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231”工程对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的要求。师范类学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途径。师范类学校要把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组织师生参加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探索建立现代中小学管理制度。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学校发展、管理与监督机制.鼓励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形成社区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模式。”同年9月。“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在全国部分省市实验区和实验校正式启动。现在。实验已经进行了两年.为了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了解现代学校制度.我们访问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教授。  相似文献   

3.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基础教育的改革要在继续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教育教学的改革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要求,作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图书馆工作,如何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值得我们探讨。为此,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同意,拟于2003年7月举办“200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长暑期研修班”,以达到交流信息,拓展思路,提高中  相似文献   

4.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基础教育的改革要在继续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教育教学的改革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要求,作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图书馆工作,如何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值得我们探讨。为此,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同意,拟于2003年7月举办“200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长暑期研修班”,以达到交流信息,拓展思路,提高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我院为适应当前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充分发挥师资优势,更好地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服务,已于2001年12月31日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宗旨是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为研究方向,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该“中心”热切希望与国内同行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江西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6.
县以下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实现教育地方化教育与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场改革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实践给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要适应这些新要求,就要在整个教育改革的同时改革教育行政部门本身。一、转变管理职能,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县以下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过去我们讲,基础教育负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二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重任务变为一重任务,即“升学”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评估一个学校的好环,看升学率;评估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模式”以来.“英语课程校本化”的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与基本趋势。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地在农村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并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了加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我们认为已进行办学模式改革的学校,应利用学校现有的文献资源,建立“绿色”图书馆,所渭“绿色”图书馆是指图书馆在满足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教育改革,扩建成为农民服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两个《决定》的颁布,极大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改革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高校地理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改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大学地理教育。高等学校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1.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1年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以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为突破口,实质上是一次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作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大学教师教育院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善培养模式和方法,借助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与基础教育互动互促的有效机制等途径,来提高准教师的素质和技能,逐步适应并超越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开设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 1.是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完善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模式真正地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监利县政府获悉,该县教育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已全面铺开。全县12544名公办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近700所学校建立了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并聘任了校长;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教育经费拨付体制改革试验正在有序进行。 监利县2001年实行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基础教育面临教师工资不能足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这不仅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提出了新任务,而且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结合教育的实际,遵循教育的规律,树立新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及监控机制,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为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决策研究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通过教育科研 ,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 ,发展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制”全面论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省基础教育得到较快发展。继l992年全省普及六年义务教育之后,1998年实现了“两基”。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加快了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5所普通高中经过检查评估后纳入省重点高中管理序列。2003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意见》,各地掀起了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高潮,全省新建、扩建、改建高中学校校舍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有18所普通高中进入重点高中管理序列,全省优质高中比例达到了46.6%,同时,启动了示范高中建设工程,对21所申报学校进行了检查评估。全省高中教育形成了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决策研究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通过教育科研,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发展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制”全面论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科教兴国”,基础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如何强化学校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的学校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要使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探讨和揭...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当前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众多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安实验中学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硕果累累。实验班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促进了师生共同完善发展。这里刊发他们就该课题研究撰写的一组文章,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值得一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简介:“新基础教育”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新基础教育的“新”是相对现有的基础教育而言,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探新两方面。在理论上要对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作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新基础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实践模式。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开设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 1.是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完善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模式真正地得以实施。湖南省的地方课程建设可以说,也是在边实验、边修改、边试行的三边模式中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一开始,自动转入了一些课程为地方课程,如“中小学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