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不同意那种把清末预备立宪视为旨在“消弥革命”的“欺骗性”的“假立宪”的传统观点。本文从清末政局着眼,并通过日俄战争的分析和中西政体比较,尤其深入地分析了清廷立宪派的阶级本质及其同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分歧、争斗,进而深入地阐明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宗旨、目的及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
官僚立宪派与清末政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预备立宪”,起于1904年日俄战争前后立宪派和部分官僚的吁请,经过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至1906年9月正式宣布。在整个“预备立宪”期间,清廷统治集团内部关于立宪问题的争论始终存在,并形成清末政争的主体。对于清末政争,史学界歧见颇多,而笔者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前后的清廷政争既不是立宪与不立宪之争,更不是满汉之争、权利之争,或新旧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立宪派总是一概骂倒,彻底否定的。甚至认为它是“反动派”,与清政府一样是革命对象。近两年,史学界对立宪派评价有某些变化,但仍存在分歧。到底应该怎样看待立宪派?立宪派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穷竟有没有积极作用?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看法。一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应属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孙洪伊是辛亥革命后活跃的宪政活动家,为反袁护国和护法斗争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共和宪政的探索与实践,他完成了由温和立宪派到革命派的转变,成为民主派中一风云人物。这一转变是其宪政追求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爱国进步性。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清末立宪,都甚少或根本不注意熊希龄。实际上,熊是立宪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首先,他随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通过请杨度、梁启超捉刀为之撰写宪政文章,消除了清朝大臣与流寓海外的立宪派人士之间的隔膜,彼此产生一种秘而不宣的关系;其次,他暗中参与梁启超、杨度筹人在国内开展的立宪活动,是其组党(即政闻社)决策和筹款的核心人物;再次,他在清廷开展筹备立宪的讨论中,就如何化除满汉畛域和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宪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维新派与立宪派代表人物。地方自治思想是其民权与宪政思想的重要组成之一。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在宣传与实践地方自治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地方自治组织的创立与建设,如南学会、湖南保卫局、政闻社。他对地方自治的肯定与推动,在当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后,慈禧太后奉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外政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资产阶级立宪派则大力鼓吹立宪,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清政府内部离心力日益增大。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在中国引起巨大震撼,大大坚定了立宪派的立场。张謇直言:“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穷途末路的清朝统治不得不选择变通,考虑立宪。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相似文献   

9.
预备立宪公会与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为推动清廷真正在中国实行立宪政治,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宪政国家,立宪派人士联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中,预备立宪公会担当了发起人的角色,并利用它在各地的影响力,竭力动员各方力量参加这场政治运动。张謇、汤寿潜、郑孝胥等公会核心人物,无论台前幕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声望和谘议局的合法地位,策划组成国会请愿代表团;鼓动资政院通过速开国会议案;借助与锡良、瑞徵等地方督抚良好的私人关系,策动他们联合电奏清廷速开国会,设立责任内阁,迫使清政府缩短国会召开年限。  相似文献   

10.
孙洪伊是辛亥革命后活跃的宪政活动家,为反袁护国和护法斗争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共和宪政的探索与实践,他完成了由温和立宪派到革命派的转变,成为民主派中一风云人物.这一转变是其宪政追求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爱国进步性.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爆发的立宪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立宪团体在运动中承担了领导的作用。与以往的群众性团体组织不同,立宪团体是深受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影响的团体组织,无论是从人员组织还是机构活动组织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宫廷艺术是清代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漆器艺术又是其中特有的一个门类。清代的漆器制作以宫廷养心殿造办处为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由于不惜成本,制作出的漆器华丽精美,代表着清代漆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1906年开始,清末统治者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对于这场宪政改革,传统的观点皆以“骗局”二字加以认定而对其影响认识不足。其实,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清末预备立宪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给国人以深刻的民主宪政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形成完整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盛世危言》是他维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丰富的宪法思想、国际法思想和刑事法思想,这些对清末法律改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梵净山佛教自唐朝传入,兴盛于明清。明清以前,学术流派难以考证;明清以后,存在有净土宗的莲社,但不成为系统。梵净山佛教有明确谱系的学术流派是禅门临济宗,承袭破山海胡一系。梵净山的佛教流派与弥勒道场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6.
从动力来源的角度来说,宪政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内源型、外发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我国的宪政现代化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虽然中国宪政现代化的进程开始于清末,但纯粹的外力冲击只会产生“纸上宪法”,不可能产生宪政,因而五四宪法是中国宪政现代化的真正起点,内源和外发的混合将促进我国宪政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法律史学术领域与高校教材中,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张之洞是清末变法修律的反对派。本则提出,是张之洞率先倡导变法修律并举荐修律大臣,其变法修律主张初步体现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时代趋向,其与沈家本之间的争论属于渐进还是激进之争,因此张之洞乃是清末法律近代化的促进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钦定宪法大纲》是一个集限制君权与保障君权于一身的矛盾体,限制君权是其主要方面,君主立法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行政权力受到责任内阁的限制,司法权力受到独立司法机关的限制,君权整体受宪法、法律限制.《钦定宪法大纲》虽限制君权,但其所设计政体与立宪派期望相去甚远,加之表面上对君权保留过多,强调过甚,使得原本就对清政府缺乏信任的立宪派对《钦定宪法大纲》产生误读,以《钦定宪法大纲》为守卫专制之堡垒,而非通往宪政之起点.尽管如此,《钦定宪法大纲》仍成为立宪派推动立宪运动的法理依据,对清末立宪仍具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清廷入关后,农民军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原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自川入滇,又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联明抗清斗争。在此期间,明末农民起义军与云南沐氏家族之间的关系几经变化,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20.
规范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是自由主义宪政的核心理念,而不能相反。在宪法观念的启蒙和传播中,清末民初公共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共和等观念体认上的偏向和误区,是民初自由主义宪政试验失败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之一。亦表明近代中国的宪政努力从一开始即发生了起点的位移和偏向:宪法观念尚未彻底世俗化,尚未落实到以人为中心,以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