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不能不研究一个问题:怎样使改革开放的宣传具有说服力,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投入改革,保证改革成功的目的。回顾一下以往改革宣传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进一步搞好当前改革的宣传是很有好处的。1987年—1988年,新闻界曾经大规模报道过张兴让的“满负荷工作法”。但时过不久,“满负荷工作法”就在人们心目中淡忘了,宣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不是有违宣传的初衷?应该承认,张兴让在本单位的改革是成功的,“满负荷工作法”收到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对当时很多企业的职工,一个班只干两三小时的活,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如果我们的企业都真能这样去做,真正达到了满负荷,也一定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就在当时报纸上正宣传“满负荷工作法”时,不少企业中就有这样的议论:“我们倒想满负荷,有活儿吗?”因为我们的不少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2.
张兴让 《档案天地》2009,(1):10-13,21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兴让,河南省宁陵县人,1937年生,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入朝参战,1956年回国,1957年被错划“右派”,被开除军籍和党籍,1979年平反,1984年担任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在改革大潮中,他勇于创造、勤于思考,在企业内部大胆进行改革和管理,1987年创造“满负荷工作法”,经新闻媒体宣传后,立即享誉全国,他本人也成为建国以来第一位由于发明了一种管理方法而荣获国家级发明奖的企业家。不久,他又将厂里的医务室、招待所、托儿所等服务单位逐步与厂子脱钩,  相似文献   

4.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为深圳特区报题词,称之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这是对深圳特区报的肯定,也是对深圳特区报的期望。事实上,深圳特区报15年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立足深圳,辐射海内外,努力办出特区报的“特”色。深圳特区报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以大量、全面、深入、及时的报道宣传改革开放。全国首次土地拍卖、招投标经营方式的引进、人事制度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股份制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经验与观念,都曾率先通过深…  相似文献   

6.
改革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改革。当前,广播电视系统的同志们正在探索如何改革宣传,以便更好地宣传改革。本期特辟“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笔谈”,发表了四篇文章。广东得我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东的广播电视宣传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蔡辉的文章介绍了他们在这方面如何抓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深化和加快宣传改革,既有指导思想,也有具体做法。杨正泉、杨伟光的文章,分别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党的十三大宣传谈起,探讨了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如何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问题。张振华的文章提出了深化改革对国外广播,需要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继续更新观念。我们相信这四篇文章会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加大改革宣传的分量,是目前新闻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我们认为,加大分量,不只是在宣传报道的总量上给予适当的倾斜,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宣传的内容向深层次推进。从“量”与“质”的关系和“求量”与“求深”的效果来看:没有一定的数量,难以创造一个合适的舆论氛围;但是,如果只注重数量增加止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只留连于浅层次的“走马观花”而无意于较深层次的“涉幽探奇”,我们的改革宣传就必然会流于“大呼隆”、“一窝蜂”,难以取得我们所追求的宣传效果。目前,国家改革在向深层次推进,我们的改革宣传也应该向深层次探索,增强改革开放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加大改革开放宣传的分量,是目前各报都很关注的课题。我们认为,加大分量,不只是在宣传报道的总量上给予适当的倾斜,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宣传的内容向深层次推进。从“量”与“质”的关系和“求量”与“求深”的效果来看:没有一定的数量,难以创造一个合适的舆论氛围;但是,如果只注重数量增加,忽视质量的提高,只留连于浅层次“走马观花”而无意于较深层次的“涉幽探奇”,便会使改革开放宣传流于“大呼隆”、“一窝蜂”,既不可能揭示改革开放本身的内在必然性,也不利于引导人们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对自身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调节,更不可能启迪人们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工具,应该自觉地站立于改革开放的潮头,主动肩负起宣传改革,引导改革,动员改革,支持改革的历史重任。在当前,尤其要深入宣传好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为振兴陕西,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服务。一、确立中心意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主战场。广播电视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心意识”,明确认识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中心任务。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强化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媒体在改革开放的宣传动员上始终走在了时代最前面,但自身的改革,却几乎走在了时代的最后面。媒体改革在改革开放中是一个特殊领域,认真研究中国传媒的生存现状,深刻反思中国传媒30年改革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应当成为今天研究中国传媒改革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看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量是否增加到最大限度,新闻对客观、真实、新鲜、实用的信息的传播是否实现了“满负荷”。动力学把动力(如电力)设备运行时,实际负荷与额定负荷相等时,称为“满负荷”或“全负荷”;小于额定负荷时,称为“低负荷”。“低负荷”是一种亏损浪费,“满负荷”才能全部发挥效益。新闻报道对信息的传播也同此理。我们可以把那些信息量小的新闻看作是“低负荷”,而把那些信息量达到饱和状态的新闻看作是“满负荷”。处于“低负荷”状态的新闻报道,给人们的信息甚少,传播的效益就差;  相似文献   

