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杜老师:"风筝"一词首先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第54页,"筝"标注了第一声调符号。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中也出现了"风筝",但是教参中强调"筝"要读轻声。在《现代汉语小词典》中,对"风筝"一词中"筝"的注音也是轻声。我想请教您,哪个读音是正确的?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孙怡孙怡老师:风筝的"筝"在普通话口语中,是读轻声的,因此《现代汉语词典》中"风筝"的注音为  相似文献   

2.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对轻声词的拼音标注、排版等因素是造成留学生习得轻声词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缺乏统一规范标准不利于教学是造成目前教材轻声词注音乱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放宽轻声词标准、坚持拼音的工具性等方面改革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轻声词注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某些古诗文的注音和解说存在一些问题,这表明即使是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仍有一些内容会牵涉到古汉语等方面的深层次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第四讲“教材改革及实验”内容分五个部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集中识字教材;“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丁有宽读写结合实验教材;其他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5.
1.关于注音方式新编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对轻声音节的注音方式没有统一的格式。大体存在以下两种方式:①标注原调,如第六册P_(23)“宽敞(chǎng)”、第八册P_(36)“吆喝(hè)”。②标注实际读音,如第七册P_(123)“麻烦(fan)”、第六册P_(50)“豆腐(fu)”。  相似文献   

6.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词语注音错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了词语注音错误。这样,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影响了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进程。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目前较常用的一些对外汉语教材词语注音的考察,揭示其中轻声标注存在的分歧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以期对对外汉语教材轻声标注的规范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种典型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的编选及教学实践考察,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不明对仗而出现编错、读错问题,因不知平仄而出现的标音、错读与版本选择问题,题目标注不够精确问题,古今声调、韵母演变与注音问题,以及绝句和律诗等潜在问题。为此,提出改进建议: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诗词格律知识的教学要求;请权威诗词专家参与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与审核;加强师范类大学中文系学生的传统语言学和诗词素养教育;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诗词修养;借助吟诵体验诗词格律。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低段教材,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吸取“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成功经验,选编了大量的纯拼音词语、句子和句群,课文也全文注音。仔细看看这些拼音教材,它对轻声注调的方式不统一。这不能不说是教材的一个缺陷,应予以调整,完善,使其统一。一、单纯方位词或表方位义的词素,如“上、里”等,附在其他词语或语素之后时,通常念轻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通常要包括选文、知识、助读、练习等多个系统。好的教材每个系统都应当精益求精,成为师生学习的标准和典范。教材注音属于助读系统,当然也应该如此。然而,考察一些初中语文教材,就会发现其注音显得颇为草率。下面不妨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说说语文教材注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推导出光波叠加后光强的一般公式,讨论了光波相干的必要条件,并指出许多光学教材把振动方向相同列为相干的必要条件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引言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针对影响引言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些失范现象,从引言内容取材、文献考证和写作要求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连,分析提高引言表达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关于女子——苏州女中讲稿》讲演的时间、地点在最近出版的相关论著和文集中出现讹误,反映了目前编辑出版现代作家作品集及相关论著存在的疏失。从辨析此次讲演的时间、地点切入,追溯被时空遮蔽的徐志摩讲演的声音和表情,我们发现在朋友中以风趣健谈著称的徐志摩其实不适合讲演。比较而言,徐志摩讲演的内容相对单一,涉及领域不广;采用“牛津的方式”,讲演程式化;讲稿文学性强,现场效果较差。但《关于女子——苏州女中讲稿》却令苏雪林印象深刻,探究个中缘由,可得出富有启迪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pproaches learning as a response instead of the acquisition of something previously expected. More specifically, it describes a process of argumentation o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 a classroom situation in school science amongst 15-year-old students in Sweden. The analysis of an argumentation on abortion in a science classroom highlights how science content becomes relevant to students?? experiences, but also how the students?? unique voices shift focus and cause displacement of the science content.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some of the tensions and possible conflicts that may lead to the exclusion of different voic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ocusing the research or education on questions that argumentation brings to light creates interest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o identify and incorporat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the classroom. The results indicate, however, that students?? spontaneous acts lead to some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a point of contact with the rational discourse of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哼鸣训练是学习声乐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习者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获得高位置的声音;能较好地使喉部肌肉放松,进而有助于打开喉咙,克服初学声乐的常见病;并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使真假混声自然,声音统一,从而使歌唱技术得到明显的增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提高经贸件汉译英译品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对两个件英译质量的分析,归纳出一些汉译英的基本原则以及控制译质量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几年来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下图书流通工作经验教训的分析,探析了常见图书外借差错原因及处理措施,提出了如何确保图书顺利、安全、高效流通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章列举了英语学习中学习常犯的错误类型,并从内因和外因以及相关方面对其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指出了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了解错误起因和尽量避免犯此类错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话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同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新闻媒体编校质量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字词使用方面的差错,有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重复多余,有的是逻辑混乱,有的是知识性的错误,有的是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还有的是由于校对不细致而产生的差错.本文就报刊编辑、校对中常见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这些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小问题,其实“小事”不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only lies in its deep theme and striking arrangement of events,but also in her accurate and vivid language.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Whuthering Heights in the light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The detailed version comparis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in lexicology and syntax.After comparing two versions,the author noted that both Yang and Lu still commit some mistakes because of ignorance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in view of this mistakes,the paper offers some revised translation texts for reference only.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comparison results may be beneficial to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