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UGC机制下档案用户虚拟在线社区构建意义的阐述,解释社区构建的合理性,并通过对不同档案虚拟社区实例的调查,发现每个社区类型的最优功能,并提出最佳的UGC构建途径,具体包括融入TAG、简化注册、把控话题、优化问答生成、跨屏跟进等机制的运用。同时还要注重社区必要的监控与调度,在互联网伦理道德允许范围内,行使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2.
用户产生内容(UGC)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GC(用户产生内容)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主语权。UGC网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UGC网站内容与传统内容有所不同,UGC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UGC模式下需要一定的对策进行内容维护及用户维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情景的UGC质量实时预判的新思路,改进当前单一的基于文本的UGC质量预测方法。[方法/过程]在分析影响用户UGC行为的情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UGC用户行为情景的构成,引入本体来描述和表示用户行为情景,构建用户行为情景本体框架,为UGC质量预判提供情景语义依据。[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增强UGC质量预判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UGC与用户参与的心理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 《青年记者》2016,(14):96-97
用户生成内容(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特点的Web2.0兴起的新概念.随着UGC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日趋流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UGC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其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然而,很少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激发用户参与UGC背后的动机.既然UGC有赖于用户的创造和发布,探究究竟何种心理动机促使用户不计回报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生成内容,对于提高用户主动参与程度、生成优质内容、发展UGC营销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户生成内容(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在类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UGC的概念分析框架。从用户的类型与角色(Who)、内容的类型与属性(What)、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Why)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How)四个维度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深入解析UGC概念中最为本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关键词分析方法,提炼出UGC研究的焦点和重心,归纳出UGC研究的五个分析单元(用户、内容、技术、组织、社会)、四大视角(资源观、行为观、技术观、应用观)和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试图从理论上规范并完善了UGC研究的思路,帮助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在今后的UGC研究中寻找并挖掘相关研究主题,清晰定位研究层次,并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图4。表2。参考文献64。  相似文献   

6.
邓晓磊 《出版参考》2012,(12):15+14
什么是用户生产内容?用户生产内容也称为UGC,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在一些组织中也将其称作UCC(User cre-ated Content)。UGC的概念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的。UGC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分析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平台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和拓展数字囤积领域的研究,并为优化UGC平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红书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UGC平台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软件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态度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意愿,态度、文化认同和实物囤积行为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行为。UGC平台可通过引导用户审慎收藏、提供提醒和定期清理功能、设置收藏上限与分类标签以应对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汹涌而来的信息总是使人不知所措,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在信息的浪潮中如何脱颖而出不断吸引用户成了无法逃避的话题。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选取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信息类型角度,通过实证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UGC用户生成信息类型——心流体验"构建概念模型,以UGC信息类型(情绪型vs.描述型)的组间实验探讨用户原创内容UGC信息类型对用户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用户原创内容UGC信息类型对用户心流体验有显著影响,相比描述型信息,情绪型UGC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更好。  相似文献   

9.
王惠芬  蔡淑雅 《传媒》2021,(1):71-73,75
大数据时代,UGC版权面临UGC权利归属、侵权主体、侵权责任难以认定的风险.区块链融合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为UGC版权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通过有效联结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联盟链和智能合约等功能为用户生成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参与环节谏言献策,以期促进UGC版权管理机制的完善,平衡UGC网站、网络用户、版权人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知乎为案例来探究UGC平台自组织活动,结合知乎UGC自组织机制看,生产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是知乎强化UGC自组织活动的主要着力点。本文发现,知乎通过强用户交互关系与技术驱使下的用户群体协作实现了信息自创生与关系自创生,同时,知乎还通过弹性化协调管理制度提高了用户自组织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最终推动知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自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11.
