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功利主义在经历了理论复兴之后其内部分化为准则功利主义和行动功利主义两大派别。两种功利主义都是从古典功利主义而来,遵从着功利主义的原则,肩负着复兴功利主义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复兴之路上二者却向入了不同的道路,表现出了不同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功利主义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哲学流派之一,代表着西方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的理论趋向。从古典到现代,功利主义在批判和辩驳中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作为功利主义在当代的新的理论形态,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对传统功利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做出了一定的补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功利主义道德体系,优化了功利主义的理论特质,提升了功利主义的理论活力,实现了功利主义的现代复兴。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针对功利主义的目的论,二是针对功利主义的演绎基础。通过对功利主义的阐述和批判,罗尔斯揭示了功利主义在跨越个人的直觉需求与共同体的价值准则时所遇到的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批判代表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功利主义的基本态度,并由此构成了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政治功利主义集中体现了功利主义的现实主义面向,并在边沁基于英国经验的现代国家筹划方案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从规范权力的角度说,政治功利主义与契约论版本的国家哲学相比具有现实主义取向,是调节性而非构成性的规范。从正当性的实质基础上说,政治功利主义通过“大大扩展了平等的程度”,为英国的现代国家转型提供了实质性的正当性论证。政治功利主义为现代国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契约论传统的国家规范。  相似文献   

5.
西方功利主义学说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作为个人道德体系的功利主义与作为社会和政治决策体系的功利主义这两个方面。本文即是从其作为社会政治决策层面的功利主义政策出发,以剖析与批判其功利主义理论本身所存在的那种不可克服的价值缺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小说主要由政治功利主义小说、审美功利主义小说、审美自足主义(或曰审美超功利主义)小说三种形态构成.政治功利主义相应于启蒙的现代性,审美功利主义小说相应于审美的现代性,它们共同致力于中国现代性的塑造.唯一具有审美自足主义意味并开启了"后现代性"的"先锋小说",亦是审美现代性精神的进一步延续.  相似文献   

7.
密尔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在继承、修正与发展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建构了"密尔式的功利主义",为其政治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其对自由的深刻阐释与解读,凸现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特色。此外,代议制政府是密尔对政治模式的理想追求,且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与影响。在当代,对其政治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经济中的自由思想和道德上的功利主义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原始的功利之说促进了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不断完善又为功利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终完成提供了依据,经济自由、功利主义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理论基石。历史地分析二者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好两个文献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功利主义是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它对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以期在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与功利主义相关原理和特征的过程中,初步追溯马克思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内在联系,功利主义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并以此对边沁的功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政治思想家。他以功利主义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思想,包括政府的目的、好政府的标准和建构政府的原则,从而为形成新自由主义政府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文学具用鲜明的功利性特征,这一特征深烙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印记。中国文人身上固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参与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教化传统以及古代文学的社会功利传统,使五四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思想启蒙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工具。这种文学的功利价值观虽然被“纯文学”的要求排斥,但无疑又是新文学的强有力的共识。五四文学的独立性几乎就成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为艺术而艺术”最终走向了对功利性的皈依。因而,文学的社会性特征才是五四文学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古典效用主义时期的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作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或效用的简单加总;转折时期,新福利经济学流行,其主要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伯格森-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由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提出,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困惑时期;对阿罗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导致在现代出现了古典效用主义的复兴,而这种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效用主义的简单回归.  相似文献   

13.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误解和曲解,但作为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学说,功利主义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本文从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的效果论、功利主义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事功之学”的关系、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五个方面,为功利主义思想辩护,主张旗帜鲜明地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为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功利性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澄清其认识误区是理解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逻辑前提,透析功利主义的实质有利于正本清源。理论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实践上,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着丰厚的践行土壤。  相似文献   

15.
功利主义主导下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时代,功利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伦理思潮。怎样克服它的负面影响,发扬其积极作用,从而树立符合和顺应时代要求的人生价值观,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功用主义伦理学属于目的论伦理学,它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但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快乐论和幸福论。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将功用主义伦理学分为古典和现代两种理论形态,这似乎是在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但这种观点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它只承认功用主义是快乐论和幸福论的一个较为晚近的形式。如若承认功用主义是古希腊时期快乐论和幸福论的一个较为晚近的形式,那么就等于承认了功用主义伦理思想是由古希腊时期的快乐论和幸福论思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历史事实。因此,功用主义本身无论如何改变其理论形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快乐论和幸福论所主张的快乐或幸福等核心概念。因此,将整个功用主义分为前功用主义、古典功用主义和现代功用主义等彼此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论波斯纳经济分析法学的功利主义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纳在建立其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体系时,并没有局限于狭隘的经济理性层面,而是致力于将法律从功利主义向实用主义进行最佳的融合,最大限度发挥法律的社会功能,重视对经济分析法学的哲学基础的阐述。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波斯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而具体分析了其经济分析法学理论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