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了政务微信运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提高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效率和能力。【方法/过程】首先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特征,其次运 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关键因素,最后提出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传播主体的利他主义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最关键因 素。网络关系强度、信息公共性、信息传播主体所处的网络核心位置、信息传播主体的利己动机、信息传播主体的 自我效能、信息技术水平都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康英 《情报科学》2020,38(6):139-144
【目的/意义】为识别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升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效 果。【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元人种志对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形成影响因素集,然后通过DEMATEL 方法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和建议。【结果/结 论】研究发现:推广主体维度的形象与权威性、馆员素养与能力、推广支持、服务意识;用户维度的用户需求与期望、 关注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微信媒介平台的即时交互、功能设计;推广设计维度的推广营销策略、媒介推广宣传、 先进技术应用为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熊茵  江山  邢若南 《情报科学》2018,36(11):54-60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使用习惯的逐渐养成和巩固,微信成为社会舆情爆发和扩散的重要场域,准确掌握 微信舆情的传播特征及扩散机制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对微信舆情的传播特征 进行了基础性讨论,结合SIR传染病模型分析微信舆情的扩散机制,并基于以上尝试构建微信舆情引导机制。【结 果/结论】本文认为,微信中的群聊、朋友圈及公众号三类舆情分别具有“关系链”和“多点辐射”式的传播特点,结 合SIR传染病模型分析了微信舆情扩散趋势、并从易感机制、免疫机制、防御机制三方面讨论了微信舆情的多元引 导构想。  相似文献   

4.
张雷  谭慧雯  张璇  韩龙 《情报科学》2022,40(3):144-151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师德舆情微博用户评论LDA模型,可以更精准识别舆情演化特征和分析关键主题传 播路径,帮助高校和相关部门更为有效地进行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方法/过程】本文以“天津大学一教授学术造 假”事件为例,基于 LDA模型构建高校师德舆情下微博用户主题生成模型,采用困惑度评价指标确定 LDA模型最 优主题数,采用信息熵确定每一主题在不同日期的主题强度,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词云展现舆情话题的演 变,最后基于主题相似度确定主题传播路径。【结果/结论】LDA模型和信息熵可以解析出网络用户群体关注的重要 主题热点,精准识别舆情演化特征,识别主题最优传播路径进行舆论引导,对爆发的舆情实现预测和管制优化。【创 新/局限】文章创新性地构建高校学术道德舆情的LDA主题模型,有效确定微博用户群体主题、识别舆情演化特征、 分析主题间传播路径,具有普适性;进一步扩大高校师德其他舆情分析及结合网络舆情情感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 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过程】应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和产生指标进行分析,应用DEA模型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务微博进行分类,从而对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指标进行归纳。【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规模效率表现较差的原因是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率表现不佳;政务微博信息传递规模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足;最后基于投影分析,提出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效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泾 《情报科学》2020,38(6):62-66
【目的/意义】新媒体时代,政务微信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务微信 在强化民生服务、增进政民互动、网络舆情引导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从政务微信与政府治理的概念 属性与内在关联出发,分析政务微信的功能价值及其在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结果/结论】以政 务微信为载体,强化政府“智慧治理”新理念;打造“政民互动”政府治理新格局;构建“协同联动”政府治理新模式; 完善法治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覃志华  刘咏梅 《情报科学》2017,35(5):119-124
【目的/意义】近年来微信已成为民众社交的首要平台,同时也逐渐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但目前针对微 信谣言传播的研究尚不多见。【方法/过程】将微信网络划分为朋友圈网络、群网络和公众用户网络,生成了微信谣 言传播加权有向三层网络,在此网络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兴趣衰减效应的线性阈值谣言传播模型,并利用多主体仿 真平台Netlogo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群的存在改变了个人用户网络节点的度分布,且导 致当节点信任度较低时微信网络比微博类网络更有利于谣言的传播;节点信任度与谣言的传播力度显著正相关; 增大谣言传播阈值和减小谣言传播兴趣值,能有效抑制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信息化时代,网络舆情肆意传播,智慧图书馆承载着信息服务和知识组织管理职责,故构建智慧图书馆的网络舆情服务体系对提升用户舆情信息素养和综合情报能力,协同政府部门舆情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在分析智慧图书馆舆情服务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情报感知理论从需求感知、数据感知、情景感知、态势感知和情报服务五个层面构建智慧图书馆网络舆情服务体系,并针对服务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结果/结论】所构建的智慧图书馆网络舆情服务体系能够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实现需求、数据、情景和态势层面的舆情情报感知,为用户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舆情知识服务。【创新/局限】该研究能够拓展和深化智慧图书馆理论与服务模式,突出智慧图书馆的舆情信息服务价值和数字普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热点舆情识别对社交媒体监管有重要意义,已有方法大多基于语义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技 术,忽略了信息传播中隐含的动态时序信息。【方法/过程】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热点舆情在社交网络中的 多层次传播特征;然后与主题分析模型相结合,设计了热点舆情识别方法。本方法利用了舆情热度与其传播过程 间的潜在关联,摆脱了对语义信息和社会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适用于历史数据匮乏或缺失的识别场景。【结果/结 论】实验表明,本方法显著提升了热点舆情的识别精确度,具有一定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吕美娇  李青青 《情报科学》2022,40(6):141-148
【目的/意义】解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过程,识别用户交互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理者优 化用户体验,提高社区知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信息生态链模型,利用问卷 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交互主体、交互内容、交互平台以及交互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用户知识交互行为影响因素体 系,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结论】根据各因素的关联作用分析,表明了体验感知、 社区氛围、自我效能、价值认知、知识质量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为社区发 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利用 DEMATEL 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交互行为影响 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影响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社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但研究数据存 在主观性,且缺乏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彭程  祁凯  黎冰雪 《情报科学》2020,38(3):145-153
