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受人类强烈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加速退化和消失正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实施了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与管理行动。但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仍存在较多方面问题,总体保护和恢复成效不足。本文建议,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和修复需要在地球系统科学观的框架下进行,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充分融合其他地球科学学科,研究受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干扰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征与演变规律,并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与滨海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有关未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科学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对未来湿地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湿地船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相似文献   

3.
湿地船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综合体,其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从湿地系统保护存在的问题、湿地保护面临的威胁以及湿地保护的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我国湿地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湿地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盐城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本文研究了盐城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管理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18)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多元化评价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措施以维系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措施。然而,对于湿地价值的评估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学术界都未曾形成统一的意见,对湿地价值的计算结果会由于所选取的评估对象、评估角度和评估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评估存在难以量化和重复计算的问题。基于此,采取多维度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生物多样性摇篮。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湿地、森林与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人类息息相关。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北海湿地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33处国家重点湿地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东北方向的北海乡境内,距县城12.5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火山堰塞湖湿地,由北海和青海两个湖泊组成。北海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在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具有生物多样性复杂、生产力极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自然-人为双重作用下扎龙湿地水文情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夏清  章光新 《资源科学》2010,32(12):2316-2323
湿地水文情势制约着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从而影响到湿地类型分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扎龙湿地是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水年需要人为补水来维持水文情势。分析人为补水条件下扎龙湿地水文情势,为确定湿地生态补水机制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1971年-1987年和2001年-2008年两个人为补水期,利用收集到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扎龙湿地水循环要素特征和水量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年,人为补水量是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在自然和人为补水双重作用下,扎龙湿地蓄水量是增加的,有利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此外,人为补水有利于湿地地下水位的回升和维持地表水位的相对稳定,对于植被的演替与恢复、鹤类种群的繁殖也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拥有我国最为丰富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及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而承东启西的长江中游是全流域湖泊最集中、支流最多的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域内江、河、湖等湿地水文过程及江湖格局发生变化,湿地生态脆弱性加剧,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湿地生态有退化的趋向,进而影响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综合生态功能下降。同时由于围湖垦殖及湿地农业等方式对自然湿地的利用改造,长江中游构成了自然河湖与人工沟渠、农田镶嵌的复合湿地结构和景观,形成了复杂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高强度开发背景下自然—人工湿地的互动演变机制,考虑不同退化特征的湿地恢复目标与修复路径及变化环境影响下的湿地综合保护策略是长江中游湿地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此为基础,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解析湿地退化动因、受损过程与差异性退化机制,提出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目标、路径及综合保护策略,对实现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孟阳阳  何志斌  刘冰  陈龙飞  刘蓓 《资源科学》2020,42(10):2022-2034
湿地在维系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水文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绿洲湿地的综合监测与评估,是准确认识湿地保护政策成效、加强湿地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的基础。本文利用1975—2015年多时段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效益转移法,定量分析了2000年湿地保护政策实施前后近40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黑河中游和石羊河中下游等典型绿洲湿地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年之前,由于绿洲湿地被肆意开垦,导致绿洲湿地面积均大幅减少且湿地景观逐渐破碎化,损失了较多湿地生态效益。2000年之后,在湿地保护政策实施下,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和黑河中游绿洲湿地面积及其生态效益均取得较好的恢复成效,湿地破坏较为严重的石羊河中下游绿洲,其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主要来源于调节服务功能(占比74%~81%)。③湿地所占绿洲面积非常小,但对绿洲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贡献率较大。因此,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对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景观变迁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生境碎片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动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湿地景观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对敏感的反应,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为了认识环境自然景观变迁所引起的栖息地丧失和土地动物多样性间的矛盾关系,文章阐述了不同环境景观变迁对土地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力图通过发现不同生境类型中土壤动物在景观尺度上的分布规律性,对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提出新思路,进一步充实了湿地景观生态类型的科研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蓝碳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滨海湿地以盐沼湿地为主,红树林面积较小,而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据保守数据估算,当前我国滨海湿地每年通过沉积物埋藏所固定的碳可达0.97Tg C·a~(-1),并将能持续增长,在21世纪末增加到1.82—3.64 Tg C·a~(-1)。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应加强滨海湿地的科学研究,保护现存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停止破坏性的滨海湿地开发活动,恢复和新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其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护生态功能的同时受惠于增汇固碳。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公认的生态系统中,湿地是具有其特殊功能和地位的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研究价值,它不但有着调节气候,改变温差,涵养水源等功能,而且还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生态研究价值越来越被科学家们所重视。但是由于国家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针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一样,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它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971年,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至今为止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张茫  李云  张亚培  王虹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88-289,291
长江口湿地是我国淤涨速度最快,最重要的滩涂湿地。由于河口湿地位于淡咸水交界处,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发育和不稳定状态,系统相对脆弱,外部的不良扰动均有可能打破该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对受损湿地的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长江口滩涂湿地的主要受损现状如外种入侵、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并综述了对其生境进行修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及其反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嫩平原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生态脆弱带,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湿地.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均化洪水、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珍稀物种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松嫩平原湿地的主要扰动因子有气候、火、工程、围垦、放牧、石油开发等自然与人为因子,在扰动因子综合作用下,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减少50%以上,湖、泡面积缩小到30%左右;湿地景观破碎严重,出现"孤岛化"现象;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盐碱化加重;湿地水体大部分达到了污染程度,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湿地生态功能大大下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进行分析,掌握它们的作用过程和反馈机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以及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迂婕  李京梅 《资源科学》2021,43(9):1918-1931
引入湿地修复第三方、运用市场交易手段实现湿地修复和等效补偿是湿地生态管理模式的创新。湿地信用是湿地修复等价交换的媒介物,科学评估湿地信用并完成湿地功能的等效交易,是实施生态修复、保障湿地规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下降的技术依据。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湿地修复补偿中基于面积规模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类湿地信用评估模型与参数,阐释湿地市场化等效补偿交易规则与交易价格制定。研究发现:①两类湿地信用评估方法同时兼顾了生态服务的功能性和市场交易的灵活性,是湿地信用评估的有效手段;②湿地信用交易价格受建设成本、交易时效等影响,是在湿地修复市场供需关系中形成的均衡价格;③设定市场交易规则,制定规范的修复方式,是实现交易生态等效的重要保障。中国应逐步培育湿地修复第三方产业、探索湿地修复市场化补偿模式、开展湿地修复绩效评估,探索和完善如何保障与生态系统服务对等的湿地等效评估技术,为中国开展生态修复市场化改革及湿地修复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其高效、易管理和低运行费用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植物的作用及选择原则,以期为人工湿地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具体分析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现状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干旱区绿洲湿地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分析了绿洲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从绿洲湿地特征研究、湿地动态变化、驱动因子、绿洲典型湿地类型的研究、绿洲湿地保护与PRED可持续发展研究、绿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研究等几方面简要分析了绿洲湿地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