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成人教育发展的方向是逐步实现向高职教育的转变,这是一种教育体制的转变,是由知识型教育向技能型、素质型教育的转变.在这种变革中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职工及学生积极进行疏导、聚拢、融合工作,就会顺利实现这种教育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促进扬长教育要实现从精英教育观念到大众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由“先否定”的教育方法向“先肯定”的教育方法的转变,实现由“量衣裁体”教育模式向“量体裁衣”教育模式转变,实现由“减法式”教育体制向“加法式”教育体制转交。  相似文献   

3.
于艳 《教学与管理》2008,(1):126-12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逐步完善,学饺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作用指导和影响着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成功实现经济的转型,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源泉在于教育:我国教育的改革创新应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投入等,其中重点在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5.
邓志伟 《上海教育》2005,(11A):41-4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不断在改革教育体制方面作出探索和努力.当下的俄罗斯教育日益呈现多样化、私有化趋势,并形成了市场竞争机制,改革了以往束缚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批判与集权政治、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合的国家垄断主义的教育体制;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则表现为重新调整权限,由集权向分权过渡。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客、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对此.要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基本趋势。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与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的显著特点。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由传统向现代、保守封闭向开放包容的转变,包括教育观念、内容的国际化,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方面[1]。以社会学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观之,这些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过程的转变行动,是在一定的教育体制框架内进行的,以一定的教育体制为载体,并与之相互型塑[2]。因此,当我们讨论教育国际化及其发展前景问题时,有必要对教育体制框架所提供的结构及其与教育国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2001,(17):46-46
郭丽君、吴庆华在《教育评论》(2001.2)撰认为,信息化时代,教学领域将发生一系列变革:1.教学手段由静态的物质载体向功能多样的多媒体转变;2.组织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阶段;3.教学模式由课堂讲授式向协同式学习转变;4.教育观念由继承式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9.
张惠 《教育探索》2007,(4):71-72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封闭性与定向性、职前职后分离、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不分、施教者学历层次偏低等弊端.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的教师教育必须向非定向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向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转变,向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分离转变,向高学历层次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的定向培养模式向开放的非定向培养模式的转变,为确保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准.教育部师范司特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研究”,以便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资质和教育质量的考核认定。课题由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有夏惠贤、高耀民、夏正江、岳龙、李生兰等。本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编按]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市场     
1.教育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商品市场一样,教育存在资本投入以及产供销等流通规律,它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一个特殊市场。2.教育的产品属于商品,学校或教师提供的服务也是商品.经济越发达,对教育部门的要求也越高,整个教育市场就越繁荣。3.教育投入是生产性投入,具有隐性经济功能与显性经济功能.教育经济功能的迟效性、间接性和长效性,是教育产业团有的特点.4.教育市场的商品流通,除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主要有三种基本流动形式。5.开拓和发展教育市场,最重要的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教育体制转变为市场调节教育体制或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创新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教育创新,对于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迎接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我国教育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教育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和转变,是社会全方位的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导致一系列冲突,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诸多方面。教育冲突一方面暴露出现存教育的弊端,使教育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孕育着变革的契机,推动着教育协调发展。调节教育冲突,既有赖于社会的整体调控,也有赖于教育的全面调适。  相似文献   

14.
应转变教育观念辽宁罗恩杰技工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这种办学体制使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办出特色。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生具有竞争意识.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敢的决策力;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由此发生变化的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网     
世纪之交教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郝克明认为: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四个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之中。一是进一步实行传统教育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的转变,包括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开始迈进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并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基础教育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就要加快全面发展、全面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要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这种发展的新形势,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教育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变,即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向全面功能转变、由低学历层次教育向高学历层次教育转变、由单一的学科专业化向双学科专业化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面临着数量建设向质量建设的转型。在充分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不能适应转变与转型需要的制度性因素,探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改变旧的观念,转换新的观念,由注入式的教育模式转向启发式教育模式,由一次性教育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变,由模本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由校园教育模式向社会教育模式转变。要从教育的根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渠道等方面对教育体制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要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追求知识,抓好学生的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了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化素质教育,首先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专业教育与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化素质教育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化素质教育与科专业建设的关系。其次要做好三个转变。即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体制的转变;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