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测试手段表明:纳米TiO2/SiO2粒子焙烧后主要以锐钛型存在,有Ti—O—Si键的产生,复合粒子的比表面积达到389m^2/g。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考查了SiO2负载量、复合粒子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对活性艳红X-3B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Ti)/n(Si)=3,焙烧温度为700℃、粒子添加量w(TiO2)/w(SiO2)=2%时对活性艳红X-3B降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备了TiO2/SiO2复合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W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XRD和LRS等技术研究了TiO2在SiO2表面及WO3在TiO2/SiO2复合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TiO2在复合载体中的载量低于其分散阈值时,它在SiO2表面呈单层但非密置单层分散;WO3在催化剂中的载量低于其分散阈值时,它在复合载体表面亦呈单层但非密置单层分散.TiO2在SiO2表面上的分散可改善WO3的分散状态,提高WO3在SiO2表面上的分散阈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沉淀法制备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光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研究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性能,通过TG-DTA和UV-vis等方法研究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相变过程和光吸收特性。TiO2纳米粒子与Fe2O3复合后,TiO2的光吸收阈值发生红移,向可见光区拓展。Fe2O3复合量对复合纳米粒子的气固复相光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量n(Fe)/n(Ti)为0.5%。  相似文献   

5.
激光重熔Al2O3+13%wt.TiO2-SiC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技术,以纳米SiC材料为填料,在45钢表面,制备了Al2O3+13%wt.TiO2-SiC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纳米SiC复合陶瓷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重熔层由仪-Al2O3、TiO2、Si、SiC以及新相Al4C3组成。在激光的作用下,原等离子喷涂层的片层状组织结构得以消除;纳米SiC颗粒填充在大颗粒Al2O3或TiO2之间。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BaCl2-H2O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O2纳米颗粒在共晶盐BaCl2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考察了分散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对TiO2悬浮液的分散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TiO2粒子的体积分数表征纳米TiO2在共晶盐水溶液中的分散状态,并利用稳定机理对共晶盐水溶液中TiO2分散稳定性作了解释。最后获得了一种较好的制备纳米复合蓄冷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TiO2多层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使用旋涂方法在单晶硅片、石英玻璃和K9玻璃上制备SiO2/TiO2系列多层膜。采用椭偏仪、透射电镜等对所制得的多层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对SiO2/TiO2多层膜的制备非常重要。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改善与优化,可以镀制出性能优良的SiO2/TiO2多层膜,以用于微型谐振腔、滤光片、一维光子晶体和传统的光学高反膜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使用自组装法制备得到SiO2颗粒,测试得到其平均孔径约为3.61nm,此孔径大小与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分子层间距有关。将自组装得到的SiO2颗粒依次浸泡于硝酸银(AgNO3)溶液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中,反应后光照此混合液得到复合材料Ag-SiO2。此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红外光谱(FT-IR)来表征,产物为球状复合颗粒,其中Ag纳米粒子被均匀的锁定于SiO2颗粒中,避免了Ag粒子的聚集。在抗菌性测试中发现此复合颗粒的抗菌性优于单一纳米Ag,文中还讨论了此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Pickering微乳液法合成聚苯胺/TiO_2复合纳米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水热法制备的超细金红石型TiO2纳米粒子为乳液稳定剂和前驱物,在甲苯/水微乳液体系(Pickering微乳液)中成功地制备了聚苯胺/TiO2(PAn/TiO2)复合纳米微球.用TEM,SEM,IR,TG-DTA等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化学结构、相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形貌呈球状,尺寸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6nm;由于TiO2的存在,与纯的聚苯胺相比,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晶化度较低;TiO2和聚苯胺分子链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系列载银TiO2光催化剂,测量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Ag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ζ电位,研究了制备条件对ζ电位的影响。以甲基橙为构像化合物研究了系列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同时,探讨了TiO2-Ag催化剂表面ζ电位与光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iO2-Ag催化剂表面ζ电位越高,光催化降解效率越好。实现了载银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面电性质表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_2/SiO_2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_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O_3在TiO_2/SiO_2表面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MoO_3/TiO_2—SiO_2、MoO_3/SiO_2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环己烯加氢和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1)TiO_2的加入有利于加强MoO_3与SiO_2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_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提高其分散阈值:(2)当MoO_3载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和BHD活性随MoO_3载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能明显体现负载型Mo催化剂在HDS、HYD和BHD反应中的阈值效应;(3)MoO_3/TiO_2—SiO_2催化剂的HDS、HYD和BHD活性都较MoO_3/SiO_2催化剂高,TiO_2能很大程度地改善MoO_3/SiO_2催化剂的HDS、HYD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SiO2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对其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效果、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草酸铌水溶液浸渍法将Nb2O5负载于锐钛矿相TiO2 (A-TiO2)、四方相ZrO2(t-ZrO2)、γ-Al2O3和SiO2表面.对于多晶载体,采用x-射线相定量分析技术与“嵌入模型”理论分析能获得一致的单层分散容量,但因多晶载体表面空位密度与结构不同,“嵌入模型”难以分析分散物种NbOx在载体表面的聚集行为.而在非晶载体SiO2表面,Nb2O5的负载过程更适合采用“羟基滴定模型”,NbOx物种在载体表面分散与集聚同时进行.载体在Nb2O5负载过程中呈现较强的载体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量子尺寸TiO/SiO2复合微粒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溶液-凝胶方法,制备出TiO2及不同配比的TiO2/SiO2粉末,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以及对污染物NO2^-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TiO2/SiO2复合微粒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微粒,并且质量比m(Ti):m(si)=2:1时催化降解NO2^-最佳。制得TiO2微粒以锐钛型高度分散在TiO2网络中,粒径约12nm,并与TiO2形成Si-O-Ti桥氧结构,提高了TiO2微晶的热稳定性,UV-vis吸收光谱显示复合微粒的光谱吸收发生蓝移,极利于吸附降解NO2^-。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铜、二氯化锡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软模板,制备CuO/SnO2/TiO2纳米复合物。分别用SEM、XRD、IR、UV-vis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CuO/SnO2/TiO2晶粒由锐钛矿相的TiO2、金红石相的SnO2和单斜晶系的CuO组成。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O/SnO2/TiO2纳米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玻璃片作为基片,首次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得TiO2/CeO2/SnO2薄膜,该薄膜厚度均匀,且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光致超亲水性。主要研究了薄膜厚度、热处理温度对复合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DTA-TG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的吸收,在光阳极中掺入湿式研磨法得到的SiO2亚微米颗粒。分别对比掺入前后的散射光谱及染色后光谱吸收情况,实验证明,利用此方法制备的TiO2纳米晶体颗粒薄膜,光散射得到增强,经染色后光的吸收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利用此阳极组装的太阳能电池,电流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8.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并将其负载在凹土上,制备出不同TiO2负载量的TiO2/凹土光催化剂,用XRD、SEM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用制备的光催化剂处理直接深蓝模拟印染废水,通过改变TiO2/凹土光催化剂投加量、pH值,考察TiO2/凹土光催化剂对直接深蓝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情况,同时考察了TiO2/凹土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能力。结果表明:负载量25%,催化剂用量8 g/L,pH=3时处理效果最佳;重复使用7次,其脱色率仍高达9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