12.
联系报纸宣传工作实际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我深深感到,“讲话”是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行动纲领。它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形势下,报纸宣传工作的新任务。这里重要的一点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省份,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的南方日报,在改革开放中作了一些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宣传好改革开放,就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回顾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在宣传中每深入一步,都有一个解放  相似文献   

13.
以“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为主题的华东九报第12届协作会议,1992年11月11日至19日在安徽召开。本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交流在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讲话以后,各报如何宣传改革和改革报纸宣传的经验,以及学习、宣传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打算。与会的各报负责同志先后在会上交流了有关情况,并就新闻报道如何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工作方法、报道模式中跳出来,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就宣传市场经济等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新闻事业带来了新的繁荣。华东地区各报纷纷扩版。从1993年起,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4.
中央宣传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最近在外地考察时,就宣传工作谈了一些意见。指出当前开展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要同“四有”教育、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改革的宣传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步步深入。关于改革的宣传要着重抓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大力宣传八年来改革的成就。宣传成就,既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也是改革开放的教育。各宣传部门、各新闻单位和厂矿企业都要做好这一工作,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单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宣传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审慎地推进新闻、出版工作的改革。这个决定表明,出版改革已经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后改革的步伐势将加快。怎样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在改革的实践中建立起一套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以适应全面改革开放的要求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拟就考虑所及,着重联系出版社的改革,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新闻事业也出现健康发展的新格局。科技新闻的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 当前“科教兴国”已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总结以往科技宣传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和加强科技宣传工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克服过去“口号超前,报道滞后”的弊端,全面理解“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坚持按新闻规律搞好科技宣传。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广播电视在完成新的任务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自身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济建设是中心。经济宣传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主要任务。因此,广播电视学刊经常地总结、传播经济宣传的新经验、新创造、新观点,既要为广播电视改革服务,也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在宣传报道上怎样适应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笔者认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思想解放的挑战,大胆推进新闻改革,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在办报思想上存存的一些条条框框,开门办报,办“开放型”企业报,千方百计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鸣锣开道。突破单纯唱生产“四季歌”的框框,把宣传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唱“四季歌”,这是企业报的传统做法,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对改革开放的新信息、新动态、新经验、新变化掌握得不多,宣传不力,有的“只听改革开放锣鼓响,不见报道早出场”。  相似文献   

19.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关键是个转变观念问题。“脑子一换,办法就有了。”因此,我们在宣传改革中,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上,对促进金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是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一场新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在理论上受到“左”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20.
要不是地震发生,今年最重大的媒介事件就数奥运会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了。众媒体各逞其技,有的从去年就打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的旗号。从去年看到今年、从震前看到现在、从最冬烘的文章看到最前卫的报道,诸多的“特别策划”、“倾情巨献”,冠名大同小异,或“50年50人”、“亲历者说”,或“历史坐标”、“历史瞬间”,或“改革纪实”、“改革纪事”,或“改革风云录”、“改革启示录”,不是回望就是回忆,总给人忆苦思甜的印象——连一本有名的时尚杂志也跟风推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专版”:多亏开放改革,让我喝上可乐、穿上耐克;多亏改革开放,让我开上了车也炒上了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