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然新课的导入方法福建上杭县古田镇文元小学赖小平小学自然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自然教学内容极为广泛、丰富。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上自然课特别感兴趣,但若引导不好,会上成游戏课。因此,教师对自然课的导入法必须事前进行研究,采用有利于把...  相似文献   

2.
民间儿童游戏发展困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儿童游戏是儿童进行嬉戏娱乐活动的载体,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伙伴;民间儿童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曾经广为流传。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变迁,民间儿童游戏逐渐由繁荣走向了衰落。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民间儿童游戏的发展困难进行成因分析,认为:生存环境的恶化、异化现象的发生以及游戏精神的丢失等因素致使民间儿童游戏当前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境界。另外,对于民间儿童游戏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客观上要加强其生存条件的改善,主观上应提倡对单纯游戏精神的张扬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文化的实质是游戏,儿童游戏是儿童文化存在现象的呈现.儿童游戏孕育生成儿童文化,文化又制约着儿童游戏,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媒介.因此,成人应尊重和理解儿童的游戏天性,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纯真优美的儿童天性是对成人及其文化的丰富和滋养,成人应真诚地向儿童学习,只有这样人类才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音乐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必然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其独有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音乐游戏在儿童的认知、个性、心理、智力、运动等领域的教育价值,让音乐游戏在促进儿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民间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场地与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外来文化、新媒介的入侵影响,传统的儿童民间游戏开展得越来越少。这里从家庭、幼儿、教师和幼儿园4个方面分析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现状,从儿童民间游戏能够发挥启蒙教育、锻炼体能、培养优良品质等方面阐述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实施运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游戏权是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儿童游戏权的保护和实现直接关乎其全面和谐发展。鉴于游戏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入手,分析儿童游戏权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园保障儿童游戏权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强调的创意美术课是结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陈鹤琴的"美育生活化"理论,从儿童生活方式出发,基于席勒"艺术来源于游戏"理论,开发趣味创意美术课,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培养儿童爱自然、爱生活的品质以及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儿童生活艺术化.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创意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优化儿童生活方式,还将引发学界对于儿童、对于美术教育以及儿童幸福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与认知.  相似文献   

8.
儿童良好的社会化发展能力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素质,培养和发展儿童的社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入手,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除了向儿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体质外,还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游戏过程帮助儿童形成公平竞争、不畏挫折、敢于拼搏、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规则意识、利他取向、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因此,探讨体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对特殊儿童游戏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自闭症儿童游戏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类,具备丰富的教育价值,挖掘民间游戏在学前特殊教育中的教育价值,对推进学前融合教育进程和拓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分析讨论民间游戏如何增进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假想游戏伙伴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假想游戏伙伴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儿童思维能力发展,发展儿童语言能力,拓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研究儿童的假想游戏伙伴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获得了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主办权,成为继广岛、釜山之后第3个举办亚运会的非首都城市。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对广州市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与城市形象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广州将迎来迈向国际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空前机遇,广州城市发展将利用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全方位地向国际大都市接轨,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民族体育是产生于不同民族文化之中的体育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现代体育是构建在民族体育经过多层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在全球化视角下,民族体育的多元化发展需突出基本文化内涵以保持其特性,同时坚持"和而不同"保留其差异性,逐渐走向开放,促进不同民族体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影响南京市各阶层现场体育观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属性、竞赛、声望、运动经历、生活舒适度、观赛舒适度、欢迎度和经济八个影响因子发挥主要作用。综合各因子的特点认为:在吸引和培养观众时需重点考虑对南京中间及以上社会阶层的男性人群的吸引,对比赛级别和明星人物的特别宣传,尽可能给人们制造亲自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现场体育比赛的机会,将门票销售和各个生活区的大型超市联合并将主流票价定在100元左右,从南京本地的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入手组织各类培训和比赛是提高人们现场观赏率的切实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游戏与体育本质精神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活动是在固定时空下进行的,带有规则的、自愿的、具有约束力的娱乐消遣,它属于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行为.体育运动是人类身体本能之中蕴涵的那些运动能力、行为方式、活动内容和能量发泄,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就是游戏活动本身隐含的那些最为实在的、自然的文化和行为内容,是游戏语境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其中隐含着对于人类起源的解释.站在哲学的视角解释游戏本质精神中的体育运动,对游戏活动与体育运动进行哲学梳理.  相似文献   

15.
足球属于实体球类游戏,正因如此,其与狩猎的关系更为紧密。从竞技内涵的角度看,足球与其他球类项目一样,是一种对远古狩猎行为的一种纪念方式。英文"sport"一词本就含有狩猎之意,足球的狩猎基因散落在足球游戏肌体中,足球的狩猎寓意还涉及人与动物多元性关系。足球在英格兰并未遭到彻底禁绝,因为它承载了岛国国民的思维特性,延续了日耳曼人的行事风格,还继承了罗马帝国时代的生活风尚。狩猎精神对球类项目皆有贯通作用,足球之于球员,兼有三重角色,分别为猎具、伴侣与猎物。足球与狩猎的关系呈现出了复合性特质,足球一直有一种简单、自然、便捷的快乐感,足球由此而缔造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并在现实中重新生发出一种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与生态观。  相似文献   

16.
知识资源、经验资源、身体练习资源构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其中,知识资源系统由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资源、运动项目知识资源和健康知识资源构成;经验资源系统由学生的家庭生活经验资源、社区生活经验资源和学校生活经验资源构成;身体练习资源系统由单一动作结构身体练习资源、组合动作结构身体练习资源、活动性游戏资源和运动项目资源构成。  相似文献   

17.
北京成功地获得了 2 0 0 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无疑为武术进军奥运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然而 ,武术要进入奥运 ,必然要失去一些民族的特色。本文具体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条件和障碍 ,以及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体育属于体教分离前的体育与文化均衡发展的模式,它展示出体育的自然性、健康性和融通性形态.中国近现代体育发育不良是儒学的教义对游戏、竞技、身体的歧视所致.儒学对梦想、游戏和童趣的相对漠视还导致国家创新力下降,限制了体育法系的发育.中国近现代体育人以文化人为主体,而当代体育人本身则以非文化人为主导力量.身体的游戏可以固化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中国近现代体育大体属于英美体育法系,它昭示出体育生活化、日常化和时尚化的模式,而中国的当代体育模式是沿袭了德日体育法系的衣钵,具有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繁盛模式的基因.中国大地上诞生的两种体育法系的再度融合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扩大游戏活动范围的人数有显著性增加,竞争性增强,活动的焦虑明显降低,幼儿的想像力有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