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常规工作。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应从文明问候做起。学校是小学生文明问候行为培养的主要场所,应着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问候行为。一、校园文明问候的现状学校学生校园文明问候的情况如何?通过观察、座谈,可以发现:第一,学生问候教师的情况。约1/3的学生在校园中见到教师能打招呼,但没有行礼;很多学生打招呼  相似文献   

2.
倾听,是有意识地去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行为.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校园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学会听课,善于听课,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小学生却没有倾听的习惯,主要表现有:上课不专心听讲;小组讨论不听伙伴的发言;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心不在焉,而自己说话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针对这些情况,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小学生在课堂发言时常出现结结巴巴、啰嗦反复、语无伦次、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等毛病。部分学生说话时还不时出现抠手、摸耳、吐舌等不雅动作。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说话时尽量做到大方得体、从容自若、言谈举止合乎规范呢?一、小学生说话不规范的原因一般来说,造成小学生出现上述说话不规范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方面一是有心理障碍。课堂上怕自己口中所述不能为他人所肯定,  相似文献   

4.
罗金海 《学周刊C版》2019,(4):155-156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对于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这种情况都会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只有深入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才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9,(3):42-42
关键词读解 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一些不文明行为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与文明教育相悖的不文明行为也在侵袭和影响着广大学生群体,不良社会风气与校园相互影响的后果也会成为未来社会之痛。因此,和谐校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其提出的要求存在偏差,校园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通过大学生在纪律、诚信、公德以及恋爱观等多个方面表现了出来。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校园不文明行为的对策和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它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甚至有的学生怕讲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梁冬梅 《文教资料》2012,(1):131+124
农村小学生由于缺乏自信,与外界接触少及教师处理不当等原因,不愿意在课堂上开口说话。作者从语文课和故事会入手,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人不信,而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立德之根本、成事之源,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和生命线,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基础。"一诺千金"的佳话传颂了几千年,然而当今社会,坑蒙拐骗,弄虚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小学生耳闻目染,深受其害,说谎骗人之事比比皆是——作业没做说是忘在家里;老师要家访,骗老师说家长不在家;因懒惰作业有遗漏,说是不  相似文献   

10.
校园压力与小学生的厌学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心理[1]。小学生的厌学心理是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障碍,严重影响小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身心健康,以至于影响到小学生的成才。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其中校园压力是厌学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于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校园压力进行分析,以预防和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一、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校园压力分析影响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校园压力主要包括不良的校园环境,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来,赣南师院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支由100人组成的新队伍,他们是新选聘的“校园文明监督员”。该院结合贫困生多的现状,决定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员”这一勤工助学岗位,并从家庭贫困的学生中选聘了100名思想品德好、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担任文明监督员。他们在学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每天以流动巡视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负责劝止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有的监督员还自备小铲子、塑料袋等,以便随时随地将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只要是学校不提倡、与学生身份不…  相似文献   

12.
梁春炎 《家长》2024,(7):88-90
<正>小学生开展好德育工作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在小学生中开展德育,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有助于涵养其公德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因此,以德育为指引,指导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有:一是坚持以规章制度为抓手,实现文明行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组建德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自主管理和组织能力;三是师生协同开发德育课程,更好指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四是以榜样为指引,对自身文明行为开展自省;五是注重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效能;六是建设学校、家庭与社会一体的教育系统,支持学生践行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厌学可以定义为:明知错误而消极或积极地抵触学校教育的某些内容、手段、程序,直接或间接破坏学校教育规范或规章制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校园涂鸦是高校学生厌学的社会学证据,潜意识目的是宣示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借意表达对不文明行为的反对、表达猥亵意念和情绪等。高校学生厌学的本质是一种校园越轨行为。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要的脱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小学生与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差异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甘肃省3个地市20所学校的1864名小学生和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遭受欺凌的比率显著高于女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学业差异,学业较差学生遭受欺凌的比率高于学业优秀、良好和一般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父亲职业差异,父亲职业为农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父亲职业为市民、干部、教师、医生和其他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家庭经济差异,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在是否住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住校生更容易遭受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数学语言表达"特指用数学语言说话),其实就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教会学生有条不紊地、有理有据地、一步一步地把道理说清楚。可以说,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关注小学生校园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建设美丽校园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更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发展意义。文章聚焦目前小学生校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现状、校园内随手扔垃圾行为致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校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原则,并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近来,赣南师院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支由100人组成的新队伍,他们是新选聘的“校园文明监督员”。该院结合贫困生多的现状,决定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员”这一勤工助学岗位,并从家庭贫困的学生中选聘了100名思想品德好、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担任文明监督员。他们在学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每天以流动巡视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负责劝止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有的监督员还自备小铲子、塑料袋等,以便随时随地将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  相似文献   

18.
张正杰 《海南教育》2011,(12):37-37
我校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团结、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一种立体网状的德育管理体系,我校确立了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坚持"九不九好",做文明思源人;遵规守纪,做合格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 (教师播放四种不文明行为,学生观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有个小学生随地吐痰,还有个学生把学校的指示牌推倒了。 生2:有两个学生在放学的路上打仗,还有个学生随便折树枝。 师:如果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们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