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文论述了散文的“抒情”本性和“抒情散文”在当今散文创作格局中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并对90年代的“学者散文”(随笔)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当今散文作品要恢复它的“抒情感”,并提高其情感的含量和质量内涵,只有这样,才会建构起21世纪散文的新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普希金的创作,不仅以思想和形象的丰富与深刻,艺术形式的精巧,而且以体裁的多样化而令人惊叹。最初,普希金是作为抒情诗人登上文坛的。在二十年代中期,他以《鲍里斯·戈都诺夫》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基础,而在二十年代末期,他便转向散文创作。 在当时,普希金的创作,无论是抒情诗,还是悲剧,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都具有奠基性  相似文献   

3.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品主要有《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率真集》、《缘缘堂再笔》等.1983年出版的《缘缘堂随笔集》(以下简称《随笔集》)是1925年至1972年之间写的随笔的选集,全书共收104篇,这些散文主要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和直接交往的人事,虽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并不十分强烈,有的甚至还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是作品中热爱祖国、仇恨敌寇、赞颂真善美、诅咒假丑恶、追求光明、揭露黑暗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是中国新文学中“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他以诗歌饮誉文坛,在散文创作上也别具一格。他生前出版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3本散文集;遇难后,有人替他编印了《秋》、《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散文散见于当时的报刊杂志上。这些写于20年代的散文作品,与他的诗作一样,富有浪漫才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笔者曾在《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一文中论及他的文体风格,本文将着重探讨其散文的情感内涵和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这近九十篇的散文作品中,会慢慢发现威廉斯在美学及其戏剧表达艺术上的变化。从刚开始的抒情派诗人,当初其创作诗歌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表达的方式,到后来变成为戏剧家,因《玻璃动物庄园》而一夜成名。这些散文反应了威廉斯在几十年期间的成长与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主要有40年代的《美丽的黑海》和《抒情小品》,50年代的《朝鲜——英雄底国度》,70年代的《面向生活底海洋》及80年代的《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先生散文的艺术特色是:抒情性很强,讲究谋篇布局,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早在四十年代问世的《秦牧杂文》就已享誉海内外。新中国诞生后,是秦牧散文丰收的金秋。他陆续发表了各类散文几百篇,编为《贝壳集》、《花城》、《星下集》、《艺海拾贝》、《晴窗晨笔》、《花密和蜂刺》等集子。在这一大批作品中,作者自觉满意,美感效应强烈,广大读者盛誉的是《土地》、《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花城》等叙事抒情散文。这些佳作鲜明集中地体现了秦牧散文的独特风格,它们历经数十春秋而艺术力量未减,从而确立了秦牧在当代散文界的重要地位。脍炙人口的《土地》、《花城》也推为散文精品入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9.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对青年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学生文库精选──冰心读本》便是冰心女士为广大中学生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书收集了冰心女士在20至30年代所创作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运用了优美、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对青年人的喜爱和期望。 散文是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本书所选的散文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富含作者独特柔美的浪漫色彩。其中既有对祖国名川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其鲜明的自叙传色彩、大胆的心理剖露、感伤的抒情倾向,形成独有的浪漫抒情风格。小说《沉沦》是其早期代表作,塑造了以性的苦闷为特征的沉沦者形象。1922年留学归国后,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春风沉醉的晚上》显示了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浪漫主义的主调中汲取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探索,作品刻划了以生的烦恼为特征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的散文小品也独具特色,他被誉为优美的散文家,其记游散文更见其长,《钓台的春昼》就是一篇情景兼到、既细且清的记游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以抒情见长,其中作于二三十年代的《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的美文.四十年代后期,他的创作由抒情转向了议论,写了大量说理性的文章,自己称为杂文。朱自清在思想历程上经过了从爱国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的转变,当他年轻时,即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与对平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但毕竟只是一个有爱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散文园地中的艺术奇葩——论周瘦鹃的散文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周瘦鹃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抒发、思想传达及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特色;认为周瘦鹃散文小品抒情而不矫饰、言理而不作高深状、瞩意于艺术创造而又不留雕琢痕迹,是当代散文园地中一枝绰然而立、个性鲜明、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被公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作家,以其散文创作的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展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散文代表作《绿》《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等受到历代读者好评和热议。龙应台,作为台湾著名华文作家,其亲情散文文笔温柔纤细,深情动人,读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作为不同时期亲情散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朱自清与龙应台的散文创作,既有相似之处,风格又各有特质。本文将以文本细读为依托,从主题意蕴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对其散文作品《背影》和《目送》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发掘出朱自清与龙应台亲情散文各自的丰富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他们亲情散文创作的特点得到更清晰地显现,引发读者对于其散文作品的多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14.
