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情感因素,且提出了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情感教学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创作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中学生的作文。情感在中学生作文中,不仅对某一篇作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和“作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情感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其效果就会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情感事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小珍 《考试周刊》2008,(17):25-27
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执行行为和方式.过去对课程的理解仅仅偏重知识方面.现在必须从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观.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这一课程性质更加明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健美操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健美操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实践观察,在健美操的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在健美操教学中,如果加入情感教学,就会使学生更加专注,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行为特征时间性:行为是伴随情感产生的,行为使情感得以表达,两者有先有后,并且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情感通过行为作用于主体和客体,使得情感和行为成为一个复合体。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想是以情感为定向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它的人本主义观点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其中主要有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的看法。不过,我们的述评将以卡尔·罗杰斯的观点为主,因为“罗杰斯是一个在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学中我们是不曾听说过所谓的情感教育的,但是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情感教育就已经成为教师授课的有效手段之一了。在语言学习中,我们经常会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一种情景中,并被这种感觉深深包围着,因为情感是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人的感官去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由于情感可以间接的影响到人的行为,所以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有效的实施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一、情感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什么足情感?通俗地说情感就是客观事物引起的人的一种较复杂的心理体验。情感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智力活动而独立存在,智力活动也不可能离开情感而独立进行,二者的相互作用很难分清谁先谁后。人的思想行为总是在情感的驱使下进行的。1.情感支配人的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活动是受情感支配的。艺术家能突发灵感,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是源于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科学家能  相似文献   

9.
6岁幼儿恭维行为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主要采用临床交谈法,以129名大班幼儿为被试,考察了6岁幼儿恭维行为、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岁幼儿中有恭维行为的幼儿多于无恭维行为的幼儿,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恭维能正确采择情感观点的幼儿显著多于不能正确采择者;6岁幼儿有无恭维行为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显著相关,其恭维行为是否发生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高低有一定的联系.幼儿教育者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社会交往环境,促进其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行为的协调发展,并指导幼儿注意社会交往诸原则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人的道德发展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个体能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社会性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理解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复杂而深刻的道德关系。离开这种社会化过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R·L·赛尔曼在道德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另辟了研究社会认知的新领域,进一步研究人们在实践中如何认识到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思想、动机和意愿,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下面就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育。一.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体验 ,它反映了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 ,是人对客观事物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通过情感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感 ,更主动积极地领会知识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适当利用表扬或批评可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会 ,以巩固、调整、校正自己的行为。以下从三个方面阐述关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坚持辩证观点 ,克服首因效应。教育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正确评价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的第一次考试失败 ,第一次提问反应迟缓就对学生形…  相似文献   

13.
范例教学是前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范例”内容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品德课中的范例教学,就借鉴瓦·根舍国的范例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和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地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中的某些蕴含着道德观点、概念和行为的方式方法等的事例,当成教学的范例,并通过范例的讲授,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九歌&#183;湘夫人》人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其思想内容作了三种解读提示,这三种解读是对以往众家分析《九歌&#183;湘夫人》的成果的梳理。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先列出以上三种观点,然后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此观点一出,学生们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变态心理主要是指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而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变态人物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凸显人物形象与意义、揭露人物生存环境的本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人的文学作品里就有这样的变态人物。  相似文献   

16.
所谓情绪情感就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观体验,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条件下就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使人高兴欢乐,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有些事物使人惊恐厌恶,这些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观感受或体验都是情感。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通过它的表现形式给人的行为活动染上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牛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情感朗读能为静止的教材内容注入生命力,进而转化成真实具体的情感阅读技巧。当前情感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有效衡量中学生阅读能力。情感朗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情感朗读,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农村中学语文情感朗读教学的现状(一)情感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对朗读的态度是不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农村语文教师认为朗读不属于考试范围,对学  相似文献   

20.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183;物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183;知音》)这就是说作家创作是因物触情,“情动辞发”,辞发而吟志。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苏珊&;#183;朗格曾说:“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而成的可见可听的形式。”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表现了人世间诸多美好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感情引入作品中去呢?本文就散文课堂教学的楔入方法——情感移入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