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20世纪初在中国爆发的立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民主化运动,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试图以和平的手段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清末留日学生直接推动着中国立宪运动的进行。运动中,他们积极推动全国的立宪人士由分散走向联合,促成全国性立宪团体乃至政党的成立;以各种手段宣传立宪,进行宪政的启蒙;是推动全国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的进行。虽然他们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是,此次运动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其历史作用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2.
张秀红 《教育》2012,(14):21-22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被社会广议的大学"立宪"呼之欲出。大学"立宪"的推出,媒体解读为释放出了高校去行政化的实质信号,也昭示着教育界正迎来了一场大学"立宪"运动。这场运动让人们看到了"教授治  相似文献   

3.
今言预备立宪公会,谈及的往往是郑孝胥、张謇、汤寿潜等公会发起人。他们是历史聚光灯下亦绅亦商的光鲜人物,但公会的实际运转绝非仅这几人所能支撑。在预备立宪公会中从事实际工作的,有相当一批人是学习法政的留日学生,尤以担任公会驻办员的孟昭常为代表。孟昭常先后任驻办员、副会长,执行公会庶务,提倡君主立宪,积极介绍他人入会,与全国各地立宪团体往来联络,主编《预备立宪公会报》《宪志日刊》《宪报》,出版宪政书籍,宣传鼓动立宪思想,组织联络国会请愿,推手之功,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1932年立宪革命是泰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华裔认同泰国的标志性事件.华裔认同泰国,是泰国政府长期执行自然同化政策的结果.泰国半殖民地的国际命运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促使华裔组织或参与了革命,并实施唯泰主义政策以强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清末立宪保守派以民智未开、立宪条件不具备为由反对立宪,实则民智大开本非立宪的必备条件,况且清末民智渐开,人民已具备一定参政能力;保守派又以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立宪可能致乱为由反对立宪,实则立宪是当时解决清政府政权合法性危机、进而解决其他所有危机的关键,立宪有风险,不立宪则必亡;保守派主张开明专制,实则清末并非君主专制不够,而是专制过甚,致使官僚群体治理能力退化,无力应对变局,引发各种危机,专制只会加深危机,最终沦为暴政。在清末具体情势下,立宪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优选项,也是清政府自救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后方民众响应国民政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捐献现款、金银和物品以支援抗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献金运动。与早期自发献金不同,后方献金运动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还有众多的救亡团体组织筹划,因此更加规范,影响更大。本文拟对后方献金运动的组织部门和参与团体进行考察,分析其对全民抗战救亡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官报是推动清末立宪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清政府派遣五大臣考察宪政和宣布预备立宪之后,清廷实行立宪的信息通过官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向外界传达,对立宪思潮走向高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官报的传播不仅有利于立宪思想的延伸,也补充着立宪报刊传播的地域和阶层盲区。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各种立宪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在借鉴国外立宪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形成了“搞宪法是搞科学”的立宪理念,并用这一理念指导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创制,使中国的立宪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在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继承和更新着这一科学立宪理念。在党领导人民依宪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弘扬毛泽东的科学立宪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爱国知识青年追求新思潮、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道路的产物。在此期间,专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各团体在国内组织创办了大量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本文简单介绍这些预备学校的发展情况并剖析了这些预备学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立宪会议在俄国近代历史影响重大,是反对沙皇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追求目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召开了立宪会议,但是在随后却退出并解散了立宪会议。从合法性的角度透视、分析立宪会议的解散,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历史必然。这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了合作,各中间党派也从分散走向联合,试图寻求在组织上的合作。在国民参政会初期最成功的合作,促成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宪政运动,加强了中间党派的联系,直接促成统一建国同志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在明治时代,随着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逐步确立,日本社会各阶层围绕着权利再分配的宪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启蒙期”培养起来的思想家们的宣传鼓动下,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渗入社会各阶层,最终酿成一场规模巨大的自由民权运动。在运动中提出许多带有民主色彩的制宪原则,力图创造出一个与绝对主义政权异质的崭新国家形态。但是,由于运动领导自身的先天不足和弱点,最终都回归到支持天皇制政权建立这一出发点上。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作为中共的基本路线,同样被运用到减租减息运动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深入群众之中,进行“谁养活谁”的思想教育,尽量启发农民的自觉,是中共发动、组织群众运动的重要环节。山东抗日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证明,减租减息与群众运动相辅相成,二者互为促进,相互影响。群众对中共的坚决拥护,正是中共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最宝贵的收获和经验。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由此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被运动起来的群众常有过火行为,因此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又存在严重的“左”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社会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中国曾开展过多次宪政运动,制定过众多宪法或宪法性文件,进行过多种宪政模式的探索和建设,但最后都失败和废弃了。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市场经济的比重较小是经济因素;农民的数量过多而市民的数量过少是阶级因素;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主题是时代因素;列强的侵略和半殖民统治是国际因素。探索、总结这些社会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宪政建设为核心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联省自治运动中,陈炯明、孙中山与广东省宪运动的命运十分密切。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通过省议会,积极推动省宪运动,出台广东省宪法草案,使广东省成为当时最有能力深入推进省区自治的希望之地。但是,围绕着省区自治和国家统一方略,陈炯明与孙中山产生严重分歧,导致广东省宪运动走向消亡。陈炯明与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对立,表征着两种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不可避免的冲突。陈炯明政治主张的最终失败,意味着作为渐进调和的省宪自治运动模式无法回应时代需要,而集权政治模式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早期推进现代化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中国政治发展由此实现从联邦主义到中央集权主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已经由注释宪法学走入了规范宪法学阶段,如今又在向着宪法解释学转型。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进行辨异,并从中国宪法学和当前宪法发展现状出发,对两种方法进行选择,提出以宪法解释学为重心,以规范宪法学为补充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对“庆历新政”、“熙丰变法”和“元 更化”的检讨, 以及在与王安石、司马光的比照中, 可见出苏轼不随人俯仰、独立无惧的除弊革新的形象, 其体现在“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皇皇有忧天下心”和“沉着稳健的改革方略”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戊戌学会与我国历史上的朋党有所不同,这些学会是在当时士人关注时政进而结社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学会制度建立起来的。在19世纪末,戊戌学会已经展现出组织士绅、表达政治诉求的作用,并且以各种方式整合思想,从这些方面来看,戊戌学会已经具备了若干近代政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Rebecca Tarlau attempts to build a more robust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by drawing on the conceptual tools offered in the critical pedagogy and social movement literatures. Tarlau argues that while critical pedagogy has been largely disconnected from its roots in political organizing, social movement literature has shifted away from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processes within movement building. Specifically, she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ly dominant “framing perspective” in the social movement literature is incredibly limited in its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edagogical aspects of organizing. Conversely, while scholars of critical pedagogy are extremely convincing when critiquing U.S. schooling, the field is weaker when theorizing about how teachers using critical pedagogy can link to larger movements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dagogues need more organizational thinking and social movement scholars need a more pedagogical focus. Tarlau suggests three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moving forward in this direction: the notion of social movements as pedagogical spaces, the role of informal educational projects in facilitating the emergence and strength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role of public schools as terrains of contestation that hold the possibility of linking to larger struggles for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20.
晚清政局急剧动荡,清廷被迫进行实行宪政体制的尝试。由于其缺乏诚意,因而逐渐失去人心,导致失败的结局。仔细考察当时的宪政思想,可发现不仅清廷与立宪派之间存在分歧,而且清廷内部与立宪派内部也存在分歧,思想脉络十分复杂,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