陋室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特色鲜明,自成一家,文风宁静、空灵、玄妙、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所倡导和实践的"大散文"观,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影响深远。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多是一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篇什,风格优美精致,有些"中规中矩",以《丑石》《月迹》等为代表。第二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属于"游记",尝试用小说技法写散文,以《秦腔》《入川小记》等为代表。第三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的作品已不再轻易言情,"闲话"色彩更加强烈,文风平实自然,境界开阔辽远,以《弈人》《闲人》《名人》等为代表。从内容上看,贾平凹的散文可分为自传、风情、世相、禅思、文化等五类。从艺术上看,其散文关注日常生活,以立意见长,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喜欢使用明快朴素的口语,讲究动词、叠词和虚词的选取和搭配。所以他的作品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用字平淡,却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贾平凹出版过散文集30多种,其中《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贾平凹长篇散文》获鲁迅文学奖。作品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丑石》《静虚村记》《秦腔》等。本期我们选了他的散文《陋室》,作品在细腻而流畅的描摹之中,为我们展示了贾氏散文的古朴、幽默和淡雅。  相似文献   

15.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1899--1985),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以散文名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帜。作家不仅仅限于散文和杂文写作,还创作了三部童话作品——《小老鼠斯图尔特》(又译《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天鹅的喇叭》(又译《吹小号的天鹅》)。在其童话作品中,依旧延承了“怀特式”散文的写作特点,凼默与伤感并存。本文将通过分析怀特童话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探讨在童话作品中的“怀特式”语言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等,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朱自清的作品具体论述其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李卉 《涪陵师专学报》2013,(4):69-73,136
自1930年代中期始,已有文章对何其芳的创作进行评论,民国时期的相关评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何其芳早期作品《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的评论;对何其芳延安时期文艺思想的评议;1940年代对何其芳散文及创作道路转向的评论。民国时期对何其芳散文创作的研究居多,有论者提出"何其芳体",因当时何其芳《画梦录》影响较大,成为不少散文写作者模拟的对象;而对何其芳创作道路转向,1930年代末期开始即有不少敏锐的评论者便已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一直延续到1940年代末;另外,何其芳创作的现代性、原创性及所受中外文化影响等论题,民国时期论者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8.
石英是一位具有探索意识的散文家,对散文这一文体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他回避正面抒情,表现出捕捉细节的出色能力。其游记作品既描述风物,又关注历史,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同时代作家陆续创作活力之后,石英以自己对散文艺术的钟情与执着,仍旧保有鲜活的创作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杨朔同志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著名散文作家。由于革命的需要,他在一九五六年以后从事人民外交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先后出版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技》、《生命泉》等散文集.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杨朔散文选》,共收入他的散文作品六十篇。他的散文,感情真挚,文字优美,结构精巧,诗意浓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这种以诗为文的艺术方法,虽然并非杨朔所独创,却是作者在继承我国古典文学优秀传统,学习诗歌艺术的基础上,从长期的散文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这条经验,以及它在作品里显示出来的散文艺术的若干特色,在今天仍然能够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生学习诗人莱蒙托夫抒情诗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时,可以了解和掌握俄罗斯其他著名诗人在艺术领域的作品,以及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抒情代表人物的具体特点。重点分析米哈伊尔·尤列维奇·莱蒙托夫的《孤帆》《乌云》《在荒野的北国……》等作品,体现出浪漫主义是一个新形成的艺术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