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日,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其获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此外,由其本人主导的"海水稻"也顺利通过测产考,最高产量达620.95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回顾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及专利寿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希望通过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为杂交水稻育种产业的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九五”攻关专题——对虾清洁养殖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城阳区及莱州市、潍坊市3个示范点的9个试验池全部取得成功。这一成果将对山东省乃至全国对虾养殖的重新振兴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236-236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在京举行“论坛”4月15—17日举行。“论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论坛”理事长、著名理论学家郑必坚教授共同发起,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为我国科学家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供研究和交流平台。“论坛”将以主题报告、讲座和专题研讨会形式长期举办。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水稻分蘖研究获突破性进展4月10日出版的Nature报道了该所李家洋院士领导的创新小组及其合作者的这项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的第一篇生命科学基础研…  相似文献   

5.
由杨宝峰院士牵头的973项目“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于2007年7月开始立项实施。项目的承担单位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阜外医院、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动物所等十余所国内大学、研究院所。项目以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为核心,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特点,围绕病因一机制一防治三方面开展研究。经过近5年的刻苦攻关,在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心脏病的认识,为新型治疗措施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莱州市出台了《关于奖励促进科技进步有功人员的意见》,鼓励进行科研攻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重奖取得科研新成果的有功人员。具体规定如下: 一、鼓励进行科研攻关。对列入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计划及工农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鉴定验收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分别给予课题攻关主要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不得超过5人)每人500—1000元的科研津贴或奖励。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6-16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当天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发布会,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8.
正稻米镉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今,专家找到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新途径。"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了这项重大成果。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团队率先成功培育出低镉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9.
国内速递     
正袁隆平超级稻高纬度实验亩产超1000公斤10月10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  相似文献   

10.
简阳市玉成乡高田村六社棉农周玉从,承担亩产皮棉150公斤高产攻关科技项目,攻关田丈量面积1.36亩。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依靠科学技术,选用最新良种,重施农家肥,全程化控,强化管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今年温度高,光照足的自然资源,浸灌抗旱,保住了大旱之年棉花早发不早衰,取得突破性的攻关成果。四川省农牧厅于九四年九月十一日组织西南农大,  相似文献   

11.
俞慧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9-I0020
<正>科技日报长沙9月29日电(记者俞慧友)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最近取得重大突破:袁隆平团队与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现场测产,按算术平均计算方法,平均亩产达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9月24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八家单位的专家,对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高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530090,2157201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德敏教授/张礼和院士课题组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Genera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as live but replication-incompetent virus vaccines(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为题在Science发表。该成果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具有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司龙龙和徐欢为共同第一作者,周德敏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省隆回县百余亩试验田"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产量的又一个高峰。然而,袁隆平院士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如果我们的杂交水稻再不"走出去",少则5年,多则10年,国外的杂交水稻技术将很可能超越我们,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袁隆平院士何出此言?记者采访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万宜珍。  相似文献   

14.
<正>新年伊始,我国科技界又逢盛事。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重托,奋力攻关,收获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综合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创新"、"中国创造"举世瞩目。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经过严格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获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站单位: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建站院士:何积丰建站时间:2012年9月省级站认定时间:2014年6月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商,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2年与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共同攻关浙江省重大专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于2012年9月被认定为"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014年6月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何积丰院士的引领下,工作站与杭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院士团队联合先后攻关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侯云德院士在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侯云德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和专利寿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的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对侯云德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有助于对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借此对产业未来的研究、发展、成果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平市农科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以自主研制和引进创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为依托,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积极投入科教兴农活动,努力推进科技与生产、经济的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自“六五”以来,该所一直承担福建省水稻育种协作攻关课题,先后选育并通过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有12个,累积推广面积达1300万亩。仅“九五”期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英国院士团队在水稻恢复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上取得新成果,该成果以"Pentatricopeptide-repeat family protein RF6functions with hexokinase 6to rescue ric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PPR蛋白RF6与OsHXK6互作恢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5/11/16/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3,(9):12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研究员、四川省育种攻关办何希德处长、四川省农科院泸州水稻高粱所所长熊洪研究员一行,近日莅临内江农科院,考察指导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种科研,内江市农业局罗红副局长陪同。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肖培村研究员重点介绍了近年开展的多抗育种材料的构建、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成  相似文献   

20.
谢华安院士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研创育种新技术,育成明恢63等系列恢复系和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促成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对继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稻作制度的形成,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