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我曾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57%;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2%。这些表现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这是我的     
何慧洁 《考试周刊》2013,(70):193-194
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很"自私",不愿与人分享。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正确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的情感。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相似文献   

4.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我普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球的幼儿占57%;有争抢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本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供幼教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曾英 《教育探索》2007,(12):113-114
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很"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正确实施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幼儿人格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4-5岁是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关键期。研究以天津市某公办幼儿园中班幼儿为对象,对实验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分享主题绘本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教学显著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且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间接近显著相关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制玩教具活动是补充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制玩教具活动,扩展了幼儿发展的空间,建立了幼儿的自信,让幼儿在自由、自愿、自觉的环境中发展了智力,也增强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制玩教具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能够让幼儿自觉地进行再创造,通过教师布置的自制玩教具任务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活动体现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交流等促进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创造快乐和自由表现的小天地,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幼儿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与意义出发,阐述了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并从幼儿个体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混龄教育是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对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分析,指出混龄教育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混龄教育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违背分享行为之根本的“伪”分享教育倾向,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幼儿教育者应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社会性教育,通过创设分享的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实践和体验分享行为,并要慎用表扬和奖励等强化手段,在以身作则中把握分享教育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使幼儿与他人更好地交往,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分享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让与别的小朋友玩;孩子正吃着东西,你跟他要,他会马上藏起来说没有了。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些行为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一、激发分享意识1.榜样的力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应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方面的榜…  相似文献   

14.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研究对象与方法针对幼儿行为的发展特点,我们设计了《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并在19个幼儿园对3~6岁的29名幼儿(其中男孩150人,女孩146人)进行了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96份。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六个问题。三个维度分别是:“我对别人”(2、4题)、“别人对我”(1、题)、“别人对别人”(5、6题),每个维度包括积极取向和消…  相似文献   

15.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大多致力于个体自身和环境对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跨民族的对比研究很少。在喀什地区某幼儿园随机抽取40名中班幼儿作为被试,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中班幼儿整体分享水平不高,不分享的幼儿占总体的30%;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不同组别的幼儿之间分享行为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由此造成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学期初,我曾结合"我的玩具大家玩"活动,对本班43名幼  相似文献   

17.
分享行为是人与人交往,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任性刁钻,自我意识很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行为,来建全其人格,促进幼儿之闻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幼儿园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刘敏  张丽 《成才之路》2014,(6):60-61
正"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人分享对于幼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需要创设分享环境,建立分享规则,家园合作,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来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培养。一、建立班级分享区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儿童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分享对幼儿的将来是十分重要的。分享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能使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互相谦让、愉快交流、语言表达等。进入中班后,幼儿逐渐愿意与同伴合作,如果在中班能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进入大班后就能熟用分享的技能,融入各类集体活动中。一、培养幼儿分享意识1.在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分享教育教学活动分享意识的形成应该在潜移默化中  相似文献   

20.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近二十年关于幼儿分享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文献为基础,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方法、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幼儿分享行为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