张一涵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0):145-148
《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以国内外UGC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博取众长,不仅探讨UGC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问题,还分析UGC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应用现状。该书视角新颖、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UGC平台运营商、管理者和交互设计师具有理论指导及实践推动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忠义  郑鑫  王珂莹 《情报学报》2022,(10):1034-1043
作为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重要资源,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日益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信息资源不同,UGC的海量碎片化特征导致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更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知识元为单位,提出了一种面向UGC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通过对碎片化UGC知识元进行抽取、多粒度关联以及多粒度索引的建立,对碎片化的UGC进行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多粒度组织。一方面,以与“检索”相关的碎片化UGC为实验对象,开发了一个多粒度知识组织原型系统,并提供用户接口完成相关的知识检索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4):94-101
Web2.0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体现用户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多种平台,鼓励用户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互联网内容的生产,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概念随之而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UGC类交互网站、移动应用在互联网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UGC动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基于虚拟社区、SNS网站、视频分享类平台三个不同应用平台进行分类概括,总结归纳各类型UGC应用形式的参与动机以及研究方法,为之后的UGC动机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崔波涛 《新闻世界》2014,(5):175-176
作为一家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旅游资讯网站,穷游网较好地把握用户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获取和维护用户方面成效显著。本文以穷游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网站的用户运营,探讨旅游类UGC网站的用户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其激励因素分析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于Web 2.0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综述在线用户分类研究以及UGC动因和激励因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类型和粒度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中采集UGC的用户ID和贡献内容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用户贡献度的用户群体分类框架,包括潜水者、普通参与者、活跃参与者以及核心贡献者四个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参考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通过调研和访谈的方法针对四个不同的用户群体挖掘其在线UGC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探讨其相关的激励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以信息采纳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对移动UGC社区用户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UGC信息采纳在遵循当前的信息采纳意愿理论方面是否存在特异性。[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对移动UGC社区用户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用户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各因素及其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论/发现]在移动UGC社区中,健康信息采纳的一般过程受到用户行为态度的影响;用户的声誉赋予行为直接影响后续用户的健康信息采纳意愿;感知知识共识能为移动UGC社区用户对健康信息的价值判断提供帮助。[创新/价值]丰富了当前有关移动UGC社区和健康信息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证实了行为态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析了声誉特征和感知知识共识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用户生产内容? 用户生产内容也称为UGC,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在一些组织中也将其称作UCC(User created Content).UGC的概念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6):54-59
本文以树洞类UGC平台为研究对象,选择社会安全阀制度为理论视角,结合UGC平台的传播特性,分析用户在树洞类UGC平台中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寻找共鸣的狂欢行为,洞察此类媒介平台作为社会安全阀的时代性和价值性。本文将树洞类UGC平台分为社会类和群体类两种,认为社会转型中的复杂冲突需要树洞类媒介平台发挥情绪疏导的功能,而深度媒介化生存的态势则需要树洞类UGC平台发挥其表达自由、深度匿名的优势确保安全阀功能的实现。本文的结论落脚于用户在树洞中的虚拟宣泄与表达应回归现实,在安全阀的缓解作用之下促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金燕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0):131-139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UGC质量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情绪分析的UGC质量评判模型,对低质量UGC进行及时地识别,有助于舆情监控、规范网络秩序。[方法/过程]首先选取实时热搜话题,抓取与话题有关的转发、评论等用户数据,按照不同时间段内话题讨论的重点对数据进行内容聚类;其次,利用ROSTCM6工具对聚类内容进行情绪分析,捕获UGC的情绪特征和质量特征,挖掘情绪值与UGC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实现UGC质量评判。[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辅助评估某一主题的UGC在其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平均质量,及时发现低质量UGC所处的阶段和位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ERG理论、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TAM模型和上瘾模型分析元宇宙UGC社区用户学术交互行为的动机、要素及关系,从演进机理、形成机制、发展生态三方面解读元宇宙UGC社区用户学术交互行为过程。研究发现,行为要素、行为关系以触发用户感知有用性为行为起点;行为动机帮助用户加深交互行为;整个行为过程以高效安全、网状互联、动态调整为演进方向。研究指出,可通过设置行为管控机制、构建UGC创作铁三角、推动双线行为能力融合引导用户学术交互行为形成;遵循触发、行动、多变酬赏、投入的发展生态,将用户进行UGC学术内容集、显性数据和深度交互行为数据的生产作为行为过程的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