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众多关于诗学的理论学说中,柏拉图的“迷狂说”是备受争议的,虽然“迷狂说”并不是柏拉图的原创诗学学说,仅仅是从古老的宗教术语中拿过来的,但他对“迷狂说”重新解读,却赋予了“迷狂”以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庄存与重新发现了公羊学说,但他不理解公羊学讲变易、讲改制的实质。刘逢禄则处在清代统治逐步显示出衰败局面的时代,他的公羊学说已经反映出这一新的时代特点。其代表作《公羊何氏解诂释例》,突出地阐发了“张三世”这一变易进化的历史哲学,又阐发了“通三统”以论述治国之道“穷则必变”,因而把清代公羊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故梁启超评价为“自是‘公羊学’与许郑之学代兴,间接引起思想界革命”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的鲁迅以激进的反传统姿态为人所知。但在与传统相周旋的过程中,他更多的是批判儒家与道家学说,而对于墨家学说则做了较多的肯定。他极为赞赏墨家学说的苦行救世与行侠仗义,并以为它们是现代人可以直接藉取的积极资源。与此同时,鲁迅也以自身在现实实践中“反抗绝望”的韧性战斗精神,实现了他对于墨家学说的遥远回应。  相似文献   

4.
傅作义前半生的“爱国思想”还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观念对他影响较深,其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对他来说知之甚少。他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并对自己的前半生加以反思之后,便对“国家”、“政权”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促使其爱国思想出现新的飞跃,也给历史留下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休厄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方面:他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一观念”学说;他的哲学核心是作为真理发现理论的归纳学说;他的真理学说将符合说、融贯说结合起来。休厄尔的哲学思想不仅开启了科学哲学的先河,而且在英国哲学史上,他成功地摆脱了苏格兰常识主义哲学的影响,将哲学重新拉回到理论分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6.
浅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伦敦的“超人”情结有其形成原因及其表现 ,在他的社会信仰和人生哲学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他既相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又相信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还对尼采的“超人”学说信奉不疑。在创作中 ,他试图把这些互不相容的学说和观点结合起来 ,既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宣传革命的作品 ,同时也写了许多赞美“超人”、宣扬生存竞争的作品。他的“超人”情结正是他思想深处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悖论--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政府论》,既是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阐述与总结,也是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申张。其中“自然状态”学说以及以“自然法”为内容设计出来的政治形式与社会构成,对于近代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由于过分地强调一种永恒的自然法的形式对规定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意义,因而表现在对“义务”、“社会自由”以及对“国家在促进自由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忽视等诸方面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也就形成了他思想中的历史与非历史的悖论:这就是自由的历史性与他对“自由”理解的非历史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一、认识美国心理学家古尔福特在二十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因素”学说,研究中发现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类型。他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最密切,进而设计了“创造智能测验”.古尔福特的研究成果,使创造力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价值判断要求他与“别的任何人”相区别,“相反的思维方式”引导他对一切传统的价值观作出“重估”,这就决定了尼采其人和他的学说的独异性。本文通过尼采学说与理想主义、虚无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卡莱尔的英雄崇拜的比较,论述了他的学说的独异性,同时也指出并分析了这种“独异”的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发表了不少教育方面的言论,提出了一套教育主张。他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和他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而孙中山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就是他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治本为先”与“学问为立国根本”孙中山从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廖仲恺早期参与中国人首次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探索,受到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这时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未达到科学的高度.但对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廖仲恺把西方社会主义与中国土地问题相结合,宣传和实行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这是孙中山的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观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使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中国将来之光”在社会主义.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使他坚定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捍卫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2.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1861—1932)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生于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先后执教于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在讲授“西部历史”课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边疆学说”.在1893年芝加哥“美国历史协会”会议上,特纳宣读了他的名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边疆学说”.他用一句名言来概括其学说:“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  相似文献   

13.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弗洛伊德于1937年去世后,他的众多追随者,不断修订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扩充他的学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我心理学在精神分析运动中形成一股主要力量,代表了一种新的思潮。墨菲借用柯尔斯的话说:“如果要问谁代表今日世界精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的伦理学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他的人本主义又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入学”或人道主义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批判地研究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说,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实质。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是在批判宗教和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公孙龙及其学说已被歪曲、冤枉两千年.和他同时而反对他的观点的人,还只说他是“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是“辩者之囿”.经过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独尊儒术,他的学说成了“无道理之较,无益于治”,“术异圣人”.到了现代,公孙龙及其学说又成了“差不多只是为辩察而辩察,观念的游戏可以说登峰造极”,(见《十批判书》)“真正集  相似文献   

16.
“契合”与“融汇”是梁宗岱象征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梁宗岱从哲学与艺术两方面,构筑起“契合”说中诗与自然、心灵与宇宙的相互关系。同时,他也注重于从融汇和比较角度来认识中西艺术,再建新的艺术理论。他充分强调了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借鉴西方学说、吸纳外来思潮的认知作用与同化作用,始终在中西艺术交流中保持自身民族化的对话基础。梁宗岱的诗学理论为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引论》,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近30万字的专著倾注着作者刘芹茂先生的毕生心血,是他殚思竭虑的结晶体,也是作者对教育改革新形势的思考与探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是一株常研常新之树。尽管马克思主义教育传入中国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探隐索微,但毫无怀疑地遗留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极大程度地减弱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丰富性;二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研究过程中,“各以心臆度之”,导致“各取所需”,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本身变形、走样、实用化。刘芹茂先生的《引论》,在许多地方填补了空白,同时也矫正了以前许多不正确的看法。作者在论述“个人的全面发展”时,看到  相似文献   

18.
牛顿(1642—1727)是光的微粒学说的代表。到了1799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33—1829)对牛顿的微粒学说提出了异议。托马斯·杨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托马斯·杨用波动学说成功地解释了牛顿本人解释不了的牛顿环现象,并提出了波的干涉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盂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为攻以德”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仁政”学说.本文从“仁政”的含义、盂子实行“仁政”的具体主张、“仁政”学说的理论意义三个方面对孟子的“仁政”学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明他的写作《史记》的意图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确,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是他的历史哲学的核心,是他的政治见解的理论基础。司马迁的写作《史记》,不仅是记载史实,而是通过史实表现了他对人对事的“论次”精神。所谓“论次”这里就有他的历史哲学和政治见解。那么什么是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的具体内容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