?现场短新闻再现“现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把握特点。人的思维感情通过眼神体现出来。现场感须通过具有特点事例展现出来。凡是成功的现场短新闻差不多都具备“画眼睛”的特点。2、运用镜头。就是把眼睛观察的动人画面不加  相似文献   

11.
方丹  钱国宏 《记者摇篮》2004,(11):23-23
现场短新闻是再现现场新闻事实的精短报道。再现现场新闻事实,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再现内容:一是新闻事实的再现:二是新闻现场的再现。近年来,由于现场短新闻具有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特点,纷纷见诸报端.一时成了采编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高海燕 《新闻传播》2010,(3):112-112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场短新闻以其新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并日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正在成为报刊各类新闻体裁的轻骑兵。那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呢?  相似文献   

13.
《兵团汽车出口啦》一稿,能连中三奖(即1991年全国企业报现场短新闻评比二等奖、自治区首届现场短新闻评比一等奖、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比三等奖),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深知自己资历浅,底子薄,想借此由头,谈一点对现场短新闻的认识和体会。眼下现场短新闻的“热度”颇高,各家报纸纷纷开辟专栏,涌现出一批批佳作,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一些人对“现场”有所误解,在众多的报道中,也常见到一些“跑了调儿”的报道。诸如:A为写“现场”而写现场。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新闻必须凝练、主题集中。这是写任何形式的新闻都必须遵守的。提倡写现场短新闻,是因“现场”能够再现新闻事实,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然而,这一“现场”是有选择  相似文献   

14.
纪实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新闻窗》2009,(2):63-64
纪实性新闻专题节目是指运用摄像机跟踪、再现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大量真实场景,以此引发观众思考,让观众自己做出评判的新闻专题节目。在这类节目中,纪实性的跟踪报道占据了节目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这么说,在整个节目中,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评判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镜头跟踪而获得。因此,纪实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事实采集是整个节目的精华和主旋律。在大量的现场事实报道之后,记者一般会用一些简短精妙的点评话语来道出新闻的真正理念和内涵,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近发生事件现场,用最精练的文字,巧妙的手法制作的第一事实(或场面、片断)的立体报道。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有较强的现场感。而把握不住关键性的细节,就无法把新闻写活,使现场短新闻具有现场感。细节包括故事的关键性情节,特定人物的特定性格、语言和表情,特定环境的特定情景、音响和气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细节描写不当,就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只有充分把握了具有特点的细节材料,才有可能把现场短新闻写活、写好。细节,原指文学作品中具体形象地描写环境、刻画…  相似文献   

16.
在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上,李瑞环同志指出,我们的新闻宣传“要努力做到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使人们感到我们的宣传和蔼可亲,使读者、观众、听众感、到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关心,而不是使人家看见你就讨厌,看见你就跑。现在开展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有利于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表述: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具体鲜明的形象,来迅速传递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片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拜读了获首都“现场短新闻”评选一等奖的五篇作品,颇有所感,便记录下来,成了“偶思”若干篇。眼与腿现场新闻,又称目击新闻、视觉新闻。由此看来,,写现场新闻,关键是记者要到现场去"目击"、去"观察"。正如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的那样:采写现场新闻,要"多用眼睛来写,少用耳朵来写。"既然采写现场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闻离不开生产、技术、数据,往往容易发生枯燥、单调、空洞等通病。怎样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改革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应借鉴电视新闻表现的技法,以精巧的剪裁,细腻的描摹,把最有新闻性的场面或情节凸现在受众面前,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视性。这种可视性,不是鸟瞰全貌式的有闻必录,而是纪实性的再现式的描述;不是罗列事实式的记流水帐,而是要下功夫抓住其中最具有新闻性的高潮部分写深写透。这高潮往往就是经济新闻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情节,或经济新闻人物活动的中心场面,或经济新闻事物诸种矛盾斗争的集结点,或者是经济新闻人  相似文献   

19.
现场短新闻就是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写成短、真、新、活的纪实性报道。它真实、生动、具体、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20.
现场新闻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用形象描摹的手法,进行的一种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新闻一般是突发性的,这种新闻来去匆匆,一些新闻事实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瞬间即逝的场景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另外,现场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必须突出“现场”,即新闻要有强烈的现场感。这样,现场观察就成为现场新闻采访的最重要的和主要的方法,成为写好现场新闻的关键。 现场观察,就是新闻界行家时常说的“用眼睛采访”。关于眼睛的重要,许多著名作家都有过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曾经说过:“眼睛叫作心灵的窗子,它是知解力的主要工具;耳朵处在其次……”许多作家正是从锻炼观察力开始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