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即利己性和利他性。当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是经济人,具有利己性;当人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是道德人,具有利他性。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活动领域不同,是各自分离的。认为经济人的利己心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经济人的利己行为不能干预,尤其不能用遭德人的利他性来干预经济人,如果干预过多,则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斯密的《国富论》论述了国家增加财富的基本方式,同时也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动机,即人的利己性.斯密认为利已是人的本性,但是利己不同于自私,利已往往要通过利他才能实现.市场机制是利己与利他的中介,利己会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利已与利他相结合,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在此基础上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的思想,认为在国内政府要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在国际上要展开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原则成为贸易和平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3.
在利己心理的驱使下,经济行为是否只具有利己的一元性,或者是利己与利他二元属性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运用改进的支付矩阵模型与KMRW声誉模型来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中利己心理会导致怎样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人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问题。模型考虑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局中人的理性程度以及博弈的次数等影响因素,得出合作共赢才是最优策略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互惠模式--亲缘互惠、弱互惠(即互惠利他)和强互惠,与此对应,国际关系的三大互惠模式分别为同质性互惠、互利性互惠和共同体互惠.三大互惠如果从行为上分析,均具有利他的结果,因而不能有效区分彼此.但如果从动机和伦理取向上划分则简单明了,亲缘互惠和弱互惠表现为"开明的自利",价值指向是自我,而强互惠表现为"无私利他",价值指向是他人.互惠研究除了探求互惠本身蕴含的伦理取向外,还必须深刻探求这种伦理取向的动力源,即施动者伦理意义上的利他性和利己性的动力源是什么?亚当·斯密陷入了"因为行为体天生具有双重经济秉性从而既会利他又会利己"的循环论解释,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家本性的生成提供了更优的解释,因而对"国家伦理取向的动力源"问题的回答坚持的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经济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并指出两者借助于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统一,从而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斯密"经济人"利己与利他人性观的辩证统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视野中,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利他选择,是由个人的实践成熟度来推动的,从物质利益支配的被动利他选择(实质利己)发展到由自我发展提供能动支持的主动利他,既是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进程,也是社会共同体所需的价值原则.依据人的依赖性、基于物的依赖性的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发展三大形式,以利他与利己变动展示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进程,表现为从原始血缘性利他本能到个人利己主义经济理性再到自由自觉的利他主义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7.
温旭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54-57
"斯密悖论"指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人和《道德情操论》中以同情心为核心的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一个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着这一"悖论"的研究持续不断。借助古诺模型的方法对"斯密悖论"中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进行博弈分析,试图提出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体——经济道德人。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利己——损人、利他——损已往往被被认为有必然联系。根据伦理学、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与字源学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1.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反映了道德的实质内涵;2.为已利他是道德恒常性的表征。在道德教育实践方面,应该承认为已利他和纯粹利己的合理性,并根据孩子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有实效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斯密问题引发了学术界长达百年关于人的本性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激烈争论,但实际上在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里,利己与利他可以实现辩证统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和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应在利己与利他间寻求其"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契合点,做"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体,这是重新审视斯密问题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关系 ,对正确理解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和对我国当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 ,亚当·斯密的学术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并不存在“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矛盾。错误地理解、歪曲他的思想不仅会带来理论上的混乱 ,而且会给实践带来危害。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应当具体地、辨证地把握。在此基础上 ,提出加强法律和道德建设来协调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的时代背景下,完善和发展集体主义,丰富集体主义内涵,对集体主义的道德思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集体主义中存在利己与利他的问题,集体主义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有实效的创业教育训练,提高新世纪大学生创业素质,对大学生创业倾向与人格特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选用人格问卷和创业倾向调查问卷,对3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创新导向和个人控制明显强于男性;在人格特质的适应性中,强适应性的人较弱适应性的人有更强的创新导向、成就导向.强适应性的人没有弱适应性的人有责任感、个人控制强;人格特质中的开放性越高,大学生的责任感越低;人格特质中的利他性越高,大学生创业倾向中的创新导向、个人控制、自我尊重、责任感越强;人格特质中的道德感越强,大学生的创新导向越强.  相似文献   

13.
人的利己本能,是先天存在的。而人的利己意识却是后天形成的,它受到人的利己本能以及物质资源有限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利己意识的主导下,人在处理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关系时,亦可做出一些具有利他性或者互利性的制度选择与安排。正是人的利己本性(包含利己本能与利己意识)才是法律与道德得以产生的根源,是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前沿问题是指“有较强现实意义的前瞻性高教理论问题或有较强理论‘贡献度’的重大高教实践改进问题”,根据“问题”本身是出于社会的需要还是发乎研究者的个人意向,我们可把问题分成“利他”与“利己”两个维度,“利己利他型” 、“利己非利他型”、“非利己非利他型”、“非利己利他型” 四种状况。高教前沿问题可分成学术性探究的高等教育学前沿问题与政策性分析的高等教育活动前沿问题两大类。高教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与基础研究问题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立足基础,抓住前沿,适度投注热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比较了大学生精神性、社区感、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男生的内向性、社会外向性、社区感和幸福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个人外向性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大四学生的社区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大三、大四学生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大学生精神性、社区感和幸福感的结构方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良好.(3)内向性对社区感、幸福感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内向性对幸福感具有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说话者的利益倾向性角度,虚假话语可分为利他型虚假话语、利己型虚假话语、既利己又利他型虚假话语。其中,利他型虚假话语的交际目的是维护或实现听话者利益,具有善意性与无偿性特点。研究利他型虚假话语有助于人们客观评价虚假话语,正确认识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几千年来哲人和贤达在这个有永恒性的问题上进行着无休止的争论。本文拟就人的利己行为、利己心理和私心产生的根源作深入探讨。 (一) 英国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家R·道金斯在1977年写了一本叫《自私的基因》,(我国科学出版社已于1983年出版了中译本)。目的是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关系的商品化,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多变,人们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中,因此,从理论上弄清利己与利他复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对于和谐社会生活,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一、利己与利他关系的历史发展在极其低下匮乏的原始经济基础上利己与利他是自发统一的。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的早期和中期,这时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生产不管是采集还  相似文献   

19.
利他行为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依照传统方法无法超越先哲的解答.唯生物学家开辟了解释这一问题的新路.他们首先雄辩地论证:无条件利他难以逃脱自然选择的剪刀.其后汉密尔顿的"亲选择"理论和特立弗斯的"互惠"理论解释了有限利他存在的根据.达尔文道德问题笔记136年后的问,显示出他承认道德的先天性基础.循着这一思路,本文论证了"移情"是对陌生者施予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之根源.本文的结论是:人在更大程度上是利己的,但不乏同情心,会被他人的不幸所打动;这两种本能共存在个体中.很多常常以为的文化与本能的冲突,其实是本能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感于诸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志愿者服务等利他行为的稀缺,认为:"道德冷漠"已成为当前道德生活的一大顽症.[1]这个判断代表了一种对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教育的思维定势,即想当然地将利他与利己对立起来,并偏执地认为利他是善的和道德的,而利己则是恶的和不道德的.其实,利他与利己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