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创设氛围 1.同学们,你了解大海吗?你体验过海边的生活情景吗?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烟台的海的课文。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接着让学生自由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烟台的海有怎么样的"独特"景观?接下来,我们就研读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师 :同学们 ,你们当中有谁喜欢古诗吗 ?生 :有。 (纷纷举手 )师 :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吟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 ?生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背手摇头 )师 :声情并茂 ,诗韵十足。(师再请其他同学吟诵古诗两首。 (略 )给予适当的鼓励 )师 :古诗不但能够简洁、准确地抒发人的情怀 ,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这里也有一首小诗 ,一首描写乡村景致的小诗。请同学们看投影 (出示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 :大家读完这首诗以后能发现这首…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谈话 ,引入课题1 同学们 ,你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吗 ?那你们愿意当“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吗 ?那好 ,今天这节课是作文课 ,我们上基础训练五的作文课 ,内容是“描写一种小动物”。2 我们班不是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吗 ?下面 ,我们就在红领巾广播站里举办一个新的栏目“动物世界”。这节课 ,老师就请同学们到“动物世界”来当解说员。为了使同学们当好解说员 ,我们先来学习一篇描写小动物的短文。昨天 ,老师叫同学们回家预习《读与写》这本书上第六讲中的几篇描写动物的短文 ,下面 ,我们重点学习《刺猬》这篇短文 ,看看别…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训练1.口算。师: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共同研究的是两位数之间做加法或减法。这个内容同学们已经学过,今天要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甚至有新的收获。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5道大题,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生:有。师:第一道大题是口算,要求我们既不读题也不抄题,而是将结果直接写在本子上,可以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依次出示下列题目)  相似文献   

5.
(师板书并屏显课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精当描写人物》的写作课.学习本课的目标是学会精当地描写一个人物.首先,“精当”是什么意思呢? 生:精确恰当. 师:很准确.描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那人物写谁呢?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作为这节课的写作对象好不好? 生(齐):温馨. 师:好,温馨同学请起立!你最好面向这方,让观课老师也认识一下你.你姓什么?  相似文献   

6.
教学(一)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电脑出示全国十运会吉祥物“金麟”)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谁来了?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到十运会去看看,好不好?师:不过,“金麟”想出几条口算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课件出示口算题。当学生口算到80÷4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口算的;当学生口算到75÷3,口算的速度明显没有前面快时——)师:口算是不是有点难啊?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的方  相似文献   

7.
课前准备1.介绍松鼠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3.每个同学做一个松鼠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跟你们一起上课,你们猜,它是谁?(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松鼠的文章。(板书课题)从松鼠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2.补充介绍:松鼠也叫“灰鼠”。一般长相都是身体细长,尾大多毛,眼大,性格活泼,喜欢上窜下跳,稍有风吹草动即窜入密林或草丛中。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点评:由于同学们没见过松鼠…  相似文献   

8.
师 :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磋商。生 :平时我们描写太阳常常用“一轮” ,这诗里为什么用“一道”呢 ?师 :(用红粉笔在“道”字下面画了一个大问号。)是呀 ,为什么不用“一轮残阳” ,而用“一道残阳”呢 ?难道是伟大诗人白居易用词不当吗 ?请大家各抒己见。生 :大概因为夕阳是残缺的 ,所以用“道”吧 !师 :既然夕阳一半下山 ,一半没下山 ,为什么不用“半轮”残阳呢 ?(笑 )师 :“道”作为量词时 ,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呢 ?(老师降低坡度 ,从“道”字入手要学生组词。)生 :…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新课。1.昆虫是一种小动物,同学们喜欢吗?能画下来吗?2.要画好昆虫并不难,首要条件是仔细观察。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进入昆虫世界,去看看昆虫的形状、颜色和花纹,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二、利用CAI进行有序的观察。1.揭示课题:《精细的描写》。2.[演示CAI:出示各种昆虫的动态图]提出四点观察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走上讲台开始讲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开始了学习,精力十分集中。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老树吗?谁能说一说老树是什么样的?生:我见过一棵老柳树,弯弯曲曲的,还有一个大洞,好像要枯死了,现在又发芽了。生:我见过一棵又粗又高的老杨树。师:你能说说这棵老杨树有多粗、多高吗?生:它有两三个小朋友拉起手来才能抱住那么粗,比电线杆还高。……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明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老树的图画,大家想知道这棵老树的故事吗?生:想。师:(出示课文中老树的彩色放大插图,同时板书课题——老树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老树,说一说,你想知道关于这棵老树的哪些故事?生:我想知…  相似文献   

12.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角,角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特别是角的大小比较,更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如果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思维水平,那么这节课将很难上好。 案例: 师:(出示钟表)请同学们找一找,钟面上有角吗?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师:我会变魔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能把角变大,还能把角变小。  相似文献   

13.
一顺势而导,抓实言语运用 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生:江雪. 师:课前,同学们完成了预习作业.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古诗. (生读) 师:这里有个字,(出示:径)它读—— 生:jìng. 师: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径"?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径"是什么意思? 生:是小路的意思. 师:(出示蓑衣图片)先读好"蓑". (生读) 师:看看图,"蓑"是什么? 生:"蓑"是用茅草和竹叶编成的遮风挡雨的工具. 师:就是以前人们下雨天时穿的避雨工具.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草字头. 师:(出示斗笠图片)先读读"笠",再说说"笠"是什么. 生:是用竹子编的帽子,可戴在头上. 生:因为是竹子编的帽子,所以它是竹字头. 师:读"蓑笠翁"这个词时要注意"翁"的后鼻音."蓑笠翁"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4.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不少古诗,如<静夜思><鸟鸣涧>等,古诗有什么特点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呢?  相似文献   

16.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出示写有2、4、6、8、10的CAI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 一去二三里”。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把古诗读通、读顺。2.让学生朗读。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3.老师范读。小朋友,现在听老师读,看看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时间比较长,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三、借助媒体,步入诗境1.边读诗…  相似文献   

17.
会飞的鼻子     
少年宫兴趣班的铃声响过后,老师笑眯眯地走上了讲台,神秘地说:“大家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到这儿来不就是学习怎样写作文吗?难道……”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画鼻子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8.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以下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1.(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学生交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茉莉花。齐读课题。(1)(媒体出示:缠绵徘恻莫名其妙平淡…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内容、明白秋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热爱与赞美之情。【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复习巩固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原野,和秋天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来重温一下那美好的时光,好吗?生:好。(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大家还记得它们吗?生:记得。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带领大家复习一遍,谁愿意?老师这里有很多五角星,奖励最棒的同学。(指名带读)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他把“苹”ng读成pí。pín生:柱“子”…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导入(略)二、探究悟理1.估计卡片的面积。师:(出示“神奇宝贝”卡片)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生:15平方厘米。生:18平方厘米。生:28平方厘米。师: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们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