【目的/意义】负面情绪导向的舆情传播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不完全"的复杂网络系统也为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因此厘清舆情传播特征实现精确预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方法/过程】基于SIR传染病模型与EGM灰色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实现舆情预警与舆情防控模型,并利用python挖掘到的政务微博历史数据进行模型模拟与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传播过程中,易感染类网民占比会随着时间演化而不断减小;传播阈值与易感染类网民占比间的大小关系能够预示舆情演化趋势;政务微博通过及时互动能够转移网民情绪,起到一定舆情导控效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舆情监管关乎社会稳定,区块链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应用技术,关于区块链社交网 络的信息传播特征和规律研究将有利于对区块链社交应用的舆情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区 块链和信息传播理论,通过爬虫采集区块链社交网络应用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Gephi进行数据可视化 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网络下的社群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声誉分与用户 度的关系情况。【结果/结论】区块链社交网络为无标度网络;社群间的平均聚类基本一致并且较低;用户发帖量服 从幂律分布;声誉分高的用户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大,其在舆情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 新/局限】基于区块链社交网络应用,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整体社交网络及区块链社群网络的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规 律,后续将采用动态网络、超网络方法对区块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胡漠  张蕴潮 《情报科学》2023,(11):111-119+161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的衰退受到多要素的共同影响,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有助于相关主体提高研判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所处进程的效率,以更少的投入快速准确地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演化进程。【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相关原始研究进行收集、转译与集成,得到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影响要素集;进而采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通过对影响要素集中的各个影响要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的计算与排序,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关键影响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影响要素集中共包含17个影响要素,并从中识别出了8个关键影响要素。【创新/局限】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关键影响要素的作用强度的研究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理 论和应用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以新浪微博话题为实证案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研究,最 终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和 传播规律,为实践层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监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影响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理解网络舆情发 展变化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发放问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影响网 络舆情热度变化的15个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影响关系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政府 危机处理能力、政府应对满意度、领袖意见导向度、话题类型、水军参与度和参与回应数可以视为影响网络舆情热 度评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林  张梦溪  吴江 《情报科学》2022,39(1):31-37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网络舆情传播分析模型,探究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化规律,提出新 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相关网络舆情引导和舆情治理建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从信息、信息人 和信息环境三要素分析舆情事件,构建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舆情传播分析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方舱医 院事件为例,运用主题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舆情内容演进和情感演化规律,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传播特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舆情传播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刻 画公众对于舆情事件的反应,分析舆情传播规律与演化趋势,挖掘不同分析维度的内在关联。【创新/局限】从信息 生态学视角出发,基于内容、用户和情感等维度构建舆情传播分析模型。下一步将结合二模网络、知识图谱等研究 方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中舆情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微博舆情监管是政府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难题。对微博舆情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 解微博舆情传播规律,为政府监管微博舆情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分析微博舆情的社交网络结构特点, 对BA无标度网络进行改进。随后将模糊观点与Deffuant-Weisbuch模型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相似度的舆 情演化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微博舆情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模糊观点的类型对舆情演化的周 期与规模有影响。用户对于热门发现微博的关注度对舆情传播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探讨微博舆情的生成机制以及传播规律。【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微博舆情现状以及网络 舆情参与主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将Deffuant 有限信任模型引入研究中,对微博舆情生 成机制和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网民、媒体以及政府三种主体在意见交互时发挥的作用,塑造了微博舆情 生成的多主体仿真模型。【结果/结论】这对微博舆情的恶意发展和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基于此,提出了进行信 息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柳瑶郭洋 《情报科学》2017,35(10):68-74
【目的/意义】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研究用户使用高校图书馆微信的情况,从而挖掘出影响用户使用高校图 书馆微信的主要因素。【方法/过程】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全国116所“211”大学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 众平台进行调研,建立用户使用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并对模型进行构建与修正, 得出影响用户使用高校图书馆微信的关键因素是核心功能需求与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0.
赵剑华  万克文 《情报科学》2017,35(12):34-38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已习惯在社交网络平台发表意见,进而形成所谓的网络 舆情。准确建立舆情的传播模型,对于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帮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传统的SIR传染 病模型,综合考虑用户的心理特征行为因素,搭建新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并选用粒子群算法,以 2016年内热点的微博舆情事件为例,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优值,并进行实验数据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的 追根溯源心理、持续关注心理以及漠不关心心理等心理特征对舆情的传播特性有重要影响,同时本文给出的模型 由于考虑了用户的心理特征行为因素,模型的准确性相较传统的SIR模型有明显优势,模型拟合曲线与真实数据曲 线基本一致,并且模型拟合值与真实数据的绝对误差值和RMSE值都较低。本文的研究对准确预测舆情信息传播 趋势以及舆情的分析和引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