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文学受到了全方位的挑战。网络文学中“文学的消解”首先便是创作主体成员的改变。其二是网络文学创作目的和意义的改变,它使创作主体改变了对文学形式、内容的观点。第三是网络文学评论呈现出一种无深度的溃散。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人们的艺术思维模式与审美习惯。它拥有诸多物质技术优势,但当前创作上和表现上的不尽如人意使其陷于尴尬处境,这种尴尬主要缘于对网络文学特性的模糊认识。网络载体的物质特性使网络文学拥有自由性、开放性、大众性、互生性和超文本性,这使得网络文学可以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从语言题材,表现方式,技术手段,创作水平四个方面批驳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景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类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因此网络文学发展前景光明而广阔。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文学界新的注目焦点,本文从网络文学当前的主力军———网络爱情小说入手,简要论述新的文学载体赋予的网络文学新特点:网络促进了文学创作主体的广泛化,众多的网络写手在创作中坚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网络文学从文风到词句和意象的运用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载体优势决定其有着独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游移于网络、文本建构的随意和散漫、新旧文学秩序的混乱及生存成长的艰难和困惑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在艰难的重新建构中遭遇的内外文学境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分析了造成艰难境遇的本体原因,提出了网络文学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学的繁荣,网络文学有以下几个特点:创作主体平民化、自由化;创作过程快速性、交互性;表现形式多样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它选材的相对狭窄约束了受众视野,对于传统文学在表现主题和创作手法上造成了冲击,但同时也成就了一大批“网络作家”。  相似文献   

7.
因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交流方式和传播方式。这些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对文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社会学、文学、写作学、文化学四方面探讨网络文学存在的意义,揭示网络文学的存在对中国文学未来发展路向的影响,更深刻地理解这场已经悄悄开始的文学变革。  相似文献   

8.
现代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让网络文学创作成为了年青一代人群的时尚,它所蕴含的大众性、自由性和非功利等特征的创作理念使网络作者的个性和个人情感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和张扬,它的写作更符合人性的自然状态、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通过网络文学发展改善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念,就可以让文学在当代的发展中寻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的挑战--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成员的改变 ,网络文学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形式的消解以及网络文学评论的溃散 ,大致可以构成网络对于文学的冲击和网络文学评论的现状。面对它带给传统文学的影响和冲击 ,理当引起更广泛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现象,它的风起云涌,是外部社会和文学内在趋势等诸多因素形成合力的产物。本文把网络文学置于当代的文化境遇之中,从双重视角入手,把握网络文化、后现代文化思潮以及当代小说对网络文学美学特征与审美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文学的结合,催生出一个新的产物:网络文学。随着近几年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这个新型事物正逐渐改变着大众的传统文学观念。深藏于网络文学中新的人文特征引起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是非争论,新的人文向度也必然随着这些争论的深入而彰显出来。文章就网络文学的定义与发展、网络文学的人文特征以及如何重建网络文学的人文向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给人们建构起一个个全新的活动空间,网络文学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事实上,它只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承载、传播文学文本的新媒介。面对不断功利化的世界,文学在提供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时,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应该坚守文学的内涵,应该考虑社会影响,完全用市场标准取代了文学标准是不可以的,应注意作家正在被市场与消费的黑洞所吞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当令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采访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图书馆图书的采访应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创造的条件,探索图书馆采访的新模式.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效果。图书的现代化采访得益于不断提高的图书馆信息建设;图书馆信息建设也将因图书采访工作的改进而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诗歌成为一种真正"零距离"的文学样式。新世纪十余年来,人们渐渐从创作、接受和传播等文学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认识网络诗歌,及其存在的审美悖论。"距离"对于文学生产消费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诗歌的建设性发展应该从对"距离"消亡的警惕开始,葆存诗歌的诗意审美。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文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新媒体文学加速了产业化的进程,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影视文学等新媒体文学形式繁荣发展。但产业化进程也导致新媒体文学过于商业化、娱乐化、技术化,使其失去文学原有的精英意识,其审美精神亟需重建。新媒体文学应保持内在的文学性,培养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坚守人文精神,树立多元开放的批评观念,以重构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爱国主义"现象始于公共事件频发的2008年,后于2019年达至高潮,其艺术表现可概括为"涉边文艺"。"涉边文艺"形成于媒介融合,所谓媒介融合不仅是新旧媒介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国家与公众重新链接的过程。新媒介文艺往往以国际关系为素材和背景,或者以其对公共事务的表征在全球网路中产生涉边功能。因此可以说,新媒介文艺即涉边文艺,它的产生标志着国家和国民的历史性重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带来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有上网文学、网上文学和网话文学组成,其中真正把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区别开来的是网话文学的超文本艺术语言。从文学传播媒介的发展来看,网络文学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网络文学总体上有普泛性、宣泄性、非功利性、通俗性、灵动幽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成为文学新宠,是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学现象。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和消费社会的转型,网络文学也据此作出了自适性改变:一方面它因无法疏离"图像转向"的时代而不得不与图像频频联姻,另一方面它又因无法避免消费社会带来的挑战而不得不与"符号消费"彼此依附。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成分加以考察,对此双重语境加以审视,能够管窥网络文学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上和图书市场上火爆的穿越文学琳琅满目,尤其是随着电视剧《宫》、《神话》等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穿越文学的浓厚的兴趣。穿越文学的浪潮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束缚的思想松绑,也让写手们一展身手,穿越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但是,穿越文学的时兴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弊端,穿越文学要想有个长足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诞生。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具有自由性、交互性等特征,但由于写作主体、写作旨趣、写作风格的迥异,也给它带来一系列不可摆脱的二重性矛盾。对待网络文学我们应该持有辩证